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针对光伏并网发电在系统负荷波动时不具备惯性和调频能力等问题,提出了基于分布式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调频策略。首先,基于电力系统功频静特性进行了分布式储能参与系统调频特性分析,得到了含分布式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频率调整方程;其次,建立光伏发电系统和分布式储能的控制策略和数学模型,提出了分布式储能参与系统调频的控制策略;最后,对电网频率跌落0.5 Hz时含分布式储能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工况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证明了分布式储能参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调频策略的有效性。所提研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光伏发电系统并网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用电顾问     
正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定义问:什么是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答: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分为太阳能并网发电系统和风力并网发电系统。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方阵)、光伏并网逆变电源量装置组成。光伏组件(方阵)将太阳能转化为直流电能,通过并网逆变电源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与电网同频同相的交流电能馈入电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常规电网相连,共同承担供电任  相似文献   

3.
光伏发电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和独立发电系统中的能量管理及高效利用技术。针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提出一种模块化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结构及其系统效率优化控制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低漏电流高效率非隔离并网逆变器拓扑。针对光伏独立发电系统,提出采用三端口变换器统一、集中实现系统功率管理和控制,具有集成度高、效率高、体积成本低、控制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新兴发电系统,在能源发电领域中已备受关注并得到广泛应用。依据相关防雷标准,结合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特点,分析雷电的危害,然后通过实例阐述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综合防雷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光伏并离网发电系统同时具有光伏离网、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优势,不仅可离网单独运行,还可并入公共电网运行,与传统纯并网发电系统相比,应用范围更广,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更高.为此对光伏并离网发电系统中的逆变器进行研究,并设计一种小型分布式光伏并离网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6.
刘人镕 《电世界》2004,45(6):1-3
太阳能发电可分为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又有独立光伏系统及并网光伏系统。该文介绍了国内外太阳电池及并网发电系统的发展:1996年全世界安装的光伏组件容量已超过600MW,近年来太阳电池的年增长率已达30%~40%,预计今后几年仍将保持下去,且新型廉价的太阳电池也正在开发之中;并网发电系统则以太阳能屋顶、光伏与建筑相结合、电网光伏支持系统、光伏电站等型式发展,且光伏空间站也正在研制。该文还指出,太阳能发电将成为全球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7.
当光伏发电系统所连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光伏电源的故障电流会发生暂态突变,但由于逆变器控制电路的保护作用,短路电流的幅值较小,因而传统的保护方法对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一定适用。为寻求适合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保护方法,建立了基于PSCAD/EMTDC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仿真模型,对其短路电流的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对故障电流的波形进行分解,提出一种基于HHT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保护方法,并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含有光伏发电的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该保护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对电网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实际运行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数据的挖掘分析,结合目前光伏并网发电技术特点,分析了未来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对电网的负载特性、电网调度、电压无功、保护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认为解决目前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存在的技术问题能更好地适应大容量并网应用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9.
光伏并网发电技术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传统集中式光伏发电系统存在太阳能利用率和效率低问题,提出一种带有智能汇流箱的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结构,并将SiC器件应用于智能汇流箱DC-DC变换器和并网DC-AC逆变器,给出了基于SiC器件的DC-DC变换器和DC-AC变换器的损耗模型。最终,通过仿真软件对所提出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损耗和效率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iC器件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10.
