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针对传统悬架优化过程求解困难且耗时的问题,提出基于ADAMS的悬架导向机构参数优化方案。通过分析麦弗逊悬架系统的运动学性能,得到与悬架性能相关的优化变量,进而完成悬架导向机构的参数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优化效果,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悬架导向机构参数优化的仿真分析方法,对其它类型悬架的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ADAMS/Car车辆动力学仿真软件为基础,建立某型电动车双横臂式独立前悬架动力学模型,选取悬架的8个关键硬点坐标为设计变量,5个悬架定位参数为优化目标,联合ADAMS/Insight对悬架进行仿真分析和优化迭代计算。对优化前后悬架定位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申伟平 《机械开发》1995,(2):15-19,27
文章针对南海汽车厂富迪牌NHQ1035系列车试制过程中出现的前轮偏磨和方向盘抖动问题,从理论和试验分析入手,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前轮定位参数不稳定,运用功能原理推导出解决双横臂式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前 轮定位参数不确定的力学模型。文章认为扭杆的刚度是导致定位角不稳定的关键因素,并从制造工艺的角度提出了改进措施,改进后的汽车经过一万多公里的可靠性试验,没有发生偏磨现象。本文所提供的力学模型和工艺措施对同类悬架结构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南海汽车厂富迪牌NHQ1035系列车试制过程中出现的前轮偏磨和方向盘抖动问题,从理论和试验分析入手,发现问题的关键是前轮定位参数不稳定.运用功能原理推导出解决双横臂式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前轮定位参数不稳定的力学模型.文章认为扭杆的刚度是导致定位角不稳定的关键因素,并从制造工艺的角度提出了改进措施,改进后的汽车经过一万多公里的可靠性试验,没有发生偏磨现象。本文所提供的力学模型和工艺措施对同类悬架结构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轿车麦弗逊前悬架在实际中定位参数变化幅度过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ADAMS/Car的麦弗逊前悬架参数模型。通过对运动学参数、质量特性参数、力学特性参数和外界参数分析,建立了悬架系统仿真精确模型,并选取双侧车轮同向跳动工况进行仿真。同时,分析了车轮上下跳动过程中该悬架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以及对悬架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该悬架参数的合理性及存在的不足。对此,进行悬架参数优化,解决了实际中存在的缺陷,改善了悬架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厂家存在轿车前轮胎磨损严重的问题,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在ADAMS软件环境下建立了该轿车的双横臂式前独立悬架多体运动学仿真模型,计算分析了汽车运动过程中前悬架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找出了造成轮胎磨损的主要原因,并对悬架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该轿车前轮胎磨损严重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汽车前悬架的定位参数,通过ADAMS/CAR建立悬架转向系的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双轮同向激振仿真试验分析,得到各响应曲线,分析了结构参数对悬架系统操纵稳定性及转向特性的影响,为汽车悬架转向系的结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Car模块建立麦弗逊式悬架模型,应用双轮同向激振仿真对麦弗逊式悬架进行运动学和弹性运动学仿真,将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弹性构件对车轮定位参数有明显的影响,可有效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郭刚  葛晓宏  黄红武 《机电技术》2011,(2):77-78,81
运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VIEW模块建立F-SAE赛车后悬架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分析FSAE赛车运动中后悬架随车轮上下跳动时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评价悬架数据合理性。采用优化分析对悬架不合理数据进行优化,进一步改善悬架系统性能,以提高产品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多体系统动力学软件ADAMS/Car建立某微型电动汽车前悬架仿真模型,并进行悬架性能分析研究。针对主销内倾角、前束角、磨胎半径随车轮跳动变化不理想的现象,应用ADAMS_Insight模块进行仿真模型的灵敏度试验分析,选定对前悬架运动特性灵敏度影响较大硬点坐标,采用DOE Response Surface控制策略拟合车轮定位参数及磨胎半径的二次响应面函数,结合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进行硬点坐标优化。结果表明,ADAMS和MATLAB遗传算法工具箱在悬架定位参数优化中的联合应用,可使前悬架具有较理想的运动特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ADAMS的双横臂前悬架的虚拟设计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DAMS软件对某双横臂前悬架进行了虚拟建模和运动学仿真分析,分析了前轮定位参数及车轮侧向滑移量随车轮上下跳动时的变化规律,评价了悬架数据的合理性;以车轮侧向滑移量和四个车轮定位参数为设计目标对悬架的结构关键点进行了优化分析,使该悬架的运动学特性更符合理想设计值,提高了产品的开发质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车辆半主动悬架LQR控制中Q矩阵和R矩阵往往由经验取值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LQR控制方法。