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减少燃料油硫含量是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量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柴油硫含量已经降低到50μg/g以下。随着柴油硫含量的降低,其润滑性也变差。低硫柴油增大了发动机磨损,甚至使发动机发生失效。分析了解决低硫柴油润滑性的途径,重点介绍了利用三种类型添加剂对柴油润滑性影响的实验过程和分析结果,指出加入添加剂是提高柴油润滑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提高低硫柴油润滑性能的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减少燃料油硫含量是降低尾气污染物排放量保护环境的重要措施,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柴油硫含量已经降低到50μg/g以下。随着柴油含量的降低,其润滑性也变差。低硫柴油增大了发动机磨损,甚至使发动机机发生失效。分析了解决低硫柴油润滑性的途径,重点介绍了利用三种类型添加剂对柴油润滑性影响的实验过程和分析结果,指出加入添加剂是提高柴油润滑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频往复试验法(SH/T 0765#-2005)对不同来源的市售成品柴油的润滑性进行评价,比较储存前后润滑性的变化。考察了硫含量、多环芳烃含量、酸度和碱性氮化物类型对柴油储存前后润滑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柴油储存前后润滑性变化情况不同,凝点低的柴油储存后润滑性变差的几率较大;低硫含量、低芳烃含量的柴油储存前后润滑性差异较大;储存后柴油的酸度增大、缺氢数小的碱性氮化物含量增多是导致柴油润滑性变好的原因;脱除胶质后的柴油润滑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随着环保法的日趋严格,柴油中硫含量不断降低,柴油的润滑性能变差。评价柴油润滑性能的方法和发展高效抗磨剂变得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柴油润滑性能的影响因素、评价方法的发展现状以及柴油抗磨剂的研究进展,并对市售车用柴油的重要性能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考虑清洁柴油升级,硫和芳烃等组分的减少,柴油的润滑性也有所降低的情况,分析了不同典型工艺生产的13个柴油组分样品的润滑性与硫含量、芳烃含量等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含添加剂的情况下,硫含量较高的柴油表现出较好的润滑性;多环芳烃、苊烯、苊类、萘等组分以及密度与柴油组分的润滑性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而与茚类、四氢萘、烷基苯、单环芳烃等基本无关。  相似文献   

6.
泰国决定从1999年1月1日起将柴油硫含量从0.25%降为0.05%。由泰国石油权威部门指导的研究证实,发动机磨痕直径小于460μm的低硫柴油不会发生磨损问题,但某些低硫柴油可能需添加润滑性添加剂。降低柴油硫含量,将使柴油加工费用增加1.0~1.50美元/桶。  相似文献   

7.
文中通过测定不同工艺生产的柴油的润滑性和烃类组成,分析了烃类组成、添加剂、硫含量与润滑性的关系,以及各馏出口、精制半成品柴油的润滑性分布状况,为生产高润滑性的柴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大型运输机、挖掘机等重型柴油车的出现,还有对空气质量指标的限制,对汽车尾气排放指标更加苛刻,要求柴油中的硫含量越少越好,但随着柴油中的硫含量的减少,柴油的润滑性能变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在柴油中加入润滑性添加剂,来提高柴油的润滑性能。为了配合兰州润滑油研究开发中心柴油及柴油润滑性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在磨损四球机上用L9(3^4)正交方案考察并确定了试验条件。该试验方法的特点是试验周期短,费用低,对不同质量级别的柴油及柴油润滑性添加剂具有较好的区分性和重复性,对研发中心进行柴油及柴油润滑性添加剂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柴油及组分的润滑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12个柴油样品的润滑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润滑性普遍较差,WS1.4≥460μm,且润滑性与硫含量、总芳烃含量、粘度等性质没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色谱柱分离等方式解析润滑组分,表明柴油润滑性关键组分是酸性杂环化合物;润滑性好的柴油,其酸度也较大;含氮极性化合物是良好的吸附润滑组分.  相似文献   

