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NGN(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是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从不同角度讨论了NGN接入层的实现:不同的服务对象、不同的硬件建设、不同的演进方式以及不同的业务等.分析与比较了NGN接入层的不同接入方法,给出了无线局域网用户接入NGN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下一代网络(NGN)具有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主要由业务管理应用平面、业务控制平面、核心交换平面和边缘接入平面组成,在统一的分组网络上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华为U-SYS作为下一代网络的解决方案,接入方式灵活、接入技术多样化。文章结合U-SYS对下一代网络所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入技术及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一、话音业务接入1.POTS用户接入纯POTS用户接入下一代网络可采用接入网关(AG)或综合接入设备(IAD)方式,AG或IAD通过MGCP/H.248协议与软交换进行交互,实现软交换对用户的呼叫控制。同时,AG或IAD具有…  相似文献   

3.
夏盈颖 《移动通信》2003,27(10):73-76
1前言NGN被称为下一代网络,具有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主要由业务管理应用平面、业务控制平面、核心交换平面、边缘接入平面四个不同的功能平面组成,在统一的分组网络上提供话音、数据和多媒体等业务。这种技术革新使得NGN的用户接入方式显得非常的灵活,应用形式多种多样。本文结合华为U-SYS描述NGN可以提供的各种用户接入技术及其在不同场合的应用。重点在接入侧的多样性与接入方式应用的灵活性。2语音业务接入2.1POTS用户接入POTS用户接入如图1所示:图1POTS用户接入图如图1,纯POTS用户接入NGN网络可采用AG或IAD两种方式接…  相似文献   

4.
由于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特征是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与接入无关和能够提供多种业务,3GPP、ETSI和ITU-T等组织都在研究基于IMS架构的下一代网络(NGN)。在介绍IMS体系结构、有线电视(CATV)网络改造实现IP通信的基础上,提出CATV网络接入IMS控制的核心网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5.
港湾网络IONE&SoftUp综合业务接入网关,采用NGN技术结构,为小区、学校、一网双吧、企业、商业等用户提供融合数据、语音、视频等业务的"一站购齐"式综合接入服务.通过与软交换机和PSTN交换机的无缝结合,已经为各大运营商的固定网络提供了近160万线的商业服务,有70多万线稳定运行在NGN的VOIP模式,让您直接迈进NGN时代.  相似文献   

6.
辛渊博  周熙  李伟亮 《通信技术》2010,43(12):106-108,111
宽带地球同步轨道(GEO)卫星通信网络中对媒体接入控制协议设计的目的就是在保障用户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概述了宽带GEO卫星网络的特点,总结了影响媒体接入控制协议性能的主要因素,重点对两种多址接入方案进行分析:基于混合式自适应分配机制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和基于地面请求策略的动态分配多址接入协议。结果表明,提高网络性能的最佳方法是将有效的地面请求策略与合理的资源分配方式相结合。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无线Ad hoc网络动态TDMA信道接入协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明祥  于波  郭庆 《移动通信》2004,28(Z1):32-36
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动态时分多址接入(TDMA)方案适用于无线Ad hoc网络信道接入控制协议,分别为突发业务,实时业务和非实时业务提供相应顺序接入信道的优先级,并且在传输的过程中避免碰撞和保证突发业务有限的时延。最后通过仿真比较了动态TDMA、CSMA及MACA三种信道接入协议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EAP的可信网络接入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永晖  卿昱  左朝树  庞飞 《通信技术》2009,42(12):109-111
入网终端的可信状态对整个网络的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信计算组织TCG的可信网络连接TNC正是为解决可信接入的问题提出,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基于TNC体系和EAP协议设计了可信网络接入机制。该机制利用接入控制协议交换量化的终端可信度、身份等信息,并根据接入策略确定是否允许终端入网。通过对接入控制协议的健壮性分析,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实现终端的入网控制,从源头保障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9.
在综合业务蜂窝网中多址接入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华  谢希仁 《电子学报》1998,26(10):9-14,65
为了在无线蜂窝网中实现综合业务,本文提出了基于分组优先级的多址接入控制协议(PPBMA)该协议能有效地实现综合业务在无线蜂窝网的传输,对该协议在话音与数据信源下的性能给出了理论分析和计算机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0.
尹忻  黄俊 《通信技术》2007,40(10):28-29
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是NGN网络中一个重要的协议。呼叫数据记录合成属于网络测试仪的基础功能部分。文中主要研究NGN网络测试仪中MGCP协议的监测软件实现方法,参照标准流程,提出了MGCP协议的呼叫数据记录合成方案。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能很好地满足城域接入网由于NGN等新业务发展所提出的可靠性及可管理性需求的EoRPR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随着NGN不断实现商业化,对NGN的各种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便成了各大运营商和电信设备制造商关注的热点问题.在NGN各种设备中综合接入设备(integrated access device,IAD)具有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对其进行统一管理的研究是我们研究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另外,IAD位于用户端侧,其接入安全性的问题也需要引起关注.本文就IAD统一网管系统的设计和如何实现IAD接入安全做了一些简单的介绍.  相似文献   