该算法采用随机惯性权重代替了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固定惯性权重,提高了求解精度和效率,得到了更加具有适应性的LQR控制矩阵系数。为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基于天棚阻尼模型建立1/4车被动悬架模型和半主动悬架模型,利用线性二次最优控制建立LQR控制器,并利用优化算法得到新的控制矩阵。通过仿真对比被动悬架、LQR控制的LQR半主动悬架、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后的优化LQR悬架的各项性能参数,发现优化LQR悬架在悬架动挠度没有受到影响的前提下,使车辆的垂向加速度和轮胎动载荷得到有效降低,提高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优化PID与神经PID控制主动悬架的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主动悬架选择一种更可行的控制方法,对PID与神经PID控制主动悬架进行了优化后的性能对比研究。基于1/4车二自由度主动悬架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以悬架二次型性能指标为目标函数,分别对PID控制主动悬架的增益系数与神经PID控制主动悬架的初始权值和学习效率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显示:优化后的PID控制主动悬架的综合性能较神经PID控制主动悬架略优。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在于:当神经PID控制主动悬架的学习效率等于零时则退化成PID控制主动悬架,学习效率不等于零则导致神经PID控制主动悬架的实时PID权值偏离了最优的PID权值。此外凸块路面输入下的仿真也显示优化PID的鲁棒性也略优于优化神经PID。因此,选择算法较复杂的神经PID对主动悬架进行控制是没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利用ADAMS/Car建立某车前麦弗逊悬架的模型,选取“两侧车轮同向跳动”工况进行运动学仿真,通过分析悬架性能参数的变化特性,找出引起轮胎过度磨损的主要原因,并在ADAMS/Insight中对悬架的结构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ADAMS/CAR的微型客车麦弗逊前悬架仿真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ADAMS/CAR软件建立某微车的麦弗逊式前悬架的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通过虚拟样机的仿真,揭示了车轮跳动时各项参数的变化规律。在较少零部件改动的前提下,对模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调整下摆臂与车架前安装点,转向拉杆和转向器安装点位置,可以大大改善车辆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ADAMS的麦弗逊前悬架优化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厂家反映的某皮卡车前轮磨损严重的问题,以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中的Car专业模块建立该车的麦弗逊式前悬架多刚体模型,并采用ADAMS/Insight模块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找出磨损严重的原因,同时进一步进行悬架布置的优化,并得到优化后的悬架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17.
基于刚体运动学理论建立了多连杆悬架的数学模型,并通过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建立的仿真模型对其进行了验证。采用扰动法对影响悬架K&C特性较大的关键硬点进行了多因素灵敏度分析。结合加入比例分布及跳数操作的多目标粒子群优化(PDJI-MOPSO)算法对硬点进行多目标优化,获得硬点的Pareto最优解集。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多连杆悬架在车轮跳动过程中,车轮前束角、外倾角和轮距变化范围更小,有利于减小轮胎磨损,提高汽车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悬架的抗冲击性能和减振性能,对悬架的线性刚度和非线性阻尼进行联合优化,得到其合理的参数匹配和非线性阻尼特性曲线。在其参数下悬架的抗冲击性能比传统的线性阻尼悬架提高50%,车身加速度均方根降低30%,对不同的路面和不同的行驶速度有良好的适应性,提高了车体在冲击载荷下的稳定性和乘车人员的舒适度。其结果对抗冲击载荷的悬架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四连杆式悬架可以保证车辆良好的直线行驶性能,是目前最好的被动悬架形式之一。运用ADAMS/CAR软件建立了四连杆式独立前悬架的系统模型,并对各项车轮定位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运用ADAMS/INSIGHT软件对悬架的结构硬点进行了优化,将优化前后的车轮定位参数进行运动学对比分析,得到良好的悬架运动学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以多体动力学理论为基础,利用机械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建立某轿车的整车虚拟样机模型。研究悬架系统对乘员舒适性及车辆对道路破坏程度的影响规律。根据行驶平顺性和道路友好性各自评价指标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行驶车速、悬架弹簧刚度和减振器阻尼对车辆平顺性和道路友好性的影响,最后得到了优化的悬架参数。通过比较优化前后的车辆对道路的动载荷,提出了对车辆悬架设计与使用方面的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