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建筑也越来越趋向规模化和现代化,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今建筑垃圾也可作为再生资源,在再生骨料混凝土研发的过程中,发现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及石砌体碎片等可以作为新混凝土的再生骨料。本文主要分析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阐述了建筑垃圾资源化的利用过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建筑垃圾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问题,响应国家大力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号召,本文通过对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特性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分析了影响和改善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透水性的因素。研究表明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可以有效缓解建筑垃圾围城的困境,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具有的意义。最后提出采用高性能凝胶材料延长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及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3.
利用废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是解决城市建设中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的有效途径。介绍了预拌再生混凝土从原料处理、制备到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包括在上海世界博览会城市最佳实践区——沪上·生态家等项目工程中的应用情况;其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达到50%、100%。  相似文献   

4.
选用建筑垃圾中的废弃混凝土和废弃砖块分别作为再生粗细骨料来配制再生混凝土,以研究在混凝土中加入不同比例的建筑垃圾对再生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找寻出建筑垃圾的最佳取代率,使加入建筑垃圾后的再生混凝土抗压性能能够满足C30混凝土的要求。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与取代率,再生骨料完全可以配制出满足工作性和强度均能符合要求的C30混凝土。粗废混凝土和粗废砖的最佳取代率均为20%,其中粗废混凝土取代时,粗骨料的最大取代率可达60%。细废砖的最佳取代率为10%,细废混凝土的最佳取代率为15%。  相似文献   

5.
砖含量对再生骨料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社良  景龙平  张博  杨迎 《混凝土》2011,(2):83-85,88
将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砖块和废弃混凝土加工后,选择5~31.5mm粒径范围内的天然碎石、再生混凝土骨科和再生砖粒作为混凝土的骨料,分别以砖粒含量为0、10%、20%、30%、40%、50%、60%的取代率.部分替代天然骨料和再生混凝土骨料,均匀拌和后形成试验用混凝土骨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砖粒含量对拌和后试验用再生骨料物...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废弃混凝土与废弃砖块再生骨料在轻交通量公路基层中应用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骨料配合比方案,通过试验初步确定合乎规范的各材料配比,并开展了击实试验、7 d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其力学性能,确定最终配合比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在轻交通量公路基层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应用是可行的;得出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在公路基层中的配合比;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最佳含水量为9.8%~18.4%,最大干密度为1.537~2.050 g/cm3,得到了建筑垃圾骨料在轻交通量公路基层中应用达到强度要求的配合比。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的逐步更新,城市建设中原有建筑物的拆除和改造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对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填埋或堆存会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对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实现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再生骨料制备透水混凝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简单介绍了建筑垃圾处理源头处理减量及资源化方向,及国内一些利用建筑垃圾的工程案例。介绍了目前城建集团河北环科分公司加工的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的性能,再生细骨料与目前北京市大量的天然砂的性能对比,满足要求的再生粗骨料中红砖含量的限定。还介绍了使用再生骨料生产的实心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路面砖、混凝土砌块的物理性能参数,证明了再生骨料在生骨料生产的实心混凝土普通砖、混凝土路面砖、混凝土砌块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天然砂、石资源日益紧缺的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建筑垃圾的产生。利用废弃混凝土生产再生骨料,配置透水混凝土,发展绿色建筑,建设"海绵城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简要介绍再生骨料特性、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搅拌成型工艺,阐述了再生骨料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0.
《四川建材》2017,(6):8-9
再生混凝土的出现,在解决建筑垃圾对环境污染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影响。目前对于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大多数都习惯采用单一来源废弃骨料配制的混凝土作为研究对象,然而工程中如需大量运用再生混凝土,其骨料来源却是多种多样的。本文通过对大量有关不同来源骨料再生混凝土性能的研究成果分析,展望不同来源骨料再生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再生粗骨料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建筑垃圾中的废混凝土生产建筑用再生骨料,进而配制再生混凝土是回收利用建筑垃圾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国内外最新文献资料,总结再生骨料研究最新进展,包括再生粗骨料的定义、生产工艺、性能指标和分级等指标,并对再生混凝土的经济性价值和发展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灾区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与再生混凝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再生利用,是灾后重建家园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本文重点介绍了地震后的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应注意的问题,包括再生骨料生产工艺、骨料强化的作用、意义和方法,不同方法制备的再生骨料性能比较,以及再生混凝土配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3.
《混凝土》2017,(11)
将建筑垃圾中的废砖块和废混凝土加工后,选择5~31.5 mm粒径范围内的天然碎石、再生混凝土和再生砖粒作为混凝土的骨料,分别以砖粒含量0、10%、20%、30%、40%、50%、60%的取代率,部分替代天然骨料和再生混凝土骨料,均匀拌和后形成试验用混凝土骨料。通过对比试验,研究了砖粒含量对拌和后试验用再生粗骨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其影响的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砖粒含量的增加,取代率越高,骨料的表观密度越小,吸水率越大,压碎指标越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建筑更新速率提升明显,相应产生了大量的废弃混凝土。该部分建筑垃圾较难处理,且缺乏应用价值,通常会进行掩埋或堆放处理。再生集料混凝土为废弃混凝土垃圾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方向,对促进现代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就再生混凝土技术的实际应用而言,仍需经历相关实验研究的考验,以确保再生混凝土具有其相应的使用性能。通过模拟混凝土试件,就再生混凝土与钢筋材料的粘结性,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粗集料取代率不宜过高,需严格控制废弃混凝土的掺入量方能确保再生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  相似文献   