正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大力推广建设绿色电网,分布式光伏发电作为其中重要的一种,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简化并网流程,为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铺平了道路。比如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在变电站站用电源中,构成一个站用电微网系统,形成一种变电站辅助设备新型高效节能用电的解决方案,能有效为变电站提供一个高效、可靠、安全、经济的供电环境。1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简介1.1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许洪华 《电网技术》2007,31(20):77-81
介绍了我国光伏技术和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以大型并网逆变器和自动跟踪系统为例介绍了光伏平衡部件的技术研究现状。总结了我国现阶段光伏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我国能源结构的形式和发展潜力,以及能源和环境形势的严峻性;阐明了光伏发电由补充能源向替代能源过渡,并最终占据能源主导地位的必然趋势。最后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和综合实力,提出了2050年前我国光伏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路线图及其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结构特点分析了不加储能装置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造成的不良影响,并分别从电网角度和用户角度提出了储能系统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的几种应用技术,最后提出了用于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储能技术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简要回顾国内外风电、光伏技术与应用发展态势,结合风光互补系统应用,分析、介绍了风光互补LED路灯照明系统、智能控制器设计、分布式供电电源、风光互补水泵系统,并着重分析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梯级系统原理,涉及的技术关键等。研究表明,风能、光伏发电应用需要实现低成本、规模化,风光互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4.
文章系统介绍了整个风光互补储能电站的相关技术,包括风光容量的配比、储能方式的选择、储能容量的选择、储能电站的结构、以及风光互补储能电站能量管理系统,最后给出了风光互补储能电站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计及P2H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概率能量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转热(P2H)技术可以平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波动,促进光伏发电的消纳与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的协同运行。建立了含光伏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概率能量流模型,采用Nataf变换对相关非正态的光伏输入随机变量进行抽样,并与拉丁超立方采样相结合,定量评估P2H对电力系统和热力系统概率能量流的影响。实际巴厘岛的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在含光伏的电-热互联综合能源系统中,P2H可促进分布式可再生光伏的消纳,并有效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型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分析了导抗变换器的特性,详细推导了整个系统各点电压、电流,提出一种新颖的三角波-三角波调制方法,该控制策略克服了采用传统正弦波-三角波调制方法带来的并网电流谐波含量高、功率因数低的弊端。将导抗变换器和光伏并网逆变系统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导抗变换器的电压源-电流源变换特性,将光伏电池阵列的直流电压变换为正弦包络线的高频电流,经过高频变压器隔离和电流等级变换,得到的高频电流再经过高频整流桥及工频逆变器逆变后并入电网,实现了电流源并网。相对传统的电流源型并网发电系统,采用该方法不仅省去了串联电感,而且用高频变压器取代了工频变压器,有利于实现装置小型化和降低成本。另外,利用电网电压过零信号控制工频逆变器,保证了并网电流和电网电压同步,进一步提高系统功率因数,实现正弦电流并网。通过实验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该方法非常适合分散式家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  相似文献   

17.
当前含有组串式逆变器的光伏电站,因单台组串式逆变器容量相对集中式小得多,同等容量情况下总逆变器数目大增,这给近年普遍含有组串式逆变器的大型光伏电站厂站自动功率控制系统带来了控制计算、存储容量不足和指令通信下发阻塞严重等问题。为此,文中提出了在中间层增设方阵自动发电控制(AGC)的分层分布式AGC系统结构。文中研究了光伏方阵AGC一体化产品技术实现方案、方阵AGC的功率分配算法与策略,并分析给出了方阵AGC与厂站AGC系统的协作配合策略。工程现场应用测试及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技术能有效解决当前大型组串式光伏电站AGC系统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飞宇  曾理 《低压电器》2012,(13):21-24
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技术在改建工程中的推广应用。通过工程真实案例,对光伏组件材料的选型、阵列倾角和面积的确定、发电系统的设计等进行了运算分析。工程运行的结果验证了该项技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光伏发电属于典型的间歇性能源,且同一地区的光伏出力相关性显著。在含光伏电站的系统随机潮流中,综合考虑多维光伏功率的相关性对于分析光伏电站接入对电力系统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文中提出了计及多个光伏电站出力相关性的随机潮流方法,该方法采用了Pair Copula函数对多个光伏电站的出力进行相关性建模,综合考虑了电站出力两两之间不同的相依结构。同时,将数字交错技术融入拟蒙特卡洛法中,对现有的随机潮流方法进行了改进,有效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以美国德克萨斯州光伏电站基地的出力历史数据为例,分别在IEEE 30节点系统和IEEE118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