10.
前言 柴油燃料中含有较多的硫,高温燃烧时形成硫的氧化物,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还会损坏发动机部件,同时硫还会使催化转化器中的催化剂中毒。柴油低硫化是目前柴油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然而,在柴油生产中深度脱硫虽然减少了硫含量,但同时也除去了一些具有天然润滑性的极性化合物,使利用柴油本身进行润滑的润滑性降低,这一问题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用SRV试验机评价了汽油,汽油机油和航空液压油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汽油对柴油的润滑性影响不大,汽油机油可以明显改善柴油的润滑性,而航空液压油会降低柴油的润滑性。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低硫柴油中加入的流动改进剂、十六烷值改进剂、柴油清净剂、润滑性改进剂等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十六烷值改进剂会降低润滑性改进剂的添加效果,清净剂对柴油润滑性改进剂具有协同作用,流动性改进剂对柴油的润滑性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减少柴油燃烧生成的SOx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近年来美、目及西北欧诸国相继提出并陆续实施了柴油低硫化,即规定柴油流含量降至0.历%以下。加氢处理减少了柴油的硫含量,从而减少了排放气体中的SO。含量,保护了环境;但是,柴油中润滑性和抗氧化安定性优良的某些低分子量含硫化合物(如甲基苯并嗲吩等)也被除去,使低硫柴油在使用中出现了如下新问题。(l)与目前使用的硫含量0.l%-O3%的柴油相比,低硫柴油摩擦系数增加,润滑性能下降,导致燃料喷射泵的摩耗增加;其滑动部位发生胶粘,造成发动机旋转不良,甚至停转。(2)低硫…  相似文献   

14.
对常用脂肪酸类和脂肪酸酯类柴油润滑性改进剂的使用性能进行了考察,并对进口与国产润滑性改进剂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脂肪酸还是脂肪酸酯润滑性改进剂用柴油稀释后的添加效果好于原剂,润滑性改性剂与基础柴油体积比为1∶1时,其磨痕直径比直接添加原剂下降12~16μm;润滑性改性剂与基础柴油体积比为1∶2时,其磨痕直径比直接添加原剂下降18~39μm。水的存在会降低润滑性改进剂的使用效果,使用脂肪酸酯类润滑性改进剂时,控制柴油中含水量(质量分数)不大于0.02%,否则出现浑浊现象。脂肪酸类和脂肪酸酯类润滑性改进剂与硝酸酯类十六烷值改进剂和防静电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  相似文献   

15.
用高频往复试验机考察了汽油、喷气燃料、大豆油和生物柴油对柴油润滑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汽油对柴油的润滑性影响不大,喷气燃料会使柴油的润滑性下降,而大豆油和生物柴油会明显改善柴油的润滑性。  相似文献   

16.
提高柴油润滑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影响柴油润滑性的组分,阐述了柴油润滑性差的原因和油泵磨损的机理以及提高柴油润滑性的方法。柴油中含氧、含酸极性杂环化合物是保证柴油润滑性能的关键组分,酯类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抗磨润滑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满足环保的要求,必须使用高清洁度的低硫柴油。但低硫柴油的润滑性差.会导致柴油发动机喷射系统过度磨损,柴油的润滑性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介绍了几种评价柴油润滑性能的方法,并建议建立适合我国的柴油润滑性能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车用柴油润滑性机理、润滑性改进剂作用机理及种类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不同类型润滑性改进剂的技术优势与弊端,指出未来国V车用柴油润滑性改进剂的发展趋势是开发低成本环保型酯类润滑性改进剂及生物柴油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京标V0#车用柴油润滑性能波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柴油馏程、密度偏低、柴油含水以及抗磨剂疑似变质,是其润滑性能波动的主要原因。指出物质组成是决定柴油润滑性能的内因,抗磨剂只起辅助作用。酸性抗磨剂过量使用,不但不能有效改善车用柴油润滑性,反而引发车用柴油酸度超标。  相似文献   

20.
所有柴油喷油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都把柴油作为一种润滑剂。过度摩擦引起的磨损会缩短柴油机喷油泵和喷油器等发动机部件的寿命,柴油润滑性差是原因之一。利用从事柴油润滑性检测工作的经验积累,对影响柴油润滑性检测结果的诸多因素进行探讨。通过改进试验条件,提高柴油润滑性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