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本文介绍除杀稻瘟素S、春日霉素、有效霉素等抗生物质以外的有关水稻病害防治药剂的作用特性或机理。稻瘟病防治剂 1.有机磷杀菌剂虽然早从1963年开始就使用稻瘟净,可是几乎同时又研制出克瘟散,各公司又相竞地研制出枯瘟净、甲苯枯瘟净、克硫净、绿稻宁等药剂,其中一部分已实际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新化合物HNPC-A15269的杀菌活性,分别在温室和田间研究其对小麦白粉病和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温室盆栽实验结果表明:HNPC-A15269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EC_(50) 1.48 mg/L)远优于对照药剂Tebufloquin(EC_(50) 5.22 mg/L),与对照药剂氟硅唑相当(EC_(50) 1.51 mg/L);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结果表明:HNPC-A15269在125~175 g a.i./hm~2剂量下,能有效防治水稻稻瘟病,且对作物安全。新化合物HNPC-A15269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成为防治稻瘟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的杀菌剂前景。  相似文献   

3.
正一、概述水稻稻瘟病(Magnaporthe grisea)是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它与白叶枯和纹枯病并列为水稻三大主要病害,是目前水稻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稻瘟病分布十分广泛,世界各稻区均有发生,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90年代以来,我国稻瘟病年发生面积均在380万hm~2以上,每年损失稻谷达数亿公斤。目前防治水稻稻瘟病的主要手段为种植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水稻病害防治主要对象为稻瘟病和纹枯病.水稻是温带地区及高湿气候国家的重要栽培作物,这种气候亦有利于各种病害发生.目前,有各种可供使用的化合物,它们在病害防治中呈现了预防、治疗、残留和内吸等各种不同的活性特征.通过这些化合物的使用,可有效地防治病害.其中,多数处理剂经叶面喷洒后可有效地防治大部份地区的主要病害.其通过与其他药剂(如杀虫剂)混和以挽救病虫对作物的危害.近年来,由于农业与社会需要,开发了内吸杀菌剂.其在水稻田中通过沉水施用,能渗入到作物内,从而引起人们极大注意.本文仅就历史沿革及近年来在稻瘟病及水稻纹枯病防治剂的使用情况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5.
廖美德  徐汉虹 《农药》2007,46(2):105-106,117
BS04是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枯草杆菌菌株,该菌株可以产生抑真菌活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该物质对水稻稻瘟病、水稻纹枯病、辣椒炭疽病等多种植物病原菌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稻瘟病病原菌抑制作用最强,1280倍稀释液抑制率达47%,该物质为水溶性,不溶于氯仿,对热稳定,对苍耳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稻稻瘟病系由真菌Pyricularia cryzae(稻瘟病菌)引起,在每一个生产水稻的国家几乎都有发生,温带和潮湿气候地区的危害尤为严重。日本也常因此种病害造成水稻的显著减产。因此,对控制病害的发生,人们已尽了最大的努力。1915年,有机汞化合物首先用作种子处理,并于1953年起又应用于大田喷药防治稻瘟病,实际上已取得很好的保护作用而使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安全高效防治水稻稻瘟病及后期病害的杀菌剂。[方法]连续3年开展70%甲硫·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70%甲硫·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防治水稻稻瘟病,轻发区用量315 g a.i./hm2,重发区用量525 g a.i./hm2,防效78.3%~80.7%;孕穗期第1次施药,间隔7 d施第2次或仅在破口期施药1次,防效无明显差异;兼治纹枯病防效75%左右,对水稻后期病害防效78%。[结论]70%甲硫·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对水稻稻瘟病及后期病害具有良好防效。  相似文献   

8.
李晶  安德荣  刘翠娟  张勤福  谢怡  田瑄 《农药》2007,46(11):755-757
从陕西渭北旱原的土壤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拮抗性较好且遗传稳定的放线菌新菌株,编号为S-159-05。生测结果表明,S-159-05菌株活性产物粗提物对水稻稻瘟病菌和小麦根腐病菌有很好的抑制活性,1mg/L药剂的抑制率都在60%以上。采用大孔树脂柱层析和反相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切割分离,从40%乙醇洗脱液中得到一个有抑菌活性的单组分化合物An-2。经波谱数据分析,An-2的结构为1-(4-氨基甲酰基-呋喃-3-基)-2-(3-胍基)葡萄苷,这是在氨基糖苷类化合物中发现的一种新抑菌活性物质,从而为新的氨基糖苷类农用抗生素的研发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纹枯病、稻瘟病是水稻生长中后期两大主要病害,对水稻安全生长和产量、品质影响严重,而在水稻生产上两病的防治一般都是选用各自对路的单剂进行混用,或者选用复配剂进行防治纹枯病和稻瘟病。新型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不仅对稻瘟病具有良好的防效,而且对纹枯病也具有较好的防效。为了进一步明确吡唑醚菌酯防治水稻纹枯病、穗颈瘟的防治效果及其应用技术,为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黄单胞菌等植物病原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对411株海洋细菌进行了抗菌筛选,初筛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海洋菌株81株,复筛获得具有稳定抗菌活性的菌株7株,最后通过测定抗菌谱,得到1株抗菌谱特异并且稳定拮抗水稻黄单胞菌的深海独岛枝芽胞杆菌(Virgibacillus dokdonensis)A493.对水稻白叶枯病害的温室生防实验表明,经过A493无菌发酵上清波处理,水稻生长20 d后对水稻白叶枯病害的防治效果达到了66.7%,且对水稻的正常生长无不良影响.通过离子交换色谱法提取,再经2次薄层层析硅胶板回收分离,得到了纯化活性物质,经过ESI-MS"分析,初步判断活性物质分子量为317 Da.Doskochilova系统纸层析结果显示活性物质很可能为新的氨基糖苷类物质.  相似文献   

