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殷春莲 《中外电器》2011,(18):82-83
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有这样的感受,上课时学生总会在下面叽叽喳喳,交头接耳,有些学生是在讨论问题,而有些学生则是在混水摸鱼说些无关课堂内容的话。课堂是教育教学最关键的一环,对于这样的课堂现象,我们该如何掌控?应该怎样认识信息技术新课程的课堂现象,用什么方法维持课堂纪律?  相似文献   

2.
李江华 《中外电器》2012,(5):116-117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媒介,教师在教学手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同时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这一媒介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高新成 《中外电器》2011,(15):101-10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从而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而如何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积极性,是教师最迫切、最棘手的问题。能不能利用这一理论,在课堂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4.
袁峥 《中外电器》2011,(6):50-51
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强调以阅读获取信息,以操练学习语言,以运用体验交流,而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现代信息技术当仁不让地成为了语篇教学的活化剂,教师利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创设语音情境、展现感性材料,通过灵动的语言输入有效激活学生的语言输出。  相似文献   

5.
教学的场域是课堂,课堂教学过程充斥着语言,课堂话语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载体,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媒介。整个教学过程大多是通过语言进行的,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和意义,语言是教学的工具、纽带和桥梁。教师话语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学生的课堂参与,教师良好的课堂话语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话语参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6.
余桂芳 《中外电器》2011,(13):82-83
交际性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都强调进行课堂互动教学。相关研究表明,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对促进学生知识建构是非常重要的。交互式电子白板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展示、自由交流的平台,创新了教学模式和方法,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应答反馈系统因其能即时反馈与评价,构建互动教学环境而受到推广。  相似文献   

7.
钟大治 《中外电器》2012,(7):71-71,91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却常常听到有信息技术教师抱怨信息技术课难上,如课堂喧闹、计算机故障多、自带U盘玩游戏、课堂任务不去做等……总之,教师无法有效控制课堂来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学生、教师及环境三个方面,对信息技术的课堂管理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徐联明 《中外电器》2012,(7):132-133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环境(机房软硬件管理、学生用户管理)和教学资源(学习资源、教学资源)是影响信息技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目前,传统机房通常采用工作组网络模式,在电子教室加硬盘保护卡环境下开展教学,因为开放学生机的权限容易导致机器出现各种问题,既干扰教学,也增加教师额外的工作量,所以机房采用了硬盘保护还原模式,即无论学生怎样修改、  相似文献   

9.
王美玲 《中外电器》2011,(21):32-33
课堂是教师教学活动的大舞台,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一个温馨和谐而又富有效率和人文气息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多种能力的共同作用。信息技术学科因为自身特点及特殊的教学环境,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因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技能的缺失而影响课堂效果的现象。综观课堂教学技能,我认为提高其中的“实”与“高”的两大能力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付石保 《中外电器》2013,(12):124-125
小学信息技术课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还要在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因为在学科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是新时期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要内涵。本文提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团队精神、理想信念、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网络道德和情操的优势,道德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要充分利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进行道德渗透。  相似文献   

11.
在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多种困扰教师的因素:一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体系,与其他基础性学科教材的编写体系大相径庭,其知识点以网状呈现,学习可以从任一知识点切入;而其他学科的知识体系大都以线性呈现,教学从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二是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各种版本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教材在文字上要求简洁,许多生动有趣的细节无法呈现在教材上,导致教材可读性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2.
胡丽霞 《中外电器》2014,(22):169-169
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一个学生的影响非常深远,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小学教育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育是较为重要的教育环节,而许多学校的教学方式仍然存在问题,导致学校课堂的教学水平很难得到的进一步提高。本文分析了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现状,并论述了影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以及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李玲 《中外电器》2014,(22):154-154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手段各式各样,但大部分的评价仅仅是在信息技术课堂之上,而对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整体评价还是有不足之处。网络架构之下的便捷平台,能在很短时段内,让学生供应自评和互评反馈得来的信息,同时获取这一反馈结果。本文将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分析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生评价存在的问题,解析了拟定的评价流程,并完善接续的实施细节。  相似文献   

14.
赵琦 《电器评介》2014,(6):205-207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人“成人”,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的“人,诗意地栖居”是每个教育者的理想。人们把教育与智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呼吁教育要“超越知识,走向智慧”,而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转识成智”是必由之路。本文重点阐述了什么是教育智慧、什么是智慧型的教师、智慧型教师的品质、如何做一个智慧型的信息技术教师、哪些常用技能是智慧型的信息技术教师必备的,关键介绍了软件方面的常用技能,因为它是我们身边最容易学习和利用的数字化工具。当然,做一个智慧型的信息技术教师还要学会多媒体设计与开发、编程与机器人教学、虚拟化云机房与数据库管理、通信与网络安全等技能并会灵活应用,掌握这些技能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思路或手段,让我们感受到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的方便,从而树立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展“智慧课堂”教学的意识,立志使自己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智慧型的信息技术教师,并带动身边的人走向智慧。  相似文献   

15.
王进 《中外电器》2014,(4):173-173
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领域,教师关注较多的是学科内容的传授和教学,由于学生学时以及考查方法的影响,学生的品德情操教育往往不能够非常好地融合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之中。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学习行为、作业内容、学习态度等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加以有目的的整合和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信息道德。本文结合工作实践,集中总结了笔者的一些德育教学心得,谨供大家参阅批评。  相似文献   

16.
宋海漫 《中外电器》2008,(11):59-59
本节课充分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方法,通过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发展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合不同层级学生学习的材料让不同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有成就感。教学评价方面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实现了评价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作为教师,注重过程评价,完善评价体系,实行“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中体现激励功能,让学生成为各类评价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合作者,将学生自评、互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等各种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激励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成功和进步,将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8.
耿丽  朱彩兰 《中外电器》2012,(10):46-47
传统以单向传递知识为主的“记忆型教学”导致学生“被决定”,无法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高级思维,无法进行创新实践。这种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信息技术课程自身的发展、教师建设及其观念的发展等方面来分析阐释。因此,信息技术教师要挑战“舒适地带”,构建新型教学文化,让信息技术课堂真正成为思维的乐园。  相似文献   

19.
语言不是蜜,却可粘住一切东西。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最重要的教学工具,也是师生课堂交流和进行思维及传授知识的手段。如果教师具有良好的语言艺术,能使课堂情趣盎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必将促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不同的专业,其语言艺术也有所不同,针对计算机课程独有的特色: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方面,深入探讨计算机教育的课堂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与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相比,信息技术课堂管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对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忽视,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也很难得到充分体现。其实,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实施的手段和保障。课堂管理主要是对课堂中诸因素进行有效地调控,采取适宜的方式与策略,以学生的自我控制并最终促进课堂教学顺利实施为目标的过程。然而,信息技术课课堂管理又有其特殊,信息技术教学拥有高尖的硬件设备、拥有丰富的网络世界,加之很强的操作性、实践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