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林文斌 《城市住宅》2021,28(2):125-126
历史文化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带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老街老巷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重点.城市建设使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商业价值逐渐弱化,城市新型商业街道的建设开发对其产生不小冲击.历史文化街区规划既要保留其原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及特色,又要增强其使用价值,更好地与时代接轨,故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规划建设值得深入探讨.以梅州凌风东西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探讨如何在传承文化的同时让老街老巷焕发时代活力.  相似文献   

2.
城市历史街区是城市历史发展的积累与演变,其融合了一个城市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海南最具特色的历史街区,海口骑楼老街历史建筑和文化景观众多,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和商业价值。然而,海口骑楼老街正在逐渐缺失活力,城市文化也难以渗透进建筑内部。文章根据"随着时代的发展,骑楼文化在保持原有文化内涵的同时,进行有机更新,进一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其产生新的活力"的观点,对海口骑楼老街的保护性开发和更新进行调查和研究,在城市文化传承视角下提出对传统历史街区的特色提升策略,以期可以结合文化和空间构造优化街道系统,激活海口骑楼老街的文化记忆,进一步发掘其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暴露出活力缺失、业态发展不均衡等不同程度的问题.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襄阳城历史上最繁荣的商业街之一,典型性是其历史格局的特点之一,但如今在城市风貌的延续、文化的发扬、经济发展等方面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实现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针对其正在面临的街区衰败问题,文章将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原理,从空间,功能和文化三种角度选择并分析触媒元素,探讨塑造触媒元素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历史文化街区是能够比较完整地反映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和一定历史时期风貌的古旧街道、地段。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是指对其的再度开发利用,对其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物质环境部分进行改造,使其整体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本文以呼和浩特市塞上老街改造为例探讨历史文化街区的地域性改造策略,提出了街区改造的地域性传承、街区改造中城市定位明确及街区内居民生活适宜性三大策略,探讨老街改造的合理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市化进程由增量向存量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挖掘。历史文化街区作为一个遗迹众多、能完整地体现传统风貌和地域特色的区域,往往是一座城市历史记忆的凝聚点。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不仅有利于唤醒居民的历史记忆,更能有效彰显城市特色形象。文章以武汉昙华林街区为例,着重分析了其历史文化价值,通过对现状环境条件、产业发展态势、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估以及对现状问题的深入剖析,进一步探索复兴历史文化街区的城市更新改造策略,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苏州平江路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为例,从经济生态与建筑生态两方面,阐述了历史文化商业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策略,使其既延续了老街的历史文化特色,又适应了旅游经济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王彬 《建筑与环境》2013,(5):133-135
海口骑楼历史街区作为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了海口自开埠以来重要的历史记忆。但经过时间的洗礼,目前较为衰败残破。本文通过对骑楼老街现状调研资料的分析研究.主要探讨骑楼历史街区应如何保护与更新再利用,如何发掘原有历史街区的文化价值,重塑老街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肖勇  李朝芬 《中外建筑》2009,(11):70-73
历史文化街区赋存的大量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是延续和发展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骨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科学可行的保护体系,同时通过合理的产业置换和功能更新,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结合邵阳市历史文化街区现状特征分析,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针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更新规划进行实践探索,并提出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更新两大规划体系和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为历史文化街区同类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包含着真实的历史信息,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风貌特色。以屯溪老街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老街消防体系症结的基础上,从建筑、规划及社会层面对其消防隐患进行论述,最后对其消防体系进行适应性思考并提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0.
《规划师》2010,(Z2)
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促进了广州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也给历史文化街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面临政府公共干预失效等一系列实际问题。广州近现代花园洋房民居历史文化街区是构成广州城市传统风貌和特色空间形态的重要类型之一,其保护规划应完善规划编制技术体系;面向实施和管理,改进保护模式和方法;从城市设计出发优化规划保护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色彩控制的角度入手,试图从视觉角度寻找体现历史文化名城风貌的方法,力求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历史街区整体风貌。文章以崇州市历史保护街区为例,通过分析崇州市历史街区的色彩和现状问题,探究历史文化街区色彩控制的方法,以期为当前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探索历史街区保护规划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凌 《安徽建筑》2002,9(1):15-16
历史街区保护规划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将涉及城市的经济条件、文物保护、房地产开发政策等一系列问题.1997年建设部发文<转发黄山市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中,就历史文化保护区中的历史街区提出如下的保护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特色的组成部分。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的状况不尽人意,一方面,城市的更新正威胁着传统街区的生存,另一方面,传统街区内部的居住环境质量管理普遍较差且居住人群呈老年化趋势。本文通过对吉首市乾州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研究,着重探讨既保存传统的风貌特色又使历史文化传统街区获得生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专属记忆",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就是体现这种"专属记忆"的场所,当人们在历史街区中就可以感受到其独一无二的场所精神.而现在大多数的历史街区却是在商业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反而失去了其独有的精神内核.在当下,经历严峻的疫情后,经济问题变成了许多城市的首要问题,更加需要一个具有特色场所精神的历史文化街区来带动城市的经济发展.文章主要以塞上老街为案例,浅析在需要旅游开发的城市历史街区中场所精神塑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郑海花  马非 《建筑技艺》2021,27(2):113-115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在彰显城市魅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的精髓是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传承.福州市朱紫坊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氛围浓厚,如何在大时代背景下保留其文化特色,为沉寂已久的历史街区注入新鲜活力,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梳理朱紫坊历史文化价值体系,提出渐进式更新策略,以期为城市文脉传承和传统街区改造提出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桂林市阳朔县西街为例,总结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整治工程的成功经验,认为历史文化街区要进行保护性整治,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  相似文献   

18.
历史街区是一个城市文化的积淀区域,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是建设特色城市的重要内容,是当代城市规划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本文从街区空间的保护和更新的角度,探讨湘潭窑湾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9.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特色与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多重价值。本文从开发商的角度出发,探讨在历史文化街区开发过程中的难题与矛盾,通过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梳理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工作中的矛盾与困惑,并提出优化建议,以期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能更好延伸其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徐婷婷 《城市住宅》2021,28(2):61-63,87
城市更新作为目前城市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备受关注,而历史街区更新因存在诸多难题极易引发城市历史文化发展断裂和特色丧失.在安庆市大南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研究中,引入城市设计方法,研究安庆老城特色、现状矛盾,分析其原因,提出特色发掘与塑造、交通优化、建筑修复与改造、公共空间梳理等具体的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