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河为山区性河流,无水文监测资料,通过分析县河基本概况和径流,以汇入的乾佑河干流上的柞水水文站和青泥湾水文站为参证站,采用汇水面积相关法、综合参数法、推理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分别对两站洪水进行分析探讨,经过对计算成果比较,提出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的成果值作为云镇水库坝址处洪水值,即20年一遇洪水为350 m~3/s,50年一遇洪水为490 m~3/s,500年一遇洪水为830 m~3/s,为云镇水库设计提供依据,可供秦岭山区河道洪水分析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三沟水库为"三无"水库,坝址附近无洪水实测资料和历史调查洪水资料,大坝病险严重,为了做好水库除险加固工作,文章分析了水库概况和流域暴雨洪水特性,采用经验公式法、综合参数法、推理公式法和水文比拟法(参证站新庙水文站)四种方法对水库除险加固的设计洪水进行分析计算。经探讨,提出水库除险加固设计洪峰采用推理公式法计算成果,即20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洪峰流量为300 m~3/s,20年一遇洪水情况下洪峰流量为165 m~3/s,可供工程设计施工进行参借鉴。  相似文献   

3.
涝河属渭河右岸一级支流,涝峪口水文站建在涝河出峪口,该站已有1944年~2017年74年实测水文资料。通过整理涝峪口水文站实测洪水系列,对资料系列的可靠性、一致性和代表性进行审查,得出该水文站资料系列具有良好的代表性。根据涝峪口水文站74的年洪水资料,加入1898年调查洪水,按不连序系列进行频率计算,用矩法估算统计参数初始值,并经过P-Ⅲ型曲线目估适线,得出涝峪口水文站1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00 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790 m~3/s,3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640 m~3/s,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520 m~3/s,1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40 m~3/s。  相似文献   

4.
南沟门水库洛川县城应急供水工程位于洛川县西南方向交口河镇附近,水源地为南沟门水库,工程输水管线多次穿越仙姑河流域,该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洪水难以推求。采取推理公式法、综合参数法以及洪峰流量汇流面积相关法对仙姑河流域设计洪水进行计算。对计算成进行合理性分析,得出推理公式法计算成果较合理,即50年一遇洪峰流量835 m~3/s,20年一遇洪峰流量627 m~3/s,10年一遇洪峰流量461 m~3/s。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确保丹凤县资峪沟防洪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结合资峪沟流域基本情况及该流域暴雨洪水特性,采用《商洛地区实用水文手册》提供的推理公式法、汇水面积相关法、综合参数法及鱼岭水库计算成果比拟法对工程处的设计洪水进行分析计算。经比选,推理公式法求得的设计洪水值最为科学,并采用《陕西省中小河流域设计暴雨洪水图集》进行了验证,提出防洪工程店子村、何家店村段10年一遇洪峰流量分别为282 m~3/s、93 m~3/s,宽坪村段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06 m~3/s。供防洪工程建设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托克逊县博斯坦乡、托克逊县工业园区安全,对新干沟洪水和河道演变进行分析。结合新干沟基本概况,对新干沟洪水成因与特性进行探讨。通过洪水调查,以阿拉沟站为参证站,采用推理公式法、调蓄经验单位线法、洪峰流量模比系数地区综合频率曲线法等进行计算分析,提出在新干沟修建防洪工程设计标准,10年一遇洪峰为26.4 m3/s,50年一遇洪峰为53 m3/s,河势稳定。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皇甫镇防洪能力,规划在太家沟和蔺家湾段分别建设防洪工程,根据皇甫川堤防现状和存在问题,以皇甫水文站作为参证站,利用水文比拟法、推理公式法、经验公式法分别对两段工程处和支沟以及施工期的不同频率洪峰进行分析,提出太家沟段防洪工程和蔺家湾段防洪工程10年一遇洪水分别为4960 m3/s、5006 m3/s,其施工期主汛期10年一遇洪水也是该值,可为堤防工程设计和施工期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轮台县塔尔拉克乡防洪能力,拟在迪那河支流红桥河规划建设4.1 km的防洪工程,需对该防洪段进行洪水分析。以迪那河水管站、水文站为参证站,采用适线法,求出迪那河水文站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825 m~3/s。根据上游五一水库调洪情况,采用洪水衰减系数法,对洪水沿程衰减情况进行分析计算,提出塔尔拉克乡红桥河防洪段首端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57.03 m~3/s,供工程设计及建设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2010年汛期报汛资料,采用马斯京根法对廖家湾、李家渡水文站洪水进行还原分析,得到廖家湾水文站天然洪峰流量9 620 m3/s,李家渡水文站天然洪峰流量11 900 m3/s.按1952~2010年洪水系列加入历史调查洪水进行频率计算,对2010年洪峰流量的重现期进行分析研究,确认2010年廖家湾站天然洪峰流量的重现期80年一遇,李家渡站天然洪峰流量的重现期30年一遇,该成果可供有关部门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米脂县城防洪能力,需对米脂县城无定河大桥处的汇合洪水及上游水库调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无定河大桥处汇入的支流情况和暴雨洪水特性,以赵石窑、丁家沟水文站为参证站,对上游王圪堵水库调蓄对工程处的洪水影响情况进行分析,利用水文比拟法,求出无定河大桥防洪工程处50年一遇洪水为3500 m~3/s,可为工程建设和防洪调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1工程概况车尔臣河发源于新疆南部昆仑山北坡,是流向塔里木盆地的一条内陆河,且末水文站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5.42亿m~3。第二分水枢纽位于车尔臣河中游,199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该枢纽设计灌溉面积为10万亩,属Ⅲ等中型工程,设计洪水标准为20年一遇,相应流量为349 m~3/s,校核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相应流量为424 m~3/s。枢纽由泄洪闸、冲沙闸、引水闸等组成,其中:泄洪闸共5  相似文献   

