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分析大渡河流域泥沙来源及其分布,阐明瀑布沟水库拦沙作用及尽早兴建瀑布沟水电站是解决龚嘴和铜街子电站泥沙问题的行之有效措施。通过瀑布沟水库泥沙冲淤计算论证,水库的拦沙效果显著,在100年内,龚嘴入库输沙量将减少72.7%以上。  相似文献   

2.
龚嘴、铜街子两水库原始库容淤积达60%以上,影响了水电站的安全运行和水库调节性能的发挥.为此,对大渡河梯级水电站来沙组成以及上游调节水库瀑布沟投产后,龚嘴和铜街子水库入库泥沙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计算,提出了利用弃水造峰的梯级水库水沙联合调度方案,并通过水库冲淤数学模型进行减淤效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瀑布沟、龚嘴和铜街子三座水库水位和流量的合理控制,可有效减少龚嘴和铜街子水库泥沙淤积.  相似文献   

3.
龚嘴水库悬沙三角洲洲头出库后淤积特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嘴水库悬移质淤积三角洲洲头已于1983年汛末出库,洲头出库后泥沙淤积特性主要表现为水流输沙能力的调整。悬沙淤积趋向相对平衡,推移质淤积的矛盾日渐突出,调节库容继续减少,库尾回水抬高将危及成昆铁路的安全,泥沙大量出库不仅对龚嘴大坝水工建筑物和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还加快了下游铜街子水库的淤积速度。只有瀑布沟水电工程早日兴建才能彻底解决上游的来沙问题。使龚嘴和铜街子水库长期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龚嘴、铜街子两水库泥沙淤积的现状出发,论述了修建瀑布沟水电站的必要性。对解救龚嘴、铜街子两水电站的泥沙淤积,使水库和电站能正常运行;减轻泥沙淤积对成昆铁路安全营运带来的威胁;减轻下游洪灾以及解决我省严重缺电等问题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尽快立项兴建瀑布沟水电站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瀑布沟水库拦沙作用及其对下游电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瀑布沟水电站坝址基本控制了大渡河流域的主要产沙区.瀑布沟水库蓄水后,由于其库容大,将在很长时间内拦截入库的大部分悬移质泥沙和全部推移质泥沙,从而使下游梯级水电站的入库泥沙大量减少.对下游梯级水电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减轻过机泥沙对水轮机的磨损;减轻水电站的引水防沙难度;水库汛期水位可适当抬高,从而增加电站的发电效益;减缓龚嘴水库库尾成昆铁路沙坪1号洞路段的回水抬高速度.  相似文献   

6.
大渡河中游控制性水库瀑布沟电站的建成投运,为下游电站解决长期以来的泥沙淤积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针对大渡河干流年来水时空分布的特点,利用瀑布沟水库对径流的调蓄与拦沙作用,充分发挥流域统一调度的优势,提出了解决下游水库泥沙淤积的联合调度减淤方案.利用扩展一维模型,对实施联合调度后各库减淤变化进行了模 拟分析,数据显示联合调度减淤方案有助于改善下游水库的长期淤积问题.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一维水沙数学模型,分析不同水位和流量级下瀑布沟-龚嘴-铜街子联合调度方案排沙效果.结果表明:利用瀑布沟-龚嘴-铜街子三库联合调度造峰排沙效果优于龚、铜两库独立调度排沙.适当抬高库区运行水位有助于提高发电效益,降低运行水位有助于提高排沙效果.从兼顾梯级水库联合排沙效果,适当提高龚、铜运行水位的经济运行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8.
对悬移质沙样的分析.一直是龚嘴水库泥沙观测的主要内容。从1996~1998年龚嘴入库输沙断面悬移质的分析看,龚嘴入库输沙断面同月年同粒径级泥沙重量百分数总体上呈逐年减小、泥沙呈逐年偏粗的走向.导致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水库接近入口处施工和上游植被破坏。如此下去,将加剧水库泥沙淤积和对机组过流部件的磨损。因此,应采取相应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龚嘴拦河坝是按高坝设计低坝施工,设计低坝运行年限为15年,目前已运行24年,且高坝方案尚不能在短期内上马,因此水库泥沙调度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以龚嘴水库实测泥沙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库区泥沙淤积规律,降低库水位排沙和底孔排沙效果。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调沙方式,即采用分期分流量级控制库水位的运用方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还对龚嘴水库泥沙淤积发展情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龚嘴水库已基本达到冲淤平衡,但在上游新建大型水电站清水下泄冲刷下,根据实测资料分析了冲刷前后的库容、床沙组成、库区断面的变化,表明龚嘴水库库区断面出现明显的冲刷,水库泥沙呈堆丘式向坝前推移,冲刷作用对水库库容的恢复是有利的,但库容恢复相对下泄清水时间有一定的滞后。此外,水库泥沙的推移和床沙的粗化将导致过坝、过机泥沙粒径的增加,从而加剧对过流面的冲刷和对水轮机的磨蚀破坏。  相似文献   