15.
建筑垃圾再利用过程中产生大量微粉对生态环境有着较大的影响,利用建筑垃圾微粉代替部分水泥做为混凝土的原材料,可以减少城市垃圾的污染。再生骨料本文是用收集的废弃建筑垃圾微粉制作按3%、6%、9%、12%的比例和45μm、80μm的不同细度代替水泥,研究其对水泥胶砂和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筑垃圾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微粉可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提高了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了缓解建筑垃圾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使用再生骨料部分替代天然骨料制备了再生混凝土。通过对比分析再生混凝土中天然骨料和再生骨料的界面性能,并研究了骨料的掺配比例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强度以及变形性能的影响,在尽可能提高再生骨料利用率的基础上,确定了再生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最优掺配比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建筑废弃物逐渐增多,城市硬化地面剧增,破坏了自然生态"海绵体"。因此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及城市的海绵化建设变得尤为重要。主要讨论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情况、海绵城市建设背景及需求,总结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及再生产品用于透水铺装、透水混凝土、生物滞留设施、绿色屋顶及雨水湿地等海绵城市设施的研究现状,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研究表明,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渗透蓄水等特性,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也是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良好出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废弃混凝土再生骨料是建筑产品高度发展的结果,通过对废弃混凝土的有效处理,解决了建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提高了再生混凝土骨料的使用价值,对利用再生骨料的企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杨新生 《建筑技术》2020,51(3):354-356
在国家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无废城市等大背景下,建筑垃圾再生产品发展迅速,其中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地面砖大量运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和市政工程中,由于建筑垃圾处理厂规模,管理状态、水平参差不齐,造成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地面砖质量不稳定,通过一系列试验分析,因此,提出部分直接影响再生骨料地面砖质量的相关因素,便于产品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建造于20世纪的老旧房屋拆除垃圾往往含有大量的红砖块。红砖的各项性能与废混凝土有较大区别,但目前建筑固废处理工艺不能较好地分离红砖骨料。为高效合理利用含有大量红砖的再生砖混骨料,对强度等级分别为C25、C30和C35的3根天然骨料混凝土梁和3根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梁进行受弯性能试验研究,分析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梁相比于同强度的天然骨料混凝土梁在受力过程、破坏特征、变形能力与承载力等方面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梁在加载至破坏过程中,具有同天然骨料混凝土梁相似的受力阶段,且同样符合平截面假定。但相比同强度的天然骨料混凝土梁,再生砖混骨料混凝土梁极限承载能力略小,在加载过程中梁表面裂缝更易产生与发展,刚度下降更显著,变形更大,且从屈服到破坏产生的变形较小,延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