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于设计高压串联补偿电容器组的保护装置中金属氧化物非线性电阻的应用,可使保护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用这种保护方案,在线路故障期间不会完全失去串联电容补偿装置。可以预料,金属氧化物技术用作保护输电线路串联电容器免受过电压的保护装置,对今后设计串补装置的保护系统将起有利的作用。1951年美国首先应用串联电容器。从那时以来,装置的高压和超高压串补装置容量已经增加到1600多万千乏,安装在大约86个串补站内。  相似文献   

2.
一起串联补偿电容器复杂故障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某500 kV线路的串联补偿(简称串补)电容器发生的一起多重转换性故障,分析了故障时线路保护和串补保护的动作行为,结果与动作报告及录波数据相符,分析表明故障时火花间隙动作出现异常.通过分析火花间隙的动作原理可知,电容器在短时间内大面积损坏是火花间隙未触发的主要原因.分析了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及耐爆容量,表明两并或三并...  相似文献   

3.
串联补偿电容器能在一定范围内减小输电线路阻抗,提高输送功率极限,在高压输电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PSCAD/EMTDC平台和工程实际,建立了串补系统、串补本体保护及线路保护模型,并以平果串补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南方电网局部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所建立的串补本体保护及线路继电保护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串补本体保护与线路保护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串联电容器在各种工况下可能出现的过电压水平,并以此确定了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过电压保护器的保护水平Upl.以高压全膜并联电容器的极间介质设计场强为基准,得到了串联电容器在线路不同事故负荷电流和保护水平Upl时的宜用介质工作场强.建议带有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线路按(N-1)方式运行时,其事故负荷电流不要超过1.4Upl,以免串联电容器极间介质工作场强过低,导致串补装置设计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5.
串联补偿电容器能在一定范围内减小输电线路阻抗,提高输送功率极限,在高压输电系统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PSCAD/EMTDC平台和工程实际,建立了串补系统、串补本体保护及线路保护模型,并以平果串补工程为背景建立了南方电网局部网络电磁暂态仿真模型。所建立的串补本体保护及线路继电保护模型可以用于分析串补本体保护与线路保护配合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相量图和数学方法分析提高10 kV长线路末端电压的配网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以下简称:配网串补装置或串补装置)。提出配网串补装置最佳安装点的概念。研究串补装置的安装点、容抗值范围及线路功率因数与串联电容器极间电压的关系。对比内熔丝、外熔丝、无熔丝电容器的特点,得出内熔丝电容器较适用于配网串补装置的结论。提出线路功率因数较低的情况下,可能存在人为抬高串联电容器额定电压的情况,此时串联电容器内熔丝动作下限电压宜由用户与生产厂家协商确定,以确保配网串补装置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500 kV输电线路固定串联补偿装置中,由于产品性能、选型和设计不当,串联补偿电容器组的爆炸事故在电力系统中时有发生,引起设备损坏、厂房烧毁、甚至线路大面积停电,损失巨大。电容器组安全工作对串补装置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影响重大。因此研究电容器组设计选型方案,提高串补装置安全性能是十分必要的。分析了电容器组的设计选型方案对串联补偿装置安全性能的影响,对不同的电容器选型和电容器组连接方式的爆破能量进行了计算,提出了电容器组设计的优化建议以提高串联补偿装置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8.
适用于串联电容补偿线路的距离保护新原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串补电容安装于线路末端的运行方式为例,定义保护与串补电容之间的线路末端的计算电压为补偿电压,分别分析了在串补电容前和串补电容后故障时补偿电压的不同特征.在串补电容前故障时,补偿电压和保护安装处的电压反向,在串补电容后故障时,补偿电压和保护安装处的电压相位接近.据此提出了串联电容补偿线路故障点位置识别的方法,配合传统的距离保护形成新的适用于串联电容补偿线路的距离保护新原理.串补电容前故障距离保护动作情况完全由阻抗继电器决定,无需考虑串补电容影响.新原理能可靠防止距离保护的超越问题,且灵敏度基本不受串补电容的影响.EMTP仿真验证了新原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闫斌斌  叶德武  葛亮  郜磊  王曦 《电气应用》2021,40(9):67-72,87
串联电容补偿装置作为高压输电系统中关键的无功调节设备,其运行的可靠性尤为重要.针对一起雷击接地故障引起的500 kV线路串联电容补偿装置C相电容器组起火的质量事件,导致串补不平衡电流高值保护动作,串补重投不成功.通过对串联补偿装置保护动作情况和电容器组电容量测量数据的分析,查明事件原因为雷击使电容器单元两端电压瞬间升高发生击穿故障和电容器组桥臂并联电容器单元太多发生外壳爆破.结合原因提出了故障处置方案和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串联电容器补偿方式治理10kV长线路末端低电压有着良好前景,但相关技术问题需深入探析。首先依托相量图和数学方法对串补装置安装点和容抗值范围进行分析,明确相关原则;其次从线路功率因数与串联电容器极间电压的关系入手,结合各类电容器的特点,确定配网串补装置的适宜结构和电容器选型;最后对关系串补装置运行安全性的内熔丝动作下限电压进行探讨,明晰在线路功率因数低下时该值的确立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