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总结国内外河流系统和河流功能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系统和河流功能的定义,并将河流功能界定为自然功能、生态环境功能、社会服务功能三大类。从河流生态功能、综合功能两个角度介绍了河流功能评价的内容,同时综述了河流功能评价的预测模型法和多指标评价法,并分析了其优缺点。针对目前河流功能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建议从拓展和完善河流系统与河流功能的基本理论与概念、形成合理有效的河流功能评价方法等方面,进一步开展河流功能评价的研究,特别强调了多元统计法中的函数法是未来河流功能评价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地下水系统功能评价过程中存在的评价指标适用性差、功能评价结果相对性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地下水系统属性和功能内涵的基础上,应用耗散结构理论,采用序参量建立了一套新的、适用性更强的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分级标准,构建了基于系统有序度和信息熵的地下水功能评价模型,并应用于濮阳市地下水功能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范县地下水综合功能强,等级为Ⅰ级,濮阳县、南乐县和台前县地下水综合功能较强,等级为Ⅱ级,清丰县和华龙区地下水综合功能一般,等级为Ⅲ级;黄河流域地下水综合功能强,等级为Ⅰ级,海河流域地下水综合功能一般,等级为Ⅲ级;区域地下水综合功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为地下水过量开采以及由此引发的地面沉降和地下水降落漏斗。所建立的地下水功能序参量适用性强,解决了地下水功能评价结果相对性的问题,功能评价结果能够较好表征濮阳市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  相似文献   

3.
抚育间伐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涵养水源功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冀北山地不同抚育间伐措施后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植被层、枯落物层和土壤层为研究对象,对其水源涵养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林植被截留能力和枯落物持水功能随着间伐保留密度的减小而减小;土壤蓄水功能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表现出逐渐增大趋势。间伐后进行枯落物收集、清除等经营活动可增大植被截留功能和枯落物持水功能,但会降低土壤蓄水功能。从涵养水源功能的组成来看,土壤蓄水功能最大,其次是枯落物持水功能,植被截留功能最小。由此认为,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进行合理抚育间伐,能增强林地涵养水源功能。  相似文献   

4.
黄河河流系统功能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河流系统及其功能的概念,把黄河河流系统功能分成了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两大类。正向功能包括生态环境、服务、文化娱乐功能3个亚类,具体功能包括河流输送、提供生境、调节气候、地貌塑造、水文调节和防洪排涝、纳污及水质净化、初级生产力、供水、水能发电、航运、提供产品、文化、休闲娱乐等;负向功能就是灾害性,包括水污染灾害、洪水和冰凌灾害。  相似文献   

5.
《人民黄河》2015,(10):66-69
将济南市河库连通工程河库水系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为提供产品功能、调节功能、文化功能和生命支持功能4类,采用直接市场评价法、影子价格法、替代费用法、碳税法、费用支出法等方法评估了该工程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济南市河库系统生态服务价值多样,且价值巨大,尤其是发挥人居环境功能、休闲旅游功能、水供给功能的价值,评估结果符合济南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介绍葛洲坝大江电厂公用RTU功能改造设计的基本思想,包括控制操作功能,数据采集及处理功能,装置自诊断功能及设备调试环境。  相似文献   

