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15)
传统家具中的榫卯结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体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但在现代家具结构设计中,榫卯结构却因继承、技术、材枓、成本等问题遇到了发展上的阻碍,需要设计者攻克各类难题,并对榫卯结构的性能与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文章对榫卯结构的概念进行阐述,分析了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性能,并对传统家具榫卯结构的设计理念的进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罗艺晴 《山西建筑》2009,35(24):25-27
通过对中国传统家具及传统建筑中榫卯结构体系进行分析,研究了榫卯结构的牢固性和抗震性,并探讨了中国传统家具与建筑的共性,指出了榫卯结构的精神和博大,以期对现代建筑技术和材料工艺有所启迪,从而实现继承和发扬传统。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14)
在科技时代背景下,现代设计更加追求简单、时尚、环保的设计风格,而凝聚了中国古代匠人智慧结晶的榫卯结构与现代设计思想不谋而合。中国传统榫卯结构展现了古代匠人经过数千年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在我国古建筑和家具设计中经常可以发现榫卯结构的身影。榫卯结构不用钉、胶实现固定结构的这一特点,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并不多见。该文从榫卯的结构、材料、加工工艺和装饰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创新使用榫卯结构并重新发现其实用与艺术价值。传统榫卯结构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迎来新风尚,为现代家具设计注入了新的思想,为中国家具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4.
榫卯结构蕴含了传统文化的独特之美,记录了时代的历史时光,沉淀着古人的智慧.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宝藏之作,也是传统符号的代表,在我国古建筑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章中的榫卯结构的美学分析与修复技术研究符合《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标准》要求,对榫卯结构的损毁原因和修复理论原则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榫卯结构出现的不同问题提供了不同的加固修复方法和保护措施,尽可能保持和恢复榫卯结构古建筑的原状,使结构融艺术、生活、结构美学价值于一体.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6)
该文作者通过对传统工艺结构——榫卯的研究,探索传统工艺结构的功能和构成形式,以及展览文物的时代特征、艺术特性;并通过对榫卯工艺博物馆的展示设计研究,旨在以榫卯的形态设计博物馆,使榫卯工艺深入博物馆的每一个角落,让榫卯工艺及其蕴含的文化内涵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推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1)
榫卯是中国古代家具和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至今仍应用甚广。作为东方造物独有的技艺,无论是从功能的角度还是美学的角度,设计师都能从榫卯中获取诸多灵感。将榫卯结构进行变通或改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现代技术的进步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文章先研究榫卯的结构特点,分析榫卯的技艺之美,并尝试探讨如何剔除或削弱榫卯的功能性,强化榫卯的艺术性,使其立足于当代艺术之林,然后举例说明将传统技艺与当代艺术相结合所展现的独特美学思想,从而论证弘扬榫卯艺术之美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在古时候,支撑起一栋楼房的是木材,而木材与木材相连接固定的方法,就是榫卯.古时候的木匠,技艺精湛,手艺超群,在没有任何图纸的情况下,可以把楼房建造起来而不倒塌.一根根木材靠着木匠做出的榫卯搭接在一起,最后形成了亭台楼阁.榫卯作为木材和木材之间的连接点、固定点,不仅扮演着结构的角色,也扮演着美观的角色.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优劣,榫卯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功能不容忽视,它不但能体现建筑的个性和特色,还能增添建筑的美观.文章主要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各个地方的榫卯,结合观察法、现场调研法、文献阅读法、经验总结法,分析探讨榫卯的繁简、大小与构件的承重有何种关系,得出结论并运用于毕业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8.
在古时候,支撑起一栋楼房的是木材,而木材与木材相连接固定的方法,就是榫卯.古时候的木匠,技艺精湛,手艺超群,在没有任何图纸的情况下,可以把楼房建造起来而不倒塌.一根根木材靠着木匠做出的榫卯搭接在一起,最后形成了亭台楼阁.榫卯作为木材和木材之间的连接点、固定点,不仅扮演着结构的角色,也扮演着美观的角色.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优劣,榫卯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功能不容忽视,它不但能体现建筑的个性和特色,还能增添建筑的美观.文章主要通过研究中国古建筑各个地方的榫卯,结合观察法、现场调研法、文献阅读法、经验总结法,分析探讨榫卯的繁简、大小与构件的承重有何种关系,得出结论并运用于毕业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6,(4)
榫卯连接作为中国古典的连接方式在建筑、家具以及其他器械领域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连接形式上榫卯连接具有其独特的意义,是中国古老工匠对结构连接方式的总结与积累,是一种文化的长期积累,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沉淀,是中华民族伟大的象征。随着本土热潮的兴起,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得到了新一代的追捧,但是真正的榫卯连接在现代家具设计当中运用较少,更多的是通过与胶和钉的结合实现结构的固定,但随着工艺的不断进步,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榫卯结构将会在现代的家具市场得以真正的实现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木结构榫卯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对古建筑榫卯结构的研究现状,对中国古代木结构榫卯节点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榫卯节点的破坏形态,并推导了计算公式,指出在确定榫卯破坏方式时,要考虑主导受力的状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榫卯结构的特点进行了介绍,探讨我国古建筑木结构的抗震能力,并通过抗震实例分析榫卯结构的抗震作用。  相似文献   

12.
