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本文采用了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及电子探针(EPMA)等手段,对Na_2O-SiO_2-ZrO_2-TiO_2系统玻璃进行了耐碱机理的初步探讨。用相关分析对碱蚀液中ZrO_2、TiO_2、SiO_2等氧化物的碱溶出行为及各氧化物在玻纤表面上的残留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复合体酸ZrO2—SnO2—Fe2O3/SO^2— 4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化学共沉淀法并用乙二醇作分散剂,制备复合氧化物基ZrO2-SnO2-Fe2O3/SO^2- 4固体超强酸,并对影响酸强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确定了三种元素的最佳配比,硫酸的最佳浓度,浸泡时间,烧结温度及最佳烧结时间等,并对其在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中的催化作用进行了部分考察,表明其具有一定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以Mn(NO3)2、Pb(NO3)2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NaCIO作氧化剂,制备掺杂Pb氧化物的MnO2电极材料。试验比较了碱和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恒电流充放电系统测试了样品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在40qC和强碱条件下,Mn(NO3)2、Pb(NO3)2与NaCIO反应4h,制得掺杂Pb氧化物的MnO2试样。经恒电流充放电性能测试,产物的充放电容量达到200mAh·g^-1,且试样的循环性能也有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4.
以Mn(NO3)2、Pb(NO3)2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NaCIO作氧化剂,制备掺杂Pb氧化物的MnO2电极材料。试验比较了碱和氧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产物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恒电流充放电系统测试了样品的充放电容量和循环性能。结果表明:在40qC和强碱条件下,Mn(NO3)2、Pb(NO3)2与NaCI...  相似文献   

5.
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模板剂,乙二胺为碱介质,水热法合成ZrO2介孔材料。焙烧之后,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中浸渍反应,得到SO4^2-/ZrO2介孔氧化物。研究结果表明,当n(Zr)︰n(SDS)︰n(H2NCH2CH2NH2)︰n(H2O)=1.0︰1.0︰1.6︰200,反应温度为60℃时,所合成的介孔氧化物在0.5 mol.L^-1 H2SO4溶液中浸渍3.5 h,550℃焙烧2 h,产物的酸量为1.905 4 mmol.g^-1。  相似文献   

6.
焚烧垃圾底灰的主要氧化物组分为SiO2、CaO、Al2O3、Fe2O3、Na2O和MgO,该六元体系相关系和热力学性质对于焚烧底灰渣化处理中玻璃相形成以及重金属低浸出具有重要影响.本文运用计算热力学理论及相图计算方法,对CaO-SiO2-FeOx-MgO四元氧化物体系的热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描述该四元系液相吉布斯自由能的模型参数,并依此计算了不同温度及氧分压下SiO2-FeOx-MgO、CaO-SiO2-FeOx和CaO-SiO2-FeOx-MgO体系液相区和高铁区域的相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温度及氧分压对上述3个氧化物体系的液相区及高FeOx区域的相平衡关系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常压固态烧结条件下,通过掺加3mol%Y_2O_3和微量氧化物作为晶粒稳定剂和晶粒生长阻碍剂制备出超细化,高密度的四方ZrO_2多晶陶瓷。通过密度测定、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测试方法分析了微量氧化物CuO,Fe_2O_3和SiO_2对ZrO_2基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采用选择性萃取分离方法对土壤中的主要化学组分锰氧化物、铁氧化物和有机质进行分离,在此基础上,采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25℃下土壤原样、去锰氧化物样品、去铁氧化物样品和去有机质样品对多氯联苯(PCBs)的吸附热力学特征和吸附机理,以及不同含量的共存重金属Cu2+对多氯联苯吸附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模型均可较好地描述多氯联苯在土壤各级样品上的吸附热力学过程.通过比较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所获得的拟合参数可知,土壤各级样品对多氯联苯的吸附规律为:去锰氧化物样品>去铁氧化物样品>土壤原样>去有机质样品.土壤中的有机质和铁氧化物对多氯联苯吸附起主要作用,锰氧化物则抑制多氯联苯的吸附.吸附体系中的共存重金属Cu2+与多氯联苯产生了竞争吸附作用,抑制了土壤各级样品对多氯联苯的吸附,二者之间的竞争吸附作用主要可能发生在铁氧化物和有机质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讨了碱金属氧化物、碱土金属氧化物、过渡金属氧化物及稀土金属氧化物对合成堇青石烧结性能及热膨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碱金属氧化物K_2O和碱土金属氧化物CaO均能降低堇青石的热膨胀和烧结温度,扩大了烧结范围。过渡金属氧化物Cr_2O_3增大了堇青石的热膨胀系数,对烧结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稀土金属氧化物Y_2O_3对堇青石的烧结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氧化物稳定的热障涂层用ZrO2陶瓷的研究现状.氧化物稳定ZrO2陶瓷材料主要适用于在1000℃左右工作的热障涂层,而不宜用作新型高温热障涂层表面陶瓷层材料.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稀土铈酸盐陶瓷材料有望替代氧化物稳定的ZrO2陶瓷.根据声子导热理论和晶体化学原理,选用合适的氧化物对稀土铈酸盐陶瓷材料进行掺杂,可进一步降低其热导率并改善热膨胀系数,这将为热障涂层技术应用开辟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对近年来国内外涌现的各种制备纳米CeO2的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重点介绍了纳米CeO2在超精密抛光、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状况,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是纳米CeO2粉体制备过程中的颗粒大小与形貌的控制及其分散性的改善,粉体形核与生长过程中的动态观测与机理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工业化规模生产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纳米CeO2粉体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近年来国内外涌现的各种制备纳米CeO2的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述。重点介绍了纳米CeO2在超精密抛光、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状况,指出今后研究的方向是纳米CeO2粉体制备过程中的颗粒大小与形貌的控制及其分散性的改善,粉体形核与生长过程中的动态观测与机理研究,以及研究成果的工业化规模生产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原子吸收光谱法为检测手段,研究了二苯甲酮缩壳聚糖Shift碱、苯乙醛缩壳聚糖Shift碱和正丁醛缩壳聚糖Shift碱3种改性壳聚糖对水溶液中Zn^2+的去除能力,考察了Zn^2+浓度、pH、改性吸附剂质量和吸附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大分子化合物吸附Zn^2+的顺序依次为:二苯甲酮缩壳聚糖Shift碱〉正丁醛缩壳聚糖Shift碱〉苯乙醛缩壳聚糖Shiff碱,其中二苯甲酮缩壳聚糖Shift碱对Zn^2+的吸附量最大为1300mg/g。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电沉积制得的CuInSe_2薄膜在阴极还原H_2O_2时产生的电化学振荡行为,一方面对影响该振荡行为的一些因素如振荡溶液组成、传质、光照等进行了分析;另一方面采用外界周期性光照和外接小幅度正弦波电位来调节振荡频率,使光电信号调制振荡趋向成熟.这为CuInSe_2半导体发展成为光电传感器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氧化物稳定的热障涂层用ZrO2陶瓷的研究现状.氧化物稳定ZrO2陶瓷材料主要适用于在1000℃左右工作的热障涂层,而不宜用作新型高温热障涂层表面陶瓷层材料.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稀土铈酸盐陶瓷材料有望替代氧化物稳定的ZrO2陶瓷.根据声子导热理论和晶体化学原理,选用合适的氧化物对稀土铈酸盐陶瓷材料进行掺杂,可进一步降低其热导率并改善热膨胀系数,这将为热障涂层技术应用开辟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SUS304不锈钢表面制备Al2O3-CeO2-Y2O3复合涂层.SEM,EDS和XRD分析表明,当增稠剂的用量为5%时,获得的复合氧化物涂层致密、无裂纹.采用Solartron 1287和Solartron 1260电化学工作站对涂层耐腐蚀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基体相比复合氧化膜具有更高的耐腐蚀性.  相似文献   

