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军胜 《试采技术》2001,22(4):30-32
近几年来,中国石化集团新星公司某采油队依靠科技创新,加强成本管理,大力开展降本增效工作,不但使油田长期保持稳产,而且采油成本 大幅度下降。通过该队成本管理模式的论述,为采油队如何加强成本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可供同类小油田采油队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系统研究美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现状和页岩油公司经营情况的基础上,从勘探开发流程的角度,将美国页岩油成本分解为矿权购置、钻井、完井、基础设施和运营5个部分,分析了各类成本的构成和总体情况,以美国威利斯顿盆地巴肯页岩区为例对页岩油勘探开发成本做了估算,认为其目前的页岩油勘探开发成本在50美元/bbl左右。对中国陆相页岩油资源认识和勘探开发进展做了系统梳理,在中国与美国主要页岩油区地质条件对比的基础上,对中国建成百万吨页岩油年产量的投资和成本做了大致估算。结果表明,中国页岩油资源较丰富,是常规资源的重要接替,目前虽已突破页岩油出油关,但成本较高,尚未实现商业生产。不过,美国的发展经验表明,高成本是页岩油发展初期的必然阶段,中国页岩油行业未来仍有借助技术和管理创新大幅降本增效的空间,页岩油勘探开发也将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低油价时期,油服公司可调整的策略与油公司相比相对有限,数字化是其建立优势的主要突破口。GE和贝克休斯牵手不足4个月,要分手了。当初,GE和贝克休斯的合并让业内备受期待。业内纷纷预测,GE将在设备制造、数字技术方面的优势和贝克休斯在钻井评价和完井生产等服务领域的专长相结合,将为客户打造全新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平台,从而引起油服行业格局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国际油价持续低迷的背景下,油服公司如何提高经营效率,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DEA模型及Malmquist指数,对我国24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油服公司2011—2015年的经营效率分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测评。指出我国油服行业在经营管理及制度建设上仍不够完善;国有油服公司的平均综合效率、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高于民营油服公司;2011—2015年我国大部分上市油服公司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低油价下,适当进行公司资产重组有利于油服公司提高经营效率。因此应不断完善油气行业运行与监管机制;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期,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扩大经营规模;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进技术创新;重视资本市场的作用;加强对经营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和各生产环节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5.
在油价持续低位震荡时期,石油行业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通过石油工程技术创新来实现降本增效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各国际石油公司大力推进技术创新管理转型,科技创新和技术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动向,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在分析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的行业背景的基础上,研究了国外石油工程技术创新特点,认为技术创新战略由项目驱动和战略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跨界合作成为一种新业态,技术服务模式更加重视一体化,技术创新活动更加重视降本增效的实用技术。结合我国油气勘探开发现状及挑战,指出了智能化钻井完井技术、一趟钻钻井技术、高温高压钻井完井技术、复杂井型钻井完井技术、精细化储层改造技术和系统集成解决方案等技术发展方向;并认为,围绕这些技术发展方向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尽快形成适用于我国的石油工程降本增效技术系列,对于我国油气资源的有效动用和经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研究选取大型国际油公司、国家油公司和独立油公司3类40家具有代表性的油公司,采用对标方法分析低油价以来不同油公司的勘探特点和勘探策略,结果表明2017年油公司勘探投资呈现两种趋势,勘探活动开始缓慢恢复,勘探新发现呈现"一核两翼"态势。3类油公司因其资金、资源和技术优势不同,在勘探策略、资产配置和国际合作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国际油公司具有资金和技术优势,业务全球布局、资产多元储备,是全球前沿领域的开拓者和主力军;国家油公司具有资源优势,业务布局一般在本土,勘探策略趋于保守,国际业务拓展有限;独立油公司具有特色技术优势,重点布局和聚焦优势领域。以Total公司为例剖析了典型油公司勘探策略,该公司注重勘探资产获取,资产处置策略灵活,始终保持储量替代率大于1;差异化联盟策略确保勘探成效;勘探发现主要来自深水领域,成效显著,2017年SEC口径桶油发现成本为4美元/bbl;不同成熟度资产配置合理,可持续发展态势稳健;保持稳定勘探投资,稳步发展成熟探区,聚焦前沿勘探领域。建议中国油公司加强对市场形势的跟踪,及时调整勘探策略,适度加大勘探投资,重视合作伙伴选取和勘探风险分摊,建立灵活的资产进出机制。  相似文献   

