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通过减压使吸附CO_2的碳酸盐溶液再生为了发展CO2分压很低的烟道气的CO2分离工艺,研究了低吸附CO2负载的吸收剂真空再生方法。因为伴随着CO2再生,解吸过程中水挥发消耗额外的能量。因此降低水蒸汽的生成对节约能量来说很重要。碳酸钾或碳酸钠溶液与碳酸?..  相似文献   

2.
用CuCl-MgCl_2水溶液从气体中回收CO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春辉  车荫昌 《化学工程》1995,23(2):55-57,48
测定了常压下,0~30℃范围内CuCl-MgCl_2水溶液对CO的显大吸收量与温度的关系。由实验知,CuCl-MgCl_2水溶液可以有选择地吸收混合气体中的CO,一次吸收率大于92%,解吸产物中CO的纯度超过98%。此外,还测定了CuCl-MgCl_2水溶液吸收剂的密度、表面张力和粘度。  相似文献   

3.
胡文彬  郑子樵 《化学世界》1996,37(11):574-577
通过差热分析曲线和物相分析等研究了4Al+3TO_2+3C普通化学反应和自燃烧化学反应的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升温速率下Al、TiO_2、C相互之间均能发生相互化学反应;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Al、TiO_2、C任意两组元之间的相互化学反应受到抑制。运用4Al+3TiO_2+3C自蔓延高温合成反应制备了Al_2O_3-TiC陶瓷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超细CaCO3合成过程中的形态控制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利用电导率仪及pH计跟踪Ca(OH)2碳化反应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Ca(OH)2悬浮液吸收CO2形成CaCO3的过程中,反应前期过程速率受CO2吸收控制,反应末期受Ca(OH)2的溶解控制,其中吸收控制为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利用TEM及X衍射分析研究了超细CaCO3的成核生长机理,探讨了CaCO3粒子均相成核形成非晶态CaCO3,并与Ca(OH)2结合形成线性中间体,而后转变成方解石晶型Ca  相似文献   

5.
3C2S·3CaSO4·CaF2是水泥生产中应用CaSO4和CaF2作为复合矿化剂时重要的中间化合物。本工作首次较完整地探讨了MgO存在时3C2S·3CaSO4·CaF2的形成动力学,发现MgO的存在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组元的扩散速率,促进了3C2S·3CaSO4·CaF2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脱碳前气体脱硫对碳酸丙烯酯脱碳稳定运行,对脱碳气体进行双甲处理或铜洗,对解吸CO2的利用的至关重要性,对脱硫流程组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谷淑湘 《湖南化工》1997,27(1):49-50
分析了脱碳前气体脱硫对碳酸丙烯酯脱碳稳定运行,对脱碳气体进行双甲处理或铜洗,对解吸CO2的利用的至关重要性,对脱硫流程组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旋转填充床新型反应器中合成纳米CaCO3过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利用pH计及电导率仪跟踪Ca(OH)2在旋转填充床新型反应器中的碳化过程,并探讨了G/L、N、T、Ca(OH)2初始浓度等操作参数对碳化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a(OH)2与CO2碳化反应生成CaCO3过程中,反应前期,过程速率受CO2吸收传质控制,反应后期受Ca(OH)2的溶解控制,且吸收传质控制为整个过程的关键步骤;G/L、N、T、Ca(OH)2初始浓度等操作参数均影响碳化反应时间、产品粒径及粒径分布;利用旋转填充床新型反应器制备出平均体积当量直径为15~40nm、分布很窄的超细CaCO3产品  相似文献   

9.
在碳沉积法和表面涂层法制备分子筛炭膜的基础上,在氧化气氛下对所制得的分子筛炭膜进行适当活化,可以大大提高分子筛炭膜对H2/CO2的分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750℃通入CO2/N2的分离系数由活化前的11.5上升到27.8,H2的渗透速率略有提高,CO2稍有下降,与其它几种膜材料H2/CO2的分离性能相比,活化制得分子筛炭膜有很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3C_2S·3CaSO_4·CaF_2是水泥熟料烧成中应用CaSO_4和CaF_2作为复合矿化剂时重要的中间化合物。探讨了Al_2O_3存在时3C_2S·3CaSO_4·CaF_2的形成动力学。研究发现Al_2O_3的存在促进了3C_2S·3CaSO_4·CaF_2的形成反应,降低了固相反应活化能,提高了控制反应过程组分CaO的扩散速率。  相似文献   