榫卯结构在中国传统建筑屋顶举折、檐口处理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良好的力学效果和简洁朴素的风格特征受到人们的青睐。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创新发展和“双碳”目标下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榫卯结构的实用性、文化性、装饰性和科学性特征受到更多重视。本文从生活环境、建筑空间和景观小品三方面总结榫卯结构的创新应用发展趋势,为今后榫卯结构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木结构古建筑。该类古建筑数量众多且蕴含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因此,如何珍惜和保护这些古迹,使其免受强震的破坏是我们面临的挑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古建筑榫卯节点的动力特性和抗震性能:针对榫卯连接的梁柱构件进行了刚度矩阵的推导;分别对二维和三维古建筑木结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地震反应时程分析,对比了榫卯节点与刚接、铰接节点结构抗震性能的差异,得到了榫卯节点具有更好抗震性能的结论;运用谱分析理论,进一步验证了三维榫卯木结构框架的良好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拥有至少7000多年发展历史的榫卯是我国传统木构建筑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的关键构件,在其漫长的发展历史过程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逐渐成为凝聚传统文化的载体和解读建筑文化的符号。因此,文章从语义阅读的角度,通过分析传统木构建筑中榫卯构件的联结作用、方式、形态等,探析其建构中的思想、智慧及蕴含的深远传统文化语义,以期“见微知著”,更透彻地了解传统木构建筑的文化表征和建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古建筑榫卯结构各节点的连接方式刚柔相济,能有效减轻地震对榫卯结构建筑的危害,但仍存在长时间导致构架松散的情况.基于传承中华传统建筑文化,选择常见榫卯结构燕尾榫,从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等方面,简述榫卯结构在房屋建筑中的抗震作用,同时测试以新型材料为辅助的榫卯结构的抗震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建筑钢结构低能耗循环利用技术,研究方钢管柱-矩钢管梁采用榫卯连接、砂浆灌浆阻滑的钢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对榫卯灌浆节点及传统全焊接节点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其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滞回曲线、延性系数以及极限承载力,并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榫卯灌浆节点在弹性阶段的承载力与全焊接节点相当,但榫卯灌浆节点的极限承载力高于全焊接节点,塑性发展平台更长;榫卯灌浆节点的破坏方式为砂浆磨损挤碎,钢构件损伤小;摩擦耗能效果好,滞回曲线饱满,且震后砂浆易修复。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5,(7)
榫卯结构的发起体现了中国人在造物期间的大智慧,在其叹为观止的技术后面,饱含着非常丰富的结构之美,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融合。对榫卯结构进行深入了解,我们能够获得很多建筑设计启发。  相似文献   

18.
在木结构古建筑中,建筑的损坏多数由榫卯节点的破坏而引起的,因此木构件之间的相互结合至关重要。传统的施工方法是先确定节点方式再进行拼装施工,以致不同的节点构造给施工带来了困难。大悲阁工程并没有一味的追求传统,而是根据该工程构造,先确定拼装汇榫的施工流程,再根据不同构件的受力要求,选择相应的榫卯结构并结合现代结构技术和工艺,这样既方便施工,又能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整个木结构体系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传统民居是我国非物质营建经验的重要载体,时代的发展伴随着技术的迁徙.随着历代江南民居营造技艺的输入,云南传统民居深受影响,其结构形式和节点构造在江南民居中都有迹可循.木构架是传统民居的内核,榫卯组合是一榀屋架立而不倒的关键,对传统民居的溯源,是发掘和继承古建筑营造智慧的重要视角.通过对两地构架形式和榫卯节点进行对比分析,探索江南与云南传统民居的源流关系,为今后更深入的定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建中的木结构节点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但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榫卯节点易发生脱榫、腐朽等破坏,使得古木建筑的整体承载力与稳定性降低,急需加固修复.多种榫卯节点加固方法在加固实践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简单高效且保护古建筑原貌的榫卯加固措施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文章通过总结国内外榫卯节点加固的现状,重点对比分析了榫卯节点传统加固法和现代新型加固法,为榫卯节点新型加固措施的提出和加固措施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