11.
水库泥沙淤积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的电力生产和水库管理人员的关注.重点介绍了龚嘴水库来水、来沙特点,结合龚嘴梯级水库的具体情况,分析了梯级水库联合排沙的调度方法,着重介绍了基于水情预测的集中降水位排沙的调度方式在龚嘴梯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漫湾水库拦沙对大朝山水库淤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荣  徐晓鹏  丁兵 《人民长江》2007,38(2):106-108
水库泥沙淤积预测是水库调度运行的重点和难点之一,需要用合理的预测模型,大量的实测数据资料,才能进行准确的水库淤积预测.利用韩其为[1]水流挟沙力公式以及戛旧站多年径流、泥沙资料,进行了漫湾水库的拦沙预测分析.对漫湾大坝下游宽级配基岩河床冲刷作了阐述.进行了上游有无漫湾水库蓄水拦沙时,大朝山水库淤积分析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漫湾水库对大朝山水库的拦沙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指导电站运行调度,龚嘴发电厂与有关单位开展了大量的泥沙观测工作,以坝区泥沙实测资料为基础,分析研究了坝前泥沙淤积过程中含沙量及颗粒级配沿垂线的分布规律;底孔开启时机及排沙效果。研究表明,库区悬移质淤积洲头在达到坝址之前,坝前含沙量分布较均匀,底孔排沙作用不大,为减少了底孔的冲刷和气蚀,少开底孔的意见是正确的。当淤积洲头推至坝前后,入库悬移质大量出库,掌握时机开启底孔排沙对减少邻近机组过机含沙量  相似文献   

14.
2018年长江第2号洪水期间,寸滩站洪峰流量59 300 m~3/s,报汛最大含沙量达到4.47 kg/m~3,三峡入库沙量达到了7 440万t,均大于2014~2017年各年的全年入库输沙量,且入库沙峰大、持续时间长。根据泥沙实时监测与预报成果,7月11~20日三峡水库入库和坝前含沙量较大,三峡水库在进行防洪、航运调度的基础上,实施了沙峰排沙调度,将下泄流量42 000 m~3/s一直维持至沙峰通过大坝后。实测资料表明:7月18~20日三峡水库排沙效果明显增强,出库含沙量在0.50~1.20 kg/m~3之间,最大出库输沙率达到48.5t/s,日均出库沙量在370万t左右,按沙峰输移过程统计,沙峰过程排沙比达29%,7月份排沙比达到了31%,取得了较好的排沙效果,有效减轻了库区泥沙淤积。研究成果为进一步完善三峡水库"蓄清排浑"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高含沙水库泥沙运动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红艺  杨明  张俊华  邓洪亮 《水利学报》2001,32(11):0020-0026
通过修正泥沙运动基本方程,并采用水流挟沙力、河床糙率、异重流计算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建立起高含沙水库泥沙数学模型。通过选择黄河三门峡水库及巴家嘴水库的泥沙观测资料进行仿真计算,证明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并应用该数学模型模拟泾河东庄水库泥沙淤积及排沙规律,取得了与泥沙模型试验结果相接近的计算成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模拟高含沙水流运动、溯源冲刷、泥沙级配变化、异重流运动等功能。  相似文献   

16.
结合1997~2001年黄河小浪底水库库区水文泥沙测验资料,采用水文分析的方法,分析施工运用期、蓄水运用初期等不同时期库区各因子站的水流泥沙运动特征、库区泥沙淤积量及其淤积形态和水库初期运用的回水影响等,并着重分析2000年洪水期含沙量变化过程以及库区泥沙淤积上延现象,初步得出库区不同时期的水流泥沙运动基本规律.由于受当时设站规模的限制,库区水文泥沙资料尚存在不足.今后需加强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状况的监测,收集更广泛的库区水流泥沙资料,为制定小浪底水库运行调度方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修建三门峡水库是根治黄河关键的第一步,开始蓄水拦沙运用,水库严重淤积回水迅速上延,引发设计输沙量和水沙综合调节的治河新理论,怍建和运用成功应高度评价,要警惕出现大洪水,需进一步治理中游。  相似文献   

18.
泥沙淤积问题是三峡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关系着长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基于2002-2016年期间,三峡水库上、下游设置的11所重要控制性水文站水文泥沙监测资料,深入系统地探讨水文泥沙参量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分析水文泥沙参量的相关性和三峡水库的冲淤特性,探究了泥沙特性变化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自施工期蓄水、初期蓄水、试验性蓄水的整个过程,对三峡水库上下游河道的水沙特性影响较大。越靠近三峡大坝的河段,受三峡水库的影响越大;三峡水库抬高水位,导致上游大部分河道流速变小,河道过水断面和水动力条件发生改变,导致入库泥沙越来越少,越来越细;三峡水库上游长江干流和支流上修建的梯级电站拦蓄了大量的泥沙,年输沙量、年均含沙量、中值粒径、年输沙模数都显著降低。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年均含沙量、年输沙模数在2004-2013年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曲线变化规律类似,2013年后受三峡水库蓄水的影响,出现弱相关;年径流量能表征泥沙参量的变化特性;年输沙量和年均含沙量在2002-2016年间皆具有较好的相关性。2007年前三峡水库淤积量呈增长趋势,其后三峡水库泥沙淤积量逐渐降低。在水库冲淤和泥沙特性方面,汛期三峡水库水位对其影响较大;枯水期的高水位对其影响并不大。研究成果将为长江流域梯级电站和航道的规划设计、三峡水库的运行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