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宝钢3号高炉低硅低硫冶炼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宝钢3号高炉通过调整布料挡位、优化煤气流分布、稳定炉体热负荷,确保炉况稳定顺行,使煤气利用率稳步提高;并通过优化炉料结构、稳定高喷煤比、控制风口反应温度、高顶压、优化炉渣性能等措施,使铁水含[Si]量稳步下降并稳定在0.30%以下,月均最低达到0.23%,同时铁水含[S]量控制在0.020%左右。  相似文献   

2.
宝钢3号高炉低硅冶炼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钢3号高炉通过调整布料档位,优化煤气流分布,确保高炉稳定顺行,并通过不断改善原燃料质量,提高利用系数,提高喷煤比,降低焦比,改进操作等措施,使铁水含硅量稳定下降,现稳定在0.30%以下,最低月均为0.26%,达到世界先进水平。3高炉采用的低硅冶炼技术不仅提高了生铁质量,而且取得了降硅、结焦、增产的良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叙述了高炉内硅还原机理和降硅途径。1号高炉在降低铁水含硅量方面采取的措施有低焦比操作,大风量和富氧操作,高碱度操作等。还提出了1号高炉今后降低铁水含硅量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安钢1号高炉近几年通过提高入炉品位、采用高风温和富氧喷煤技术、保持适宜炉渣碱度.优化高炉操作等措施,使铁水含硅量从0.74%下降到0.50%的实践经验,增产节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刘洪新  赵军 《河北冶金》2012,(9):52-55,40
唐钢1#高炉2009年大修开炉后采用低硅冶炼技术,使铁水含硅量由0.53%逐步降低到0.35%,并长期稳定在0.38%左右,炉况稳定顺行。结合唐钢1#高炉生产操作实践,分析了原燃料条件、高炉基本操作以及冶炼特点对低硅冶炼的影响,为高炉稳定铁水中硅含量在较低水平和保证高炉长期稳定顺行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硅在高炉内的行为,分析了影响铁水硅含量的因素,并总结了国内外冶炼低硅生铁的经验,结合包钢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降低包钢铁水含硅量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莱钢2^#1000m^3,高炉自开炉以来,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调整布料矩阵,摸索合理的操作制度,维持足够的鼓风动能和理论燃烧温度,保证足够的炉缸温度和活跃的炉缸工作状态,达到了低硅冶炼的目的,使铁水含硅量一直控制在0.37%左右的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8.
《太钢科技》2007,(4):36-36
2007年9月份,太钢炼铁厂4350高炉生产取得优异成绩,高炉利用系数、生铁含硅量、高炉喷煤比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煤比持续上升,突破了200kg/t大关,达到203kg/t;截至9月27日,全月日均产铁超万吨,达到了10047t,利用系数达到了2.31;铁水含硅量由1~8月的0.51%降低为0.42%,  相似文献   

9.
石钢高炉铁水含硅量神经网络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照现代控制理论,把高炉视为多输入——单输出系统,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结合高炉生产实际建立了石钢高炉铁水含硅量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引入动态步长和“惯性项系数”提高了网络收敛速度。采用“修正式”预报模式提高了铁水含硅量预报的命中率。结果表明:在允许误差为0.1%时,命中率达到了86.67%,可以为高炉操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朱仁良 《炼铁》1995,14(2):25-28
宝钢2号高炉(4063m^3)采用串罐无料钟炉顶和喷吹煤粉工艺,自1991年6月投产以来,采用小块焦混入矿层入炉法、无料钟布料方式优化、低硅冶炼、较高喷煤比操作等技术,1993年底生铁含硅降至0.35%,1994年11月份喷煤量达到125kg/t铁,高炉操作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1.
Fuzzy Prediction of Silicon Content for BF Hot Meta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aremanyfactorsinfluencingthequality ofhotmetalinBFprocess.Themostimportant threefactorsarehotmetaltemperature,hotmetal siliconcontentandslagbasicity[1].Siliconcontentis animportantfactorreflectingthestateofthelower partofblastfurnaceforblastfurnaceop…  相似文献   

12.
 In blast furnace (BF) iron-making process, the hot metal silicon content was usually used to measure the quality of hot metal and to reflect the thermal state of B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and partial least-square (PLS) regress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predict the hot metal silicon conten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BF relatively stable situation, PCA and PLS regression models of hot metal silicon content utilizing data from Baotou Steel No6 BF were established, which provided the accuracy of 884% and 892%. PLS model used less variables and time tha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odel, and it was simple to calculate. It is shown that the model gives good results and is helpful for practical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3.
叙述了南通宝钢钢铁有限公司炼铁厂在高炉铁水生产过程中应用"SPC"工具持续改进铁水质量过程的情况。通过应用SPC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解决了在炼铁生产中持续改进铁水质量控制评价的方法问题。以铁水含[Si]量参数为例应用SPC技术在钢炼铁生产中持续改进了铁水质量,合理降低了铁水[Si]含量,达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同时也表明控制图在炼铁生产中具有指导生产实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祥官  王文慧 《钢铁》2005,40(8):15-17,37
应用小波分析方法对高炉铁水硅含量进行预测。通过小波变换将铁水硅含量的时间序列依三重尺度分解成不同的层次,并对不同层次上的序列分别运用合适的自回归模型进行预测,然后通过序列重构得到原始时间序列的预测结果。利用山东莱钢1号高炉在线采集的数据作为实际预测案例,与原始时间序列的自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比较,小波预测方法显著提高了预测命中率。  相似文献   

15.
贝叶斯网络在高炉铁水硅含量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学艺  刘祥官  王文慧 《钢铁》2005,40(3):17-20
应用贝叶斯网络对高炉铁水硅含量进行预测。首先阐述了贝叶斯网络的数学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贝叶斯网络预测公式的一种简化形式。然后建立高炉铁水硅含量的贝叶斯网络预测模型,对山东莱钢1 号高炉在线采集的2 000炉数据进行网络学习,离线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与神经网络等其他方法相比,它更适合解析高炉过程,而且透明的推理过程对高炉工长判断炉温变化趋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高炉内硅的来源和硅在高炉内还原的特点,总结了目前国内外高炉低硅冶炼的现状,提出了高炉低硅冶炼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薛燕  楚强 《山东冶金》2009,31(1):22-24
济钢3^#1 750m^3高炉通过改善原燃料质量,调整煤气流分布,控制合适理论燃烧温度和调节炉渣成分等措施,生铁含硅由0.607%降低到0.48%,生铁含硅标准偏差由0.229%降低到0.11%,产量、质量、消耗等各项指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曹锋  霍吉祥 《中国冶金》2013,23(10):22-25
从原燃料质量、炉渣成分、炉缸状态、炉况稳定性等方面,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铁水含硫高进行了分析,原 燃料质量恶化是铁水含硫高的重要原因,渣铁温度偏低、炉缸活性较差、炉况波动是铁水含硫高的主要原因,在改 善原燃料质量的基础上,优化造渣制度,活跃炉缸,稳定煤气流,可降低铁水含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