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纪鹏  黄艳  廖振松 《信息通信》2014,(10):196-197
早期的容灾模式中,使用了很多成熟的高可用技术和设备,但对高可用性的规划、设计、实施和改进过程却缺乏统一的认识和整体的管理,通过对软硬件系统可用性指标的简单叠加来设计可用性计划,而非通过正确的方法、规范的流程来规划和实施高可用性建设。该系统在实施规划期就把业务高可用及业务容灾做了全面系统的规划,将产品选型和技术方案跟业务紧密结合起来。在实现系统容灾大幅提升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容灾处理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虚拟化私有云计算中心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建设的主要的选择方案,高院校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业务比较复杂,并且各个部门需求分散、多样,基于Vmware VSPhered私有云平台数据中心能够针对各种差异化的需求进行深度定制化服务,满足不同部门的业务需求。文章探索了高等院校在私有云数据中心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的预算、架构、实施、安全等核心问题,并提供了一套实际可落地的高校私有云平台的建设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网管系统高可用方案,该方案基于负载均衡器和可适配软件自身架构的微服务,化解耦技术实现系统整体的高可用及负载均衡,采用VCenter SRM技术实现双数据中心互主备容灾方案,探索性通过SDN+VXLAN创新技术,搭建跨局大二层网络,通过DCN三层VPN网络承载及SDN控制器实现跨局虚拟机自动迁移...  相似文献   

4.
容灾备份技术在日常企业运营中看似无关紧要,但在企业应对数据灾难时却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根据业务恢复时间长短将容灾划分为数据级、应用级和业务级等3个容灾层次。双中心是一种业务级容灾模式,生产中心与容灾中心对业务请求同时进行处理,是最高层次的容灾方式。在双中心架构下,生产中心和容灾中心均承担生产任务,2个中心负荷分担,互为容灾。任务分割可按照系统功能域或地域进行划分,2个中心基本对等。在双中心架构下,数据库使用远程RAC等跨数据中心的数据库集群技术,实现双活模式。  相似文献   

5.
当前,企业经营管理日益依赖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在信息数据量迅速增长,数据安全风险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拘建完善可靠的容灾体系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课题。结合笔者所属企业核心业务系统的特点和容灾系统建设目标,本文提出了利用当前成熟的SVC技术构建基于存储网络层复制的容灾方案。实施效果表明,该容灾系统可靠、易用,具有优越的数据复制功能,实现了异地容灾,提升了企业信息系统安全水平,达到了建设目标,对相关企业构建容灾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一个本地备份和异地容灾系统的建设方案。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为目前学校的核心应用数据提供了在线实时备份,也为部分其它应用系统提供了数据备份服务;实现了校本部中心数据库、办公等重要数据到容灾中心的同步镜像,并为这些应用中的重要模块建立异地应用备份,当本地应用发生致命错误或不可预料的灾难时,通过容灾中心对应用的接管,保护核心应用系统的连续运行。  相似文献   

7.
认为在M-ICT时代,在云计算和政企业务领域总体趋势为:首先,发展方向从软件定义的存储,到软件定义计算,到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其次,微模块正成为数据中心部署的主流模式,而Open Stack主导数据中心的管理方式;第三,云计算技术正在重塑容灾备份方案,私有云与公有云融合的混合云正成为政企云建设的重要模式,而分布式块存储引领企业存储。认为因为云计算的发展和成熟,使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得以快速发展,从而进一步促进了ICT融合业务的创新:首先,Hadoop与Spark开源大数据平台成为业界主流,内存和流计算成为热点,针对特定场景的专有计算方式不断涌现;其次,智能问答成为人工智能的热点,实用性强前景广阔,而机器智能与行业应用深度结合使基于统一基础平台开发定制成为趋势。认为基于Web RTC的轻量级的企业协同走向成熟,Web技术的发展促使ICT融合新业务发展格局正在不断改变并持续前行。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阐述一般云数据中心发展现状,分析构建多云联合资源建设的不足,结合大庆油田目前云部署模式,应用本地化云容灾中心的建立,为油田业务系统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保障,提升数据可靠性,强化业务连续性,为油田信息化发展提供优质数据保护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为保证医院数据安全和业务连续,解决医院容灾问题,研究了医院信息系统容灾体系建设方案。通过收集医院信息系统故障案例,总结故障类型及原因,研究容灾技术和管理制度,形成了容灾体系,验证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按照此体系设计并完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系统容灾系统建设,在真实故障中实现业务迅速恢复,数据未丢失,达到预期容灾效果。结果表明医院有必要建成信息系统容灾体系,可有效应对信息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10.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企业信息系统已成为现代企业运营的基础平台,企业数据更是关系到企业自身利益的核心资源。未雨绸缪,如何应对灾难性事件的发生,保障企业数据的安全性和信息系统的业务连续性,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需要重点思考的课题。本文将对企业容灾系统建设的基本概念、建设等级、建设方案及恢复演练等方面的内容进行探讨,旨在帮助企业加快容灾系统的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1.
如何实现智能网双平面容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刚  羌铃铃 《通信技术》2011,44(4):103-105
数据系统对智能网业务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智能网系统发生设备单元硬件故障等灾难就会导致大量业务数据的丢失,业务功能无法运行。为了全面预防智能网数据容灾,提出了双平面容灾方案。从智能网VPN系统的前台、后台的技术角度探讨了智能网数据系统规避容灾的实现措施:数据同步和业务接管。双平面方案先将业务数据同步备份,在灾难时获取备份数据使智能网业务持续不间断地执行。双平面容灾方案投入现网使用以来,有效解决了智能网数据容灾现象。  相似文献   

