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前言在我国,鉴于小合成氨厂分布各地,其造气污水大都未经处理;有些城市煤气的造气污水虽经处理,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因而,造气污水的危害是普遍存在的。例如,有些合成氨厂的造气污水淹没农田,造成庄稼大面积的死亡;有些城市煤气的造气污水污染了饮用水源  相似文献   

2.
胡波 《江苏化工》1997,(5):40-42
介绍了一套新型造气污水处理装置,该装置具有处理工艺流程合理,设备布置紧凑,装置自动化运行的特点,造气污水经处理后重复循环使用,污泥送沸腾炉作燃料燃烧,实现了污水零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氮肥厂以煤为原料制气,煤气从造气炉引出后经废热锅炉、洗气箱、洗气塔输入下一道工序。在洗气箱和洗气塔中煤气夹带的未反应的煤屑、灰分以及煤气中水溶性的杂质均进入洗涤水中,洗气系统出来的造气废水水色浑浊,经污水站曝气、沉降、压滤等物理方法处理后闭路循环使用。循环使用过久,污水站处理后的洗涤水,浊度仍较高,不利于造气系统正常使用。因此,苍须选择一种适合本公司造气污水净化的混凝剂,来降低洗涤水的浊度。  相似文献   

4.
氮肥行业造气污水含CN^-、S^2-、酚等污染物,有效地对造气含氰污水进行处理,对于保护水资源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氮肥厂造气废水氰化物的二次污染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马 《氮肥技术》2002,23(1):57-58
根据大量的资料文献报导,并通过中试、生产实践运行,证明醛化法处理造气废水,不仅控制了氰化物对大气的污染,又改善了污水的可生化性。为造气污水完全达标排放,解决了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6.
浙江衢化公司合成氨厂的造气污水管理方法,采用的是生物化学法。文章对塔式生物滤池处理造气污水的优越性;合成氨厂造成污水的组成以及处理的效果等作了叙述。装置投运三年,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煤化工造气污水浊度和水温较高,采用除浊+冷却的工艺处理造气污水,使出水达到回用要求,真正实现工业用水闭路循环、零排放.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造气污水的水质特征,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设计及技术参数选择。  相似文献   

9.
造气污水处理闭路循环工程王良优(合肥化肥厂,230022)合肥化肥厂限期治理项目──造气污水处理闭路循环工程,是将原单一造气污水处理改为造气、热电锅炉、煤球车间石灰窑三股同性质污水易地集中处理,日处理能力为1.68万m3。采用CFC型异向流斜板沉淀器...  相似文献   

10.
徐雨新  胡波 《氮肥技术》2000,21(2):60-62
对以煤为原料的造气污水采用闭路循环的方法进行治理,实现零的排放是氮肥厂造气污水治理的典范。  相似文献   

11.
生物处理方法是煤气废水处理的核心工艺,生物处理的功效决定了煤气废水处理的经济可行性。通过研究煤气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在厌氧和好氧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去除效果,分析污染物在不同的生化环境中的降解特征,进而提出一种新型煤气废水生物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2.
煤制气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韩洪军  张静  徐瑞捷  王顺 《化工进展》2013,32(3):681-686
介绍了煤制气废水的产生、水质特点,其治理难题表现在:水质复杂、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和毒性大。从煤制气废水治理技术的物化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煤制气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工程应用情况,并着重分析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即蒸氨和脱酚工艺的优化、发挥厌氧工艺的作用、废水生物脱氮过程的抑制、高级氧化和膜分离技术的应用。展望了煤制气废水处理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指出物化和生物处理技术的优化组合是煤制气废水处理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为解决煤制气产业发展的废水治理瓶颈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煤气化产生废水的特点及其处理难点进行了分析。针对煤气化废水处理的3个主要阶段,分别介绍了近年来一些煤气化废水处理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且提出了企业在选择处理工艺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张爱民  刘继东 《煤化工》2013,41(2):43-46
分析了鲁奇煤气化废水处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河南某气化厂为例,详述了采用化工流程模拟技术,对现有废水处理流程进行的优化及技术改造措施。通过流程改造,提高了废水中酚与氨的脱除率,工业装置运行效果良好,可为同类装置的设计、改造及操作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煤气化废水是煤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有毒、难降解等水质特点。从高浓度煤气化废水处理工艺的物化预处理、生化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环节介绍了煤气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并着重分析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和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煤气化废水处理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即脱酚和蒸氨工艺的优化、膜生物反应器强化工艺及膜技术深度处理的进一步研究,为解决煤气化废水治理难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门长贵 《煤化工》1999,(2):26-28
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气化废水的处理技术及它们各自的技术特性。一种为常规处理技术,另一种为无排放处理技术,这两种技术对脱除气化废水中的有害物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7.
煤气化高浓度含酚废水属于"高危"难处理的工业废水。文章采用混凝-Fenton氧化-混凝联合工艺对高浓度煤气化废水进行预处理,考查了影响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采用硫酸铁混凝处理,挥发酚去除率仅有57%;当酚/铁比为1:4,双氧水(30%)投加量10 mL/L,聚合氯化铝投加量为1 g/L时,采用联合工艺处理挥发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6%和94%以上。若在氧化后利用剩余活性污泥进行吸附处理,处理效果进一步提高,挥发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和97%以上,色度小于10倍。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某煤化工公司气化污水处理项目为例,分析了其气化炉的废水水质,并根据水质特点选择了混凝沉淀+气浮池+二级破氰+A/O+MBR+超滤+反渗透处理工艺。出水达到《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中的再生水水质要求。实践表明,该工艺路线选择合理,运行稳定可靠,可为同类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路线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臭氧-活性炭工艺深度处理煤制气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煤制气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臭氧接触时间和臭氧通量对色度和UV254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了臭氧-活性炭工艺在煤制气废水深度处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与臭氧直接氧化相比,臭氧催化氧化对色度和UV254的去除效果显著提高,最佳臭氧接触时间为2 h,最佳臭氧通量为5 L/min,在此试验条件下连续运行该工艺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进水SS浓度和pH值对处理效果有较大影响,CODCr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89.95%和86.50%,出水CODCr的质量浓度小于30 mg/L,色度为30度,远优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中一级标准的要求,达到废水回用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煤炭在煤气发生炉热解和气化反应过程中,NH3、HCN、H2S、SO2、HCl的生成与影响因素,同时指出煤炭在煤气发生炉热解和气化过程中,产生的NH3、HCN、H2S、SO2、HCl、羧酸、有机碱和酚类等物质混入煤气中,随着煤气温度的降低,这些酸碱性物质部分溶于冷凝含酚废水中,使含酚废水呈不同的酸碱性。发生炉煤气站含酚废水的酸碱性,取决于以上各类酸碱性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和水中物质的酸碱中和反应程度以及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