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继 《模具制造》2024,(3):133-135
旨在探究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应用,针对工业中常见的旋转机械故障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旋转机械故障的特点、常见类型。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介绍了振动分析技术在水泵叶片和航空发动机等旋转机械中的应用案例。本研究的成果对工业生产中旋转机械的维护和故障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企业设计资源的共享与重用及系统对产品开发支持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产品设计数学模型及具有组合重构产品结构和扩展结构的机械产品设计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数学模型建立了产品设计与产品特征的关联关系,为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机械产品设计模型在产品开发中可保持装配件和零部件之间的物理关系、保持整个产品基类结构的物理关系,增强系统的设计扩展能力,可较好地解决系统对产品开发支持能力不足及设计实例模型重用和设计资源共享的问题.最后以某风机为例简要说明了机械产品设计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现代机械产品的智能优化设计法.该方法以智能机电液一体化机器为研究对象,以智能控制理论和方法为理论基础,可在设计过程中实现对现代机械产品的工作参数、工作过程、工作状态以及故障诊断等方面进行智能优化.通过对现代机械产品设计特点的具体分析,建立了智能优化设计法的理论结构体系,包括智能优化设计法的含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和特点等内容.该体系结构的建立可促进智能优化方法的应用和发展,为现代机械产品的智能优化设计注入新的内容和活力.  相似文献   

4.
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信号处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旋转机械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技术也倍受重视,从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到现代的信号处理方法,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综述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和现代信号处理方法,分析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和现代信号处理方法的实际应用,并展望了未来旋转机械故障诊断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用模拟退火算法建立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以幅值谱中七个频段上的幅值为网络的输入模式,对旋转机械常见的几种故障进行分类训练,并应用于待识别故障样本的识别计算,证明该方法在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Internet的旋转机械在线振动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在线监测旋转机械的振动状态,能及时发现旋转机械的振动异常,并产生报警。同时系统还可处理和保存旋转机械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提供对旋转机械的振动数据和工艺量数据等的在线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7.
社会的发展,经济改善,健康理念的更新,都使得医疗器械将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同时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也将重点之一放在了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创新上.本文剖析了医疗器械产品的发展背景,分析影响医疗器械产品设计的四大因素及产品特征;继而从"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方法的角度剖析医疗器械产品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因素,并从色彩设计、造型线设计、人机工程尺寸设定以及医院整体形象识别四个方面阐述产品设计的细节设计.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大型旋转机械检测系统的机械系统和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提出了一种对于大型旋转机械状态监测系统的高速数据采集实用的解决方案。通过采用研华的PCL818-HD,本试验台实现了预期的数据采集目标,并讨论了采用更高的数据采集卡PCI1714实现更高速的数据采集方案。  相似文献   