12.
2017年7月,西江中下游高要水文站发生2008年以来最大洪水,洪峰流量为43500m~3/s,洪水流量量级接近20年一遇。对比以往高要水文站洪水水位流量逆绳套关系,本场洪水水位流量呈单一线性关系。该文从水位、流量测验合理性,关系曲线三项检验,洪水过程对比分析,阐述本场洪水水位流量单一线性关系的合理性,为西江洪水预报与防汛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结合夏河县"8.22"暴雨洪水资料,采用成因分析法、洪水过程线法、水面比降法,分析此次暴雨洪水成因及特性,结果表明:暴雨呈现降水集中、强度大、突发性强的特点,暴雨中心区1小时降水量占日降水量的77.9%;洪水呈现来势迅猛、暴涨暴落、洪峰持续时间短、洪峰流量大的特性;大夏河夏河水文站最大流量181 m~3/s,为100年一遇洪水。  相似文献   

14.
根据襄汾县豁都峪某段治理工程实际情况,在收集流域相关水文资源的基础上,对河道设计洪水参数进行分析。采用推理公式法、水文模型法分别计算设计洪水参数,经合理性分析,与前期实施工程报告相比设计洪水参数误差较小,不足1%,设计洪水成果较为合理,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312 m3/s,5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16 m3/s。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洪水参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确保迪那河支流红桥河防洪工程顺利建设,通过分析迪那河水文站工程区基本概况,对洪水"三性"和洪水的水库调节及沿程损失进行探讨,提出迪那河水文站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时设计洪水流量为825 m3/s,推算红桥河防洪段首的洪峰流量为357 m3/s,可供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6.
孤山川为季节性河流,除县城设有部分堤防外,总体无设防,为提高府谷县城防洪能力,根据孤山川防洪现状及流域暴雨洪水特性,以控制站高石崖水文站为研究对象,采用估线法及汇合时间反推,对干支流洪水遭遇结果进行探讨,提出孤山川府谷县城段干支流汇合口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6470 m~3/s,水位815.52 m,可供工程建设及防洪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保佳县黄河谭家坪村防洪工程顺利进行,需对此段黄河洪水及冲刷情况进行探讨。文章分析了项目区基本概况,对工程所在地的河势、防洪现状、洪水特性进行了探讨。利用频率分析法、适线法对参证站吴堡水文站的洪水资料进行分析,提出选用吴堡站设计洪水成果作为工程区堤防设计洪水成果,即3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2200 m~3/s,并对工程区河道冲刷进行分析,提出堤防基础应全部放在新鲜的基岩面上并嵌入基岩1 m深度,可为工程建设和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充分利用柴达木盆地西部流域区水资源量,满足若羌县调水工程需求,分别采用实测资料长短系统订正法、多年平均径流合理性分析法和洪峰流量模比系数地区综合频率曲线法、面积比指数法对无水文资料的萨尔布腊阿苏河托格勒萨依引水枢纽处的年径流量和设计洪水进行计算。通过分析计算可知:托格勒萨依引水枢纽处多年平均流量为0.556×108 m3,20年一遇洪水为173 m3/s、50年一遇洪水为234 m3/s,可供引水工程建设和确定调水量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刘松 《治淮》2001,(3):6-8
淮河入海水道工程是扩大淮河洪水出路,提高洪泽湖防洪标准,确保下游地区2000万人口、3000万亩耕地安全的战略性骨干工程。干河西起洪泽湖二河闸,沿灌溉总渠北侧向东,至扁担港注入黄海,全长163.5km。工程远景按洪泽湖300年一遇洪水设计,行洪7000m~3/s;近期工程100年一遇设计,行洪2270m~3/s,挖泓筑堤,结合渠北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  相似文献   

20.
2017年8月3~4日,受第10号台风"海棠"减弱低压和副热带高压的共同影响,大连地区上游普降大到暴雨,暴雨主要发生在英那河流域和碧流河流域,英那河冰峪沟水文站洪峰流量达2270m~3/s,经计算其重现期超过100年一遇洪水标准,为特大洪水。通过该次洪水调查计算,并与2012年8月4日洪水进行了比较,洪量较接近,本次洪水径流系数小于前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