7.
吉林省平原区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吉林省平原区内地下水资源面临的资源枯竭、生态功能退化、地质环境恶化等问题,以及地下水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地质环境系统间的联系状况,运用地下水功能评价有关理论,建立吉林省平原区地下水功能评价模型,分析评价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功能、生态功能和地质环境功能状况,掌握研究区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状况,为实现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河流功能的内涵和河流本身的自然特征,考虑到河流的自然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借鉴国内外对于河流功能评价的相关研究,构建了包含18个指标的河流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河流功能的评价标准。以柏条河为例对建立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应用,评价结论符合柏条河流域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北京水生态服务功能与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北京水生态服务功能内涵,评价了北京水生态服务功能及其生态经济价值。结果表明,北京水生态服务功能的生态经济价值总计达2744.57亿元,其中提供产品价值为121.80亿元,调节功能价值688.78亿元,支持功能价值184.19亿元,文化服务功能价值1749.80亿元。笔者进一步探讨了面向水生态服务功能的北京水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乌梁素海生态功能定位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梁素海对维护世界性生态平衡、保护物种的多样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生态环境恶化直接影响到区域粮食安全,并威胁到黄河宁蒙河段水资源安全.根据乌梁素海所处的位置,从生态修复的角度,明确了乌梁素海的生态定位:湿地生态功能、防洪防凌功能、黄河水资源安全功能、生态与环境保护功能、景观生态功能与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1.
概述国内外现有的生态系统功能的类型和组成,辨析河流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内涵,阐述生态系统过程、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关系。从水文水动力、生物生态、生物地球化学、社会服务四大过程出发,提出了河流生态系统功能分类体系,具体包括调节、支持、信息和承载功能,实现了河流生态过程与生态功能、服务和产品的有机衔接,为功能评价指标的构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主要包括支持服务功能、供给服务功能、调节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等4个方面,各生态服务功能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与人类福祉关系密切。在分析鄱阳湖湿地格局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湿地面积、水质状况、生物资源等分析了湿地生态功能变化,结合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了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变化的驱动因素,并从人类福祉的把握、驱动机制的改善、有针对性的生态建设等3个方面探讨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3.
张冲隆 《水利科技》2009,(4):42-43,45
该文概述了Mathead软件的特点,介绍了该软件的一些功能在水工设计中的应用,包括计算功能、绘图功能、计算书功能等,并给出了实例,可供水工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楠溪江河道功能的整治原则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楠溪江主要承担的水安全(防洪)、水资源、水环境等主要功能出发,阐述了楠溪江河道功能的综合整治措施以及水环境功能整治原则、文化功能整治原则、旅游景观功能整治原则、体闲功能整治原则、航运和渔业功能整治原则。围绕“山水楠溪江”、“文化楠溪江”、“古村楠溪江”、“生态楠溪江”和“水利楠溪江”的具体要求,规范楠溪江河道综合整治实施工作,可对楠溪江河道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索标准梯田综合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和思路,进而发掘标准梯田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价值潜力,从标准梯田的生态功能、生产功能、生活功能3个方面选择产品供给、土壤肥力保持、水土保持、土壤水分涵养、社会保障、休闲娱乐、人文景观旅游等7项功能价值指标,运用机会成本法、价格替代法和市场价值法等,对中国第一个梯田化模范县庄浪县...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国内外河流健康含意尚未明确的状况,在对国内外河流健康内涵研究作系统总结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河流开发利用特点、社会经济条件,从河流自然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及社会服务功能角度提出我国在现行条件下河流健康的内涵,强调在人类保护和开发的双重作用下实现河流自然功能、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均衡发挥,才是我国河流健康发展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高栋 《中华建设》2016,(4):160-161
正在我国城市建设迈入新时期的同时,市政给排水系统对市民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一般来讲,市政给排水工程的功能分为给水功能、排水功能以及循环水功能三项,每一项功能都直接影响着市民用水。因此,此类工程的施工也就尤为重要。长距离顶管技术是一种目前市政给排水  相似文献   

18.
水闸在水利系统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文中阐述了提高水闸管理水平的一种方法。提高水闸管理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抗干扰能力、自动锁定功能、钢丝绳摆度控制功能、不用外接传感器功能、采用菜单提示、人—机对话操作功能、水闸定位精度、水闸升降定位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河流演变过程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河北省河流众多,随着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提高,导致该区内多数河流失去河流的自然功能.通过对河北省流域内河流自然功能现状调查和评价,由于河流水资源不足和水环境污染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人类活动对河流自然功能的影响显著,大部分河流自然功能减弱甚至丧失.最后提出保护河流自然功能的措施和建议,为今后恢复和保护河流自然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综合考虑河流功能的开放性、多样性和变化性,将河流功能分为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服务3类,运用模糊理论,构建指标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河流功能综合评价模型。以珠江流域的北江水系为例,选取石角水文站作为控制站点,采用2010年数据,选择年径流变化率、河床稳定性、生态用水保障程度、河岸带植被覆盖率、物种多样性、水质达标率、水景观状态指数等有代表性的指标对其河流功能运行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北江河流功能运行状况总体为"优",表明在对北江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兼顾治理与保护,各功能之间相互协调,即在有效发挥河流自然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了其生态环境功能和社会服务功能。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