9.
基于设备组态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胡方霞  蓝浩 《机床与液压》2008,36(6):170-173
根据旋转机械设备种类的多样性及专家系统诊断对象范围窄的特点,研究了基于设备组态的多征兆模糊产生式规则的诊断知识表示和以关系数据库为基础的知识库的建立与维护机制,开发了基于设备组态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系统在满足知识表示和推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要求下,具有构造简单、推理效率高等优点,有效地提高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0.
传统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用单通道信号进行诊断,信息量不完整,容易导致误诊;而矢谱融合了多通道的信息,反映的信息更全面.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是一种单值分类方法,该方法有望解决机械故障诊断中缺少故障样本的问题.基于此,提出矢谱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故障诊断方法,用矢谱作为特征向量,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方法为分类器,并应用到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中.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虚拟动平衡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动平衡测试技术是随着旋转机械的制造和使用而提出来的.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进行动平衡测试已经成为可能.文章基于"虚拟仪器"设计思想而开发的虚拟动平衡测试仪将信号采集、数据处理、结果显示等众多功能及于一身,而且提高了测试精度和降低了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12.
针对石化装置旋转机械故障特征之间呈现模糊性和耦合性导致故障类型识别难的问题,提出基于高价值小样本的石化装置旋转机械故障诊断NN模型.依据故障特征拟合情况,提取高价值小样本故障特征;运用高价值小样本故障特征建立高效的NN模型,利用梯度搜索技术,使网络的实际输出值和期望输出值的误差最小,达到最佳分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高价值小样本故障特征的训练数据与测试数据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故障类型识别的准确率达到98.3%.该方法应用于石化大机组旋转机械表明方法简单有效,高价值小样本特征提取准确,故障识别能力强,可为石化大机组及其他大型设备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3.
根据旋转机械的基本特征,建立了旋转机械结构噪声分析的简化模型,基于该模型利用解析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结构噪声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分析发现,转子与机体的连接刚度是机体结构声的最敏感数,同时各参数对结构噪声的影响具有互补性,为研究降低旋转机械结构噪声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模具工业》2016,(2):50-52
根据冰箱抽屉面板圆弧形内凹倒扣的特点,阐述了机械驱动式注射模旋转抽芯机构的工作过程,对机构设计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提供了参考的经验数据。经生产验证,模具运行可靠,生产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旋转机械结构越来越复杂,旋转机械需要承受着长时间的工作,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增大及故障出现形式趋向于复杂化。因此,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作者分析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法,分析有量纲指标和量纲一指标在其上的运用。展望旋转机械故障诊断的研究方向和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CBR的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旋转机械故障诊断技术的特点,文章在综合比较多种知识推理技术的基础上,决定采用基于分阶段近邻检索算法的基于案例推理技术(CBR),同时运用Access数据库构建案例库存储结构,并结合VC++编程环境,构建了旋转机械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最后通过旋转机械故障诊断实验台,对专家系统诊断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诊断准确度高,诊断速度快,易维护等特点,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案例知识,有效地协助技术人员解决设备故障,提高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7.
将粗铜粉和石墨粉按不同配比混合后进行机械合金化,并对机械合金化粉末的物相、合金化特征、晶粒尺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球磨过程中,随球磨时间延长有越来越多的C原子溶入Cu的晶格,点阵常数随球磨时间和粉末中石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球磨24h时达到最大值,继续球磨,点阵常数略有降低。机械合金化可以使晶粒细化并产生大量孪晶位错和纳米晶界面,有利于原子扩散形成过饱和固溶体和非晶,C/Cu复合粉末球磨30h后晶粒尺寸可达到22nm。  相似文献   

18.
产品快速设计系统通用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适应性设计和变型设计的特点,在总结归纳所研制的产品快速设计系统基础上,开发了知识驱动的产品快速设计系统通用平台,使产品设计人员在通用平台的导引下快速开发相关产品的快速设计系统,减低了产品快速设计系统开发的难度,使开发人员更关注于产品设计本身的设计知识.最后介绍了通用平台的组成及实施的关键技术,并将该平台在BL系列的车床设计中进行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有公差尺寸的编程计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制线切割加工程序时 ,遇到有公差尺寸的图纸 ,一般采用中差尺寸。其计算方法为 :中差尺寸 =基本尺寸 + 上偏差 +下偏差2例 1:槽口为 32 +0 .0 4 +0 .0 2 mm的中差尺寸为  32 + 0 .0 4 + 0 .0 22 =32 .0 3(mm)例 2 :半径为 15   0- 0 .0 2 mm的中差尺寸为  15 + 0 + (- 0 .0 2 )2 =14 .99(mm)例 3:直径为 2 4 .5   0- 0 .0 2 4 mm的中差尺寸为  2 4 .5 + 0 + (- 0 .0 2 4 )2 =2 4 .4 88(mm)但这种计算方法有一定的片面性 ,按此编制的程序只能适用于产品或零部件 ,不宜用于模具制造。因为模具使用一段时间后 ,其尺寸会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一种紧凑式液压机械臂腕部旋转直线作动器,对比了国内现有的液压机械臂腕部的形式及结构,描述了其特有的结构、技术参数和工作原理.研究的液压机械臂腕部旋转直线作动器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能量转换效率高和腕部位置闭环控制等优点,为精确控制液压机械臂的姿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