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咪鲜胺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咪鲜胺原药和制剂,使用C18柱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20 nm),以甲醇-水(体积比85:15,磷酸调pH值3.5)为流动相,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咪鲜胺的线性范围为101~707 mg/L,相关系数为0.99998,10%咪鲜胺微乳剂的标准偏差为0.064,变异系数为0.63%,咪鲜胺原药的标准偏差为0.151,变异系数为0.16%.平均回收率:10%咪鲜胺微乳剂为98.96%,咪鲜胺原药为99.12%.  相似文献   

2.
25%咪鲜胺乳油是由咪鲜胺原药(Prochlo-raz)和氯化锰复合而成的广谱性咪唑类杀菌剂,为了验证咪鲜胺对柑桔贮藏性病害的防治效果。确定是佳使用剂量和使用效果。作者于1999-2001年用25%咪鲜胺乳油对柑桔贮藏性病害进行了保鲜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优化并建立了咪鲜胺及其最终代谢产物2,4,6-三氯苯酚在麦粒、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于2013—2014年研究了咪鲜胺在小麦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对收获的麦粒进行了安全性分析和评估。结果显示:当40%戊唑·咪鲜胺悬浮剂有效成分用量为210~315 g/hm2时,咪鲜胺在植株、土壤中的消解较快,半衰期分别为2.45~8.