7.
2018年国际物探传统巨头纷纷宣布退出地震数据采集业务,主要原因是地震数据采集已成为重资产、高投入、高风险、低回报率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油公司低成本发展,压缩地震数据采集业务投资;物探服务公司巨额科技投入未获资金形式回报,采集业务长期严重亏损,无力继续融资,从而失去信心;中资公司强势崛起使市场竞争更为激烈。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和装备作为公司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体现,不断向提高资料品质、降低勘探风险、缩短勘探周期趋势发展,低成本、高精度、智能化成为物探行业创新方向,采集服务公司和装备制造公司的密切结合将促成行业发展新格局。对此,我国物探服务公司要制定适合行业发展和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发挥中资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把握技术发展方向,抓住机遇成长壮大。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及我国油公司的国际化,作为施工单位的钻井行业进入国际市场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已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本对国际钻井工作量、国际评标原则、国际钻井承包方式、国际投票管理程序及国际钻井市场对钻机类型需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根据当前国际钻井市场的潜力和发展方向,就如何开拓国际钻井市场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供讨论。  相似文献   

9.
"失误成本"管理在西部钻探国际钻井公司海内外市场全面推广后,堵塞了管理漏洞、降低了成本。2012年,西部钻探国际钻井公司失误成本比上年下降63%,非生产时间下降6%。2012年的一天,位于玉门的柳14井突然发生卡钻事故,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经西部钻探国际钻井公司失误成本管理委员会裁定,参与作业的工程技术部门和泥浆公司各承担40%损失,钻井队承担20%,成本随后计入各家成本费用考核,继而影响效益工资。"失误成本"管理,是西部钻探国际钻井公司的独创。该公司在海内外市场  相似文献   

10.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中,后勤物流服务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设备、材料的转运都需要依靠周转工具。因此,周转工具的管理和调度也不可或缺。随着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油公司成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对物流服务的精细化水平要求增高,降本增效与粗放管理模式的矛盾日趋激化。周转工具的管理和调度优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途径。合理保管保养周转工具、规整和调度周转工具,提升公司专业化技术服务能力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1.
2020年,全球油气行业陷入了史上最艰难的发展困境,国际油公司纷纷减产保命,国际大油公司连续6年油气产量增长的态势宣告终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油企增储上产成绩喜人。  相似文献   

12.
自2014年下半年油价大幅下跌以来,全球油公司纷纷缩减上游支出。随着油价回升,上游支出将逐步复苏,而上游支出复苏的节奏和趋势,一定程度上是全球石油供需变化和价格波动的基础,也是影响油公司生产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IHS、BP、EIA等机构研究认为,油价低谷已经过去,2017年将会继续缓慢波动回升,石油行业整体进入"谨慎乐观"时期。低油价以来各油公司降本增效措施已取得明显进展,经营支出水平持续下降,美国非常规油气开发成本降低近30%,海上项目作业周期大幅缩短。国际油公司成本降低大多是可以持续的,随着油价企稳,未来几年全球上游支出会平稳回升。短期看,北美非常规油气支出会快速反弹,中长期的增长重点则是深水、致密油和液态天然气等领域,但海上项目支出仍会继续下滑1~2年。  相似文献   

13.
“十三五”以来,在“生产型驱动”模式下,冀东油田公司钻井成本基本呈持续上涨趋势,2020年较2016年上涨10%,效益勘探开发面临严峻挑战。在此形势下,精益化管理成为冀东油田公司降低成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首先阐述了2021年以来,冀东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工程事业部以“生产上精耕细作、经营上精打细算、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管理理念探索钻井工程项目精益化管理之路,激发了内生新活力,推动了降本增效,钻井成本较2020年下降13%。然后提出了进一步推进精益化管理的建议,即管理上向基于油藏“整体最优”转变,生产上向“数字化转型”转变,经营上向“经营型驱动”转变和技术上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剩余可采储量、油气年产量、总资产、剩余储采比、发现成本、人均利润率、资产负债率、资产利润率和科技投入度等九项指标,利用专家调查法和多元线性综合判别函数方法计算了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与国际大石油公司上游企业竞争力指数,发现国内外大石油公司按上游竞争力可分为三类,其中:Exxon/Mobil、BPAmoco和Shell等三大石油公司属于第一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上游竞争力较好,属于第二类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上游行业综合竞争力位居第三类,差距较大。提高国内三大石油公司上游竞争力的对策是: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种资金,加大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力度,不断持续重组,优化我国上游行业结构,提高企业规模,突出核心业务。  相似文献   

