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测氟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电化学原理,利用对氟离子敏感的LaF3单晶膜电极研制了以8031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测氟计。仪器除了可以自动测量氟离子浓度外,还具有pH值测定、自动温度补偿、自动定标、电极老化补偿、连续显示、随时打印等功能。整个测量及计算过程由单片机自动管理。用数字显示氟离子浓度、溶液pH值、毫伏电压及使用温度。此外,仪器还有自动数字调零、零漂自动抑制、非线性校正等电路。仪器电路简单可靠,与打针式仪器相比,提高  相似文献   

2.
陈翔  林军 《光学仪器》1991,13(4):17-20
本文主要对氟化镧(LaF_3)电极晶体在氟电极应用中技术参数进行测定,并对影响参数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使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在常温下、在pH值为5.0~5.5的柠檬酸钠盐为掩蔽剂的总离子调节缓冲溶液(TISAB)中,对口腔清洁护理液中微量氟含量进行测定,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回收率符合要求(RSD为1.74%,回收率为94.9%~101.3%)。该方法具有选择性好、简单、易于验证和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氧弹燃烧-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食品中的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测定大米、黄豆、面粉等食品中氟含量的快速方法.首先利用氧弹燃烧技术对样品进行预处理,将氟转化为氟化氢,用碱液吸收燃烧产物,吸收液加入TISAB消除Al3+、Fe3+等离子干扰,调节溶液pH值在5~8后进行定容,然后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溶液的电势,从而测得有机物中氟的含量,线性范围在1~10-6 mol·L-1时,回收率96.4%~102.5%.  相似文献   

5.
氧弹燃烧-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食品中的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一种测定大米、黄豆、面粉等食品中氟含量的快速方法。首先利用氧弹燃烧技术对样品进行预处理 ,将氟转化为氟化氢 ,用碱液吸收燃烧产物 ,吸收液加入 TISAB消除 Al3 、Fe3 等离子干扰 ,调节溶液 p H值在 5~ 8后进行定容 ,然后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用标准加入法测定溶液的电势 ,从而测得有机物中氟的含量 ,线性范围在 1~ 1 0 -6mol/L时 ,回收率 96.4%~ 1 0 2 .5 %。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一种定量测定无机氟的核磁共振新方法。该方法用样量少,检测灵敏度高可达90ng/0.5ml,且高效易行。  相似文献   

7.
一、序言过去,分析氟化物的各种方法并不令人满意。1966年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提出,是氟化物分析方法的重大发展,并给予离子选择电极整个领域以较大影响。环境水质中氟离子的分析曾多采用分光光度法,其线性范围窄小,分析操作耗时,并常需要一个蒸馏步骤以除去干扰。氟离子选择电极能在氟离子量六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8.
以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醚、酯类为主要单体,通过溶液聚合后乳化法制备了含氟树脂的水分散体。研究了树脂的氟含量和固化剂的添加对涂膜耐候性能的影响。光老化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树脂氟含量的提高、添加固化剂均能提高涂膜的光稳定性,其中氟含量是影响其耐候性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浅议基于电位分析法的煤中氟氯含量测定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煤中氟氯测定中碰到的具体问题,通过比较现行国标中基于电位分析法测定氟氯的算法,引入了较为严谨和苛刻的算法。这在煤质分析仪器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人工参与计算日渐减少的今天,对降低煤中氟氯测定的误差,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水中氟离子的若干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使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浓度的若干经验,包括水的纯度、搅拌子的转速以及标准曲线的修正。  相似文献   

11.
我国高氟水处理技术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近年来我国高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阐述铝盐混凝法、钙盐沉淀法、亚粘土改性、氧化镧在除氟材料中的应用等工艺的降氟机理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一种电位滴定法测定氟化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氢氧化钠降解氟硅酸钠与硝酸镧作为滴定剂,以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测量电极,测定总氟含量;扣除氟硅酸钠含量,获得氟化钠含量。结果表明,加标回收率范围为99.02%~99.79%,RSD(n=9)为0.24%,样品测定准确度与精密度良好。该方法简化了前处理操作步骤,减少了目视判断终点带来的误差,降低试验过程的毒性,提高了氟化钠含量的检测效率,可作为《HG/T 5210—2017牙膏用氟化钠》补充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电喷雾离子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电喷雾离子阱质谱法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以注射泵直接进样的方式对6种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质谱裂解行为进行碰撞诱导解离研究。获得了各化合物的多级质谱信息,通过比较各化合物结构和质谱裂解途径的异同点,发现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在正离子检测方式下可生成脱CO2、HF和CO的碎片,分别与结构中的羧基、氟原子取代基和4位羰基结构片断相对应,如果结构中7位取代基为哌嗪环,还可以生成脱CH2=CH-NH2的碎片。这些特征将有助于氟喹诺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为“聚偏氟乙烯树脂新工艺开发”中的偏氟乙烯单体制备部分。实验结果表明:甲基氯仿法制备偏氟乙烯具有工艺流程短,工艺设备放大容易,工业自动化程序高,亥经剂易处理,偏氟乙烯纯度高等优点,技术指标达到了合同要求。此项目为化工部“八五”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5.
3 VTR-7551、预混合物VTR-9209及VTR-9217的性能 VTR-7551是亚乙烯基氟化物(VF2)四氟乙烯(TFE)和六氟丙烯(HFP)的共聚物,氟含量为69%,粘度为30ML1+10,在121℃,一般用于薄壁软管的挤出,例如:燃料软管。VTR-9209是VTR-7551的医用预混合物,正常粘度为30ML 1+10,在121℃。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拉伸法制备β型聚偏二氟乙烯薄膜的工艺以及在不同工艺条件下聚偏二氟乙烯薄膜的组织结构情况。结果表明:溶液淬水初始膜有较高的结晶度、良好的拉伸和电击穿性能。拉伸促使初始膜中的球晶α相向片晶β相转变,降低拉伸温度,增大拉伸比,有利于相变。α→β转变完全后进一步拉伸可促使部分非晶相向β相转变。拉伸及退火均使薄膜电击穿强度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稻渔土壤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样品经乙腈恒温振荡提取,ENVI-18固相萃取柱和10 mg GCB净化,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分离,电喷雾负离子模式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稻渔土壤中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砜和氟虫腈亚砜的平均回收率在83.5%~1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9%~11.5%之间,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0.5~100 μg/L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0、3.0 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可实现样品的批量化处理,能够满足稻田水产品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小型氟制冷系统应用中常见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洪宾  鲁其鹏  李东辉 《流体机械》2003,31(10):39-40,35
介绍了小型氟制冷系统在应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作了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2,4-二羟基苯甲醛异烟酰腙(DBHI)做为荧光指示剂来研究铝与氟的络合滴定反应,并用此方法测定了氟化氢铵试剂中氟化氨铵的含量及运用此方法测定有色溶液中氟离子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轻烧镁试样用微波、盐酸冷溶解、盐酸热溶解、超声溶解 4种方式溶解 ,以柠檬酸钠为抗干扰剂 ,并以其和盐酸等作为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 ,在 p H值为 6的酸度下 ,用氟离子选择电极进行测定。线性范围 0 .1~ 1 .0 μg/g。用以测定含氟 0 .0 0 5 0 %~ 0 .1 %的轻烧镁 ,回收率在 92 %~ 1 0 8.7%之间。操作简便易行 ,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