11.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的病害,特别是穗颈稻瘟为害更烈。近年来,由于积极推广抗病品种,对减轻稻瘟病的危害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水稻品种的抗性容易丧失,病害往往还是猖獗流行。因此,选择高效、低毒、经济效益高的杀菌剂,仍然是稻瘟病防治上必不可少的措施。我们于1984年用浙江温州农药厂  相似文献   

12.
稻瘟病是水稻历史性的重要病害,以穗颈瘟为害最重,每年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目前我国防治稻瘟病主要使用稻瘟净及小量克瘟散,品种不多,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日益发展的需要。我所一九七二年合成的稻瘟酞(4,5,6,7--四氯苯酞)、日本商品名为 RABCIDE,经两年多来室内外,省内外的药效试验结果证明,是一个用于防治稻瘟病的新药剂。防治效  相似文献   

13.
乔依 《世界农药》2000,22(2):56-57,51
稻瘟酯是一种新颖的咪唑类化合物,系由宇部兴产公司和北兴化学工业公司联合开发的一个水稻消毒剂。它对防治种子传播的病害显示出很高的活性,尤其是针对“恶苗病”,水稻种子上的稻瘟病和叶枯病。为了防治这种种子传播类病害,先前在日本一直是广泛地大面积地使用混有福美双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但是,1982年第一次有文献报导了在两个县发现了藤仓赤霉的苯并咪唑抗性菌株,随后逐渐在整个日本的各个区域观察到了在防治由藤仓赤霉引的“恶苗病”病害过程中苯并咪唑类杀菌剂活性降低。因此需要寻求一种新的对藤仓赤霉的苯并咪唑抗性菌株具有活性的种子消毒剂。在一系列合成并预测具有种子消毒剂活性的N-取代咪唑-1-甲酰胺化合物中,根据其药效、安全性和经济成本,综合比较后选择了稻瘟酯。  相似文献   

14.
<正>稻瘟病菌(无性型稻瘟病菌B.Couch新种)是一种严重的稻半活体寄生菌,分布在世界各地,可引发广为人知的稻瘟病。水稻是重要的大宗作物,稻瘟病菌可造成其产量损失高达50%~70%。当环境条件适宜时,稻瘟病菌引发的病害大规模流行,由此每年损失的水稻足以养活6000多万人。稻瘟病菌会破坏水稻植株所有地上部分,而叶子和幼穗是最常见的被感染部分。叶部感病,植株光合作用的效  相似文献   

15.
宇部兴产公司和北兴化学工业公司联合开发的水稻种子杀细菌剂已开始在日本市场上出现。这是宇部第一次从头开始开发农用化学品。该化学品取名“Healthied”(有效成份:pefurazoate)防治恶苗病、胡麻斑病和水稻主要病害稻瘟病有效。  相似文献   

16.
pefurazoate是一种新颖的咪唑类化合物,系由日本字部兴产公司和北兴化学工业公司共同开发的水稻种子杀菌剂,对防治种子传播的病原真菌,特别是水稻作物中由串珠镰孢引起的水稻恶苗病、由稻梨孢引起的稻瘟病和宫部旋孢腔菌引起的水稻胡麻叶斑病卓有成效。近16年来,苯片咪唑类杀菌剂同福美双制成的混合制剂虽已大面积广泛用于防治上述病害,然而,在1980年日本已有二个县首次报导出现串珠镰孢耐苯并咪唑菌株,随后又发现苯并  相似文献   

17.
秦旭升  亦冰 《世界农药》2002,24(4):37-39
稻瘟病是由稻瘟病菌(Ryricularia oryzae)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东亚水稻生产的病害。四氯苯酞(fthalide)是1971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稻瘟病的叶面杀菌剂。与三环唑或氯喹酮(pyroquilon)一样,四氯苯酞是通过抑制黑色素生物合成而阻止附着胞形成。  相似文献   

18.
水稻白叶枯病是由病菌 Xanthomonas oryzae 自水稻叶的伤口和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在导管内繁殖的病害,是仅次于稻瘟病、纹枯病的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当感染时,最初在叶缘生成黄色小斑点,随后渐渐扩大,形成沿维管束的波形的黄白色条斑。严重发病情况下,整个叶子变白枯死,这样的病征称为叶枯症。此外,本田移植1~3周后,整株水稻急剧萎蔫而枯死的病状称为萎蔫症。在东南亚,常常发生萎蔫症,使水稻受到很大的危害,它是热带  相似文献   

19.
关于抗生物质有效霉素(Validamyoin)的制法及生物和理化性质早有报导(如日本专利昭46—28831、46—37750)。它不仅对水稻纹枯病有效,同时对水稻小粒菌核病,花卉、苗木等立枯病、白绢病亦有效。本发明解决的课题为了使农药制剂在病虫害发生时能充分发挥其预防或治疗效果,根据经验主要在防治时期适时喷洒效果最佳。然而,在现实中病虫害的发生往往难以预料。为此,希望在一次喷  相似文献   

20.
对75%肟菌·戊唑醇WG(NATIVO)防治滨海稻区主要病害的最佳施用时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防治水稻稻瘟病的最佳施用时期是孕穗末期和齐穗期,防效达到91.11%;防治稻曲病和纹枯病的最佳施用时期也是孕穗末期和齐穗期,防效分别可达79.11%、83.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