13.
接入网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新技术的大量应用,使传统纯双绞线铜缆接入网逐渐被光纤接入网取代。目前的接入网主要是V5综合业务接入网,提供窄带综合业务。随着IP、多媒体业务的飞速增长,接入网进一步向宽带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于是出现了宽窄带融合型接入网,这种网络基于统一平台提供传统/分组语音接入和宽窄带数据接入。文章针对接入网宽带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探讨了一种能提供宽窄带综合业务和向下一代网络(NGN)演进的融合型接入网。  相似文献   

14.
下一代电信网的接入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敖立 《电信科学》2004,20(3):29-32
本文介绍了下一代电信网的接入网的定义定界及功能,同时对影响接入网在新时期发展的几个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下一代电信网中接入网设备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本首先论述了下一代网络的特点和软交换技术,然后对软交换技术进行分析,并结合海南电信网的特点,阐述了海南电信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区NGN网络的IAD安全认证问题,结合通信网络安全技术理论知识,详细分析了IAD认证码生成和IAD相互认证涉及的安全问题,提出了新的IAD设备安全认证策略.在NGN实验网中进行了攻击测试,实验数据表明文中的IAD设备安全认证措施是可行的,能有效提升IAD设备接入的安全性,是很具应用前景的一种安全认证技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下一代网络的发展,QoS保障成为下一代网络的一个重要课题.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是软交换网络,而IP网将是软交换网络的承载网,所以,保障下一代网络的QoS可以从IP网、接入网、接入设备分别入手.文章首先在分析了下一代网络的新特征和一般模型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作为下一代网络承载网的IP网的端到端QoS的保障方法:MPLS与IntServ和DiffServ相结合保障端到端QoS的技术,IntServ与DiffServ结合保障端到端QoS的技术.最后文章对接入网(FTTB LAN接入时)和接入设备(媒体网关,IAD)如何提供QoS也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基于SIP协议的短波接入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传统电信网需要研究将包括短波通信系统在内的现有各种通信系统融合到统一的核心分组网中的方法,以实现向下一代网络(NGN)的演进。论文从系统需求分析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SIP协议的短波接入系统实现方法,给出了系统体系结构和参考设计,可以为下一代网络融合短波通信系统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阐述了以软交换为核心的下一代网络(NGN)的系统架构和涉及的相关协议;接着描述了NGN的系统特点;最后论述了待解决的四个问题,包括NGN继承了IP网所具有的缺陷,网络的安全性和可管理性需要解决,各种协议亟待标准化,新兴的能够吸引运营商的业务还很少。目前软交换技术也仅仅处于摸索阶段,要实现利用软交换来接入各种终端设备、接入各种网络还需要漫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