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黄文理  郑峰  富旭平 《人民长江》2009,40(17):40-41
赵山渡电厂在设计中没有安装拦污与清污设备,在洪水期间,赵山渡电厂水库污物杂而多,使机组出力严重不足,有时竟达到不能发电运行,严重影响电厂经济效益的程度。2008年,水库中重新安装了拦污清污设施。拦污清污系统以拦、排、清为宗旨,拦污导漂设施拦住上游漂浮下来的污物,并有效导向闸门,用大坝控制闸门把拦污漂拦下的垃圾排向下游,贴在拦污栅前的污物用坝上清污机进行清污。  相似文献   

2.
浅议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冰期输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引丹江口水库水量至北京、天津市.沿线渠道经过北方寒冷地区,渠道水体会发生结冰现象.目前,冰期输水运行是长距离渠道输水运行调度的难点,仍处于研究探索阶段.特别针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的冰期输水调度,至今尚未形成成熟的技术成果.2008年为缓解北京水资源紧缺状况,利用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工程临时从河北省向北京供水.本次供水经历了冰期输水阶段,并成功地实现了冰期安全输水的目标,积累了宝贵的冰期输水的调度经验,对冰期输水的调度研究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因藻类滋生而影响水质。为了保证供水安全,在干渠止水闸门前设置格栅类过滤设备,机械式对渠道水中藻类等污物进行拦截,以减轻水质污染的程度及对原管网的损害。全自动机械式除藻拦污设备以止水闸门门槽为支撑进行安装,设备由对过流断面中藻类等污物拦截的过滤装置、带动过滤装置进行旋转的传动机构、将过滤装置上拦截下来的藻类等污物进行处理的冲洗机构和排污机构,以及对以上机构和装置进行控制的全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该设备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段十八里河止水闸门门槽成功安装和运行表明:对水中藻类等污物可以成功拦截60%;该全自动机械式拦藻截污技术的应用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持续稳定向北方地区供水,在分析中线总干渠工程特点基础上初步研究了中线输供水水质管理中信息共享、日常协作和应急协作机制。调查研究发现目前供水、用水、退水三方水质信息分散且存在水质信息共享需求,并根据水质监测现状提出水质信息共享机制。通过对沿线水厂制水工艺污染物去除能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干渠原水微污染状态下供水和用水双方的协作机制。另外对于干渠水发生严重突发水污染事故时供水方与退水方的应急协作机制进行了简要分析,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水质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该文简单介绍低水头电站污物的特点,结合工程实例分析拦污清污设备的布置及其工程效果,并着重介绍一种拦污浮排的设计计算模型、结构设计等。  相似文献   

6.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邯邢段设计全年输水,冰期运行时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冰措施。本段渠道建筑物设计采用拦冰索控冰。拦冰索是一种浮式控冰结构,类似于悬索结构。南水北调中线邯邢段渠道渡槽排冰闸拦冰索还存在流量较大、布置角度与总干渠中心线斜交等问题,这些都为设计、计算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对拦冰索的设计标准尚未统一。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设计,给出了拦冰索的构造,并提出了渡槽排冰闸前拦冰索的平面布置原则、荷载分析方法,并介绍了基于悬链线理论的渡槽排冰闸拦冰索受力分析方法、拦冰索固定端设计方法、运行管理设计等,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渠道控制计算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泽宇  周斌 《人民长江》2000,31(5):10-1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线路长、供水范围广,沿线分光口门多,做好总干渠的运行控制十人刀要。闸前常水位和控制容量方式是中线最合适的控制方式。根据中线工程总体设计成果,分别为这两种运行方式研制渠道控制计算模型。由用水户的分水流量和计算模型可以出渠道节制闸的最终闸门开度,供调度使用。  相似文献   

8.
张春燕  赵峰  朱学贤  陈卓 《人民长江》2010,41(16):69-71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工程的土石方开挖、填筑工程量很大,土石方调配平衡问题处理得合理与否,对整个工程的占地、投资等方面有较大影响。为减少工程投资和施工占地,根据总干渠渠道工程的长跨度特点,提出相应的土石方调配平衡规划的设计原则,利用线性规划技术研究了总干渠土石方调配平衡问题,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得到合理、优化的土石方调配平衡结果,为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渗流与蒸发损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评价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1 000余km渠道的渗漏损失,找出产生渠道渗漏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控制这些影响的方法,进行了总干渠渗流输水损失分析研究.在开展国内外调研和全面分析南水北调已有地质资料的情况下,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进行分类,确定计算模型,选取适当参数,进行适当假定,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总干渠输水损失进行了计算和合理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采用全线衬砌情况下,衬砌完好时的渗漏量很小,渠系水利用系数很高;衬砌有一定破损时,渠道渗漏量与渠基渗透性关系密切;同时,还得出了3种破损率条件下的总干渠渗流、蒸发损失.  相似文献   