11.
3C_2S·3CaSO_4·CaF_2是水泥生产中应用CaSO_4和CaF_2作为复合矿化剂时重要的中间化合物。本工作首次较完整地探讨了MgO存在时3C_2S·3CaSO_4·CaF_2的形成动力学,发现MgO的存在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提高了反应组元的扩散速率,促进了3C_2S·3CaSO_4·CaF_2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应用TP速率等式和线性截距法研究了经1500℃至1700℃烧成的两个合成镁白云石体系中CaO和MgO的晶粒生长,采用回归分析和最小二乘法求得CaO和MgO晶粒的生长指数和晶位生长活化能。结果表明,体系中MgO晶粒的生长速率总比CaO的要大,而加入少量CeO2添加剂的合成镁白云石中CaO和MgO晶粒生长速率比无添加剂的要快。  相似文献   

13.
3C2S.3CaSO4.CaF2的形成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3C2S.3CaSO4.CaF2是水泥生产中应用氟硫复合矿化剂时重要的中间化合物。本文首次较完整地研究了3C2S.3CaSO4.CaF2的形成动力学,认为3C2S.3CaSO4.CaF2在935℃左右迅速形成,其固相反应可用Ginstling动力学模型很好地描述。固相反应的扩散控制元是CaO,反应活化能力246kJ/mol.935时反应速率常数为2.80×^S^┑。同时还得到了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值。  相似文献   

14.
掺杂Cr2O3,MgO对C4A3形成及水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掺杂Cr2O3,MgO对C4A3^-S矿物形成及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00℃保温1h的煅烧条件下,掺加一定量的MgO能促进C4A3^-S的形成,而Cr2O3则有稳定过渡产物CA的作用,从而减慢C4A3^-S的形成速率;在1300℃保温3h的煅烧条件下,掺中Cr2O3,MgO均能使C4A3^-S的形成量增加。掺杂使C4A3^-S晶体主要以四方晶系的结构形式存在。在本实验条件下,掺杂可  相似文献   

15.
通常,对于1000t/d的尿素工厂来说,每天需排出的工艺废水量在500t以上。分析测试表明,这些废水中含NH33.5%~4.5%、含CO21.5%~2.5%和尿素1%~2%。目前尿素工厂对于尿素废水的处理一般采用解吸塔回收废水中的大部分CO2和NH3...  相似文献   

16.
C2S转晶反应定量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雄 《硅酸盐学报》1995,23(6):680-684
综合报道了C2S转晶反应定量调控的研究结果。宏观工艺研究表明:γ-C2S适宜烧成温度为1250-1500℃,冷却方式与速率对转晶反应影响不显著;微观研究表明:调节β-C2S稳定剂浓度可定量调控C2S转晶反应,稳定剂稳定效果与烧成温度有关,且受其它杂质离子干扰,Al2O3,Fe2O3组晶反应有双向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17.
钾长石热分解热力学分析和ΔG°_T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力学数据及CaO-Al2O3-SiO2、K2O-Al2O3-SiO2体系相图,对钾长石分别添加CaO、CaSO4、CaCl2、CaO+CaCl2和CaO+CaSO4下的热分解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拟定了520个可能反应,在800~1600K范围内计算了各反应的ΔGT,确定了添加CaO+CaSO4制取K2SO4的物料配比范围,并以此指导工艺实验。  相似文献   

18.
对碳化过程的机理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将其考虑为一连串、可逆放热反应,其中CO2 与NH3 的反应为快速反应,发生在液膜之内,而NH2COO- 的水解与NaHCO3 的结晶则属慢反应,发生在液相本体。对膜与本体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碳化过程的动力学特征,指出在低碳化度和高碳化度时,气膜传质、液膜反应、本体水解和结晶将分别成为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9.
氨盐水碳酸化反应的机理与反应器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碳化过程的机理了深入的分析,将其考虑为一连串、可逆放热反应,其中CO2与NH3的反应为快速反应,发生在液膜之内,而NH2COO的水解与NaHCO3的结晶则属慢反应,发生在液相本体,对膜与本体分别建立了数学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分析了碳化过程的动力学特征,指出在低碳化度和高碳化度时,气膜传质、液膜反应、本体水解和结晶将分别成为过程的速率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0.
1工艺简介来自变换工段压力为0.8MPa(绝)的变换气经气水分离器分离冷凝水后进入吸附塔,在塔内与固定床内的吸附剂接触,CO2被吸附,出塔的合格氢氮气(CO2≤0.2%)送压缩。吸附剂吸附饱和后,经真空解吸出的CO2(≥98%)送尿素生产,同时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