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程慧  解永刚  朱国荣 《浙江电力》2005,24(2):38-40,50
NOx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火电厂是NOx排放的主要源头之一.我国对NOx的排放将越来越严格.文章对脱硝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技术发展趋势作了阐述.并对实际工程中减少NOx的排放技术措施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吕晓东 《上海电力》2002,15(6):19-22
介绍了我国“十五计划”中对火电厂NOx排放的控制规划。对NOx,尤其是燃料型NOx的生成及抑制机理作了分析。介绍了国内外低NOx燃烧技术发展状况,并对我国低NOx燃烧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刘健 《华北电力技术》2012,(11):38-39,52
NOx是近三十年来受到极大关注的一种污染物,已经证明其危害主要有酸雨作用、诱发光化学烟雾等,也是引起温室效应和光化学反应的主要物质之一,所以降低NOx的排放也是当前应着重研究的方向.火电厂是最主要的NOx排放源.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目前的主流工艺.它是目前效率最高,最为成熟的脱硝技术.SCR脱硝技术中催化剂又是其中的关键技术.文章旨在分析火电厂的脱硝系统技术中催化剂相关问题及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4.
火电厂脱硝技术与应用以及脱硫脱硝一体化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荣良 《上海电力》2007,20(5):458-467
火电厂燃煤中排放的氮氧化物(NOx)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如何经济有效地控制燃煤中SO2和NOx的排放量是我国乃至世界节能减排领域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火电厂脱硝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着重介绍了世界上主要脱硝技术的分类、技术特点和应用,包括联合脱硫脱硝、同时脱硫脱硝在内的脱硫脱硝一体化原理、特点和应用前景,对火电厂脱硝和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控制电厂锅炉NOx排放的对策和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回顾国外低NOx燃烧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低NOx燃烧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效果,针对即将出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排放标准》关于NOx排放量的限额,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和重点需研究的项目。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家对火电厂NOx的排放控制越来越严,以及燃煤电站锅炉降低NOx排放主要是以低NOx燃烧技术为主、烟气脱硝技术为辅的防治策略,分析了早期锅炉燃烧器的布置方式及存在的不足,介绍了深度分级送风低NOx燃烧的技术特点,指出低NOx燃烧器加深度分级送风可大幅度降低NOx生成,故需要对锅炉进行深度分级送风低NOx燃烧改造,为此,详细分析了改造的内容、风险及注意事项,最后对改造的效益进行了初步估算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由于国家标准GB 13223—2011《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颁布实施,以及原有锅炉运行状态和电煤市场供应变化,许多燃煤电厂现有锅炉NOx排放浓度不能满足新标准的限值。为了达到火电厂NOx排放标准的要求,针对燃煤电厂锅炉自身状态和具体运行条件提出了脱硝改造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300 MW空冷供热机组NOx排放浓度超标问题,进行了燃烧器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并先后进行了以稳燃和以降低NOx排放浓度为目的的燃烧调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燃烧稳定性能得到提高,NOx排放浓度明显降低,但距将于2014年7月1日起实施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限值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建议,需采用烟气脱销技术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浓度以满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9.
郭汉森 《电站辅机》2008,29(1):35-39
鉴于NO2对环境的危害,国家环保对火电厂烟气排放标准中的NOx排放已严加限制,对烟气脱硝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而极需推广国内烟气脱硝设备的技术运用.文中介绍了厦门华夏电力公司嵩屿电厂一、二期机组烟气脱硝工程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脱硝技术的原理、功能及其运用,并对长期运行将会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1000MW超超临界锅炉低NO_x燃烧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当今火电机组中,燃用煤炭的约占95%。煤燃烧排放的NOx污染物对大气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现行火电厂执行的NOx排放国家标准为《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标准规定挥发份大于20%的固态排渣煤粉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