10.
虽然拦污漂已经在我国水电站大量使用,但目前并未出版相应的设计规程或规范。通过介绍景洪水电站进水口拦污漂类型、布置方案比选,重要部件设计思路及计算方法,提供了垂直升降式拦污漂的布置及设计。景洪水电站进水口垂直升降式拦污漂投入运行后,拦截漂污物效果明显。电站同时配备了清污船,适时对污物进行清理,极大地减轻了电站进水口拦污栅上污物堵塞的问题,提高了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项目法人合同管理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是新世纪举世瞩目的宏伟工程。合同管理是中线干线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阐述了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项目法人成立以来的合同管理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南水北调中线河南安阳段主要工程为渠道粘土填筑,工程量大,动用设备多.施工中采用了良好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既节省了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又保证了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田勇 《人民长江》2019,50(2):65-69
叶绿素a浓度和藻细胞密度是表征藻类生物量的两种不同方法。为了分析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叶绿素a与藻密度的相关关系,在干渠内(动态条件)和干渠旁(静态条件)设置断面进行了采样,依据实测数据分析了叶绿素a和藻密度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动态条件下,叶绿素a浓度与藻密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 88~0. 90;单一优势藻种水体中叶绿素a浓度与藻密度存在显著正相关性,r 0. 95;优势藻种的更替变化会导致叶绿素a浓度与藻密度的相关性下降;动态条件转为静态条件时,空间和水文要素发生变化,将导致藻种、藻密度及叶绿素a浓度发生变化,并影响藻密度和叶绿素a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成果有利于有关部门掌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水质的变化,可为沿线用水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The Middle Route of the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is important for China. Any sudden water pollution accident along the route would threaten normal water supply. We studied four technologies (hydrodynamic and water quality simulation, source identification, emergency regul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mergency measures) and developed and implemented a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that provides technical support in managing pollution accidents. The achievements, which include four technologies and a system, hav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the Middle Route as they can help deal with accidents and policy formulation, and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water transfer projects.  相似文献   

15.
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主要在湖北省十堰市境内,其水源区水质基本达到调水要求,但水土流失、水体污染、移民安置、贫困与落后等水安全问题直接关乎到调水的质量、水资源的配置及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水源区的水安全评价已是当务之急。针对水安全内涵及其评价的复杂性和模糊性,在选取20个代表性指标及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十堰市水安全进行了定量的评价。结果表明: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以来,水源区的水安全处在一个基本安全的临界等级状态,这一结论与主成分分析所得评价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经验证方法可行、结论可靠。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冰期拦冰索水力控制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控制水力条件,使拦冰索能够有效拦截浮冰、使得浮冰能够在拦冰索前停滞堆积而形成冰盖,是保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冰盖下安全输水的关键。本文基于中线干渠冰期原型观测数据,分析了浮冰下潜的临界水力条件,表明传统的第二临界Fr(0.08~0.09)只适用于判别冰盖前缘的浮冰运动状态,对于判别拦冰索前浮冰运动状态、分析拦冰索的拦冰能力具有局限性,并论证了采用Ashton孔口排冰公式来判断拦冰索前的流冰运动状态的合理性。研究表明,同一水力条件下,拦冰索的水下淹没深度越大,其拦冰性能越好,拦冰索前冰凌下潜的临界Fr越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中线工程各渠池拦冰索的最小淹没深度。研究成果可为中线工程冰期输水方案制定和拦冰索技术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现运行采取以需定供的供水方式,此供水方式面临用水户临时分水变化的情况。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控制蓄量法的渠系运行方式,该方式可以充分利用渠道自身体积调蓄能力,快速响应各种非计划的分水、退水流量变化,减少沿线需要参与调节的节制闸数量。该方法包括蓄泄运行周期判断、可调蓄体积分析和节制闸日过闸流量生成3个部分。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陶岔渠首—北拒马河节制闸的渠段为模拟对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运行方式可以满足中线总干渠安全运行和高效控制的要求,提高了总干渠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对于大型渠系的复杂分水条件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碾压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在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渠道大部分为高填方工程,土石方工程量巨大,沿线分布范围广,同时开展的施工面众多,工期紧,管理方式复杂,这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设管理单位委托科研单位研制开发了"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高填方段碾压施工质量实时监控系统",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应用,实现了对于高填方渠道填筑碾压施工过程中主要质量参数的有效监控,为实现渠道工程建设的高质量、高效率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促进了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南水北调中线穿黄工程北岸填筑渠道位于黄河滩区,填筑高度较高。该段布置有倒虹吸、桥梁等大型交叉建筑物,且基础有地震液化问题,黄河洪水上滩防护问题,防渗要求高。侧重阐述了渠道填筑设计、防渗设计、防护设计、防冻胀设计及基础处理等主要技术问题,这些技术问题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妥善解决好这些问题,具有较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资源性缺水,多年持续地下水超采导致严重的地面沉降。截至2009年,天津市地面沉降覆盖区域约8 900km2,全市最大累积沉降量超过3m。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初定于2014年实现通水,天津引水段工程设计方案中的供水、调蓄和输水工程均位于天津地面沉降区范围内。一方面,地面沉降导致引水工程中的重要调蓄水库设计高程和库容丢失,供水管线不均匀累积沉降对工程的运行具有一定影响。另一方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可每年供给天津地区10.2亿m3水量,有效利用水量达8.16亿m3,这部分水量除保证重点地区用水需求外,可用来实施大规模的地下水水源转换工程。天津控制地面沉降历史经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引水工程通水及大规模水源转换能有效防治地面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