17.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一系列介孔MnO_x-CeO_2/γ-Al_2O_3催化剂,并进行X射线衍射、H_2程序升温还原表征。考察锰铈摩尔比、锰铈复合氧化物负载量、煅烧温度对CO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锰铈元素摩尔比为7∶3,锰铈复合氧化物负载量为9%,催化剂煅烧温度450℃时,催化氧化CO效果最好;在160℃时CO的转化率达到94%,在180℃时CO可完全氧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 H_2O_2单段法(P)、H_2O_2两段法(P—P)、次氯酸盐与 H_2O_2两段法(H—P)、氧与 H_2O_2两段法(O—P)及常规三段漂(C—E—H)对龙须草碱法化学浆的漂白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 P、P—P 及 O—P 漂程均难以将浆料漂到>70%的白度,但是这几种方法漂浆的其它性能(P.C 价、D.P、得率)较好。采用 H—P 漂程可以在较低的用氯量情况下获较 C—E—H 及 H 漂程更好的漂浆性能,且具有较好的浆张物理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浸没法研究了TiAl-5Nb金属间化合物在熔融LiCl-Li2O中的热腐蚀行为。TiAl-5Nb在750℃熔融LiCl-Li2O的抗腐蚀性能优于KS310不锈钢。TiAl-5Nb在腐蚀初期出现了较快的腐蚀,而后其腐蚀速率减慢并趋于平缓。TiAl-5Nb经熔融LiCl-Li2O腐蚀后,形成了双层结构的腐蚀膜:外层较厚由γ-LiAlO2晶粒构成,内层较薄由Ti的氧化物(Li2TiO3,TiO2)构成。γ-LiAlO2的快速生长导致了TiAl-5Nb腐蚀初期的快速腐蚀,而腐蚀后期较慢的腐蚀速率归因于Ti的氧化物构成的内层具有较好的保护性。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改变玻璃成分,在不同的热处理制度下制备SrO-Al2O3-SiO2系统微晶玻璃,用DTA、XRD、SEM等手段对该系统微晶玻璃材料的析晶过程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晶化行为对微晶玻璃的热学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热学性能及力学性能与玻璃成分及热处理制度密切相关。可以找到某一确定组分的基础玻璃,经过较低的核化温度与较高晶化温度热处理后,能够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热学性能较好的微晶玻璃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