12.
大型存储容灾项目,如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支撑系统(OSS)、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项目中,客户会将资源投放在“在线存储”及“数据容灾”上,却忽略了对备份系统的建设,运营数据仍直接备份到磁带上。  相似文献   

13.
军工企业建立数据中心常以涉密内网为依托,确保各类计算、存储及信息等能集中部署。承载相关功能的信息管控系统,是为企业用户提供标准化的信息数据服务的专用基础设施。但随着数据中心建设数量的持续增加与数据规模的不断扩大,军工企业在重视数据中心建设规模与质量的同时,也要强化基于相关海量数据的备份及容灾,在受到不可抗拒影响时保全企业数据,继而强化我国军工企业数据备份及容灾的工作能力。文中基于军工企业这一特殊视角,对其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与容灾开展了全面分析,在明确数据备份与容灾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军工企业数据中心的数据备份及容灾实现方案,旨在提升我国涉密信息系统的安全应急处理能力,防范涉密数据丢失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4.
容灾技术在移动智能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纯  申龙 《电信科学》2004,20(2):41-44
容灾技术对于关键业务服务系统的运行保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容灾体系的构成及其关键技术--远程数据复制,然后结合电信网络中的关键业务系统--移动智能网,对容灾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数据库实现远程数据复制的移动智能网容灾方案,最后还对容灾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移动智能网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通信世界》2005,(43):51-51
随着企业IT的高速发展,企业存储的数据量也呈现爆炸式的增长。而像金融、电信这样拥有多个分支机构的大型企业已经把数据集中到一个中心DCC或省数据中心,在提升管理和业务效率的同时,数据中心的容灾成为企业必须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HLR作为移动网络中最重要的数据中心,保存着用户的签约数据和位置信息.HLR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网络的正常运营,因此是移动网络中的关键节点.文章介绍了移动运营商HLR的几种容灾方案,提出了容灾方案的具体实现及步骤.最后结合实例分析了HLR的容灾组网方案及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17.
针对医院业务情况,根据各信息系统对业务连续性及数据完整性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数据安全的医院系统容灾建设方案。首先,根据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要求,对照《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和《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中的具体要求,结合某三甲医院软硬件情况,探讨基于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安全的容灾建设思路。其次,整体规划、分级建设实现对医院业务系统数据的安全保护目标。容灾实践建设结果显示,容灾建设的目的不但是医院基于数据安全对数据的备份,实现对数据的恢复,更是对业务系统应用的连续性的一种保护。  相似文献   

18.
数据容灾备份系统是一种典型的数据安全技术,应用该种技术可以将数据发送至灾备中心,提升数据的连续性与可用性,为各类业务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本文主要针对数据容灾系统的建设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基于Oracle Dataguard的数据同步机制及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备受关注的容灾解决方案中,采用何种数据同步机制进行容灾数据同步子系统的设计实现,保证业务系统的实时性和高可用性,以便最大程度地保护数据资产安全,已经成为容灾系统建设高度关注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基于Oracle DataGuard数据库容灾系统的数据同步机制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对数据同步模块的设计进行了实现.  相似文献   

20.
为保障电力系统营销、IMS、财务管控、电力交易、协同办公、数据中心、松耦合、人力资源、ERP等省-地核心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考虑配合现数据中心的容灾建设,对省广域信息网络结构进行调整,以增加容灾中心节点的形式解决省广域信息网中省公司本部、省-地核心应用系统过于依赖省公司现有数据中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