15.
国际原油价格暴跌,世界重回低油价时代,给世界石油工业带来沉重打击,工程技术服务业步入"寒冬"。2015年全球油气勘探开发投资大幅减少,与上一年相比下降25%以上,导致工程技术服务业资本支出骤降,工作量锐减,作业装备大量闲置,人员过剩。石油公司经营遭遇严峻挑战,收入与利润大幅减少,甚至严重亏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具体分析对比了国际五大陆上钻井承包商、五大海上钻井承包商、四大油田服务公司在2015年前三季度的经营收入、净利润数据。面对低油价的冲击,业内公司积极采取对策,致力于推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降本增效,通过公司并购,巩固市场地位,"化危为机"。可以预见,在本轮低油价时期将出现一批显著降本增效的新技术或颠覆性技术。  相似文献   

16.
根据美国二叠盆地、威利斯顿盆地Bakken区带、墨西哥湾盆地Eagle Ford区带等重点页岩油区的地质特征、储量、产量、钻井和开发技术进展,分析了美国页岩油的发展趋势,并总结经验启示,以期为中国页岩油的发展提供借鉴。分析表明,二叠盆地是美国页岩油储量和产量最高的地区,主要产区为Spraberry和Wolfcamp区带,未来也将处于愈加重要的地位。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美国三大主力产区油气钻机数量和页岩油产量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超低油价驱动油公司采取新一轮技术革新和降本措施提高单井产量。借鉴美国页岩油勘探开发的经验,中国页岩油应优先选择成熟度较高的轻质油和凝析油展开部署,并跟踪学习美国凝析油藏的开发技术;甜点分级评价是美国页岩油高效开发的基础,在低油价下作用尤为明显;中国页岩油要实现高效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技术进步是页岩油降本增效的核心,因此在勘探开发初期就要重视技术攻关。建议对中国页岩油勘探开发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管理模式,探索出页岩油高效开发、迅速降本增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国外石油公司科技创新管理体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大石油公司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视内部技术开发与生产应用之间的紧密结合;二是注重合作开发与联合研究,包括油公司与专业技术服务公司之间的技术联盟,油公司与外部研究机构的合作(采取自立研究机构的研究方式、与公共科研机构合作的研究方式、与客户联合的研究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复苏的油服     
<正>2018年,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较快增长推动油服行业复苏。今年,国内油服行业将进一步复苏。2018年,国内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较快增长推动油服行业复苏,油服公司经营业绩普遍增长。相较于国际油服公司,国内油服公司仍存在数字化服务能力较弱、一体化服务模式不完善等问题。2019年,国内油服行业将进一步复苏,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数字化技术将成为油服行业发展新蓝海。  相似文献   

19.
科技管理是油公司竞争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油公司的科技管理体系大体有分层次独立管理型、总部集中管理型和混合型3种主要类型,其中前两种分别对应于立体网络的科技管理体系和线条式的管理体系。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龙分别是这两种管理体系的典型代表。研究表明,这两种科技管理体系各有其利弊,只要根据公司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科技管理体系就能确保公司的技术发展,为业务发展提供更稳定的支撑。我国石油公司在对标国外公司科技管理体系时应注意从实际出发,结合国情,创新自己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正>受益于国内经济增长和油公司近海资本开支的不断增加,中海油服上半年取得骄人业绩。这也显示了公司业务量的有效增长和出色的成本管理,为今后迎接更多挑战打下了良好基础。曾经有人这样形容石油企业与油服企业:"在猛涨的油价面前,对于消费者而言,石油公司是食肉动物,但是面对跨国油服巨头,很多跨国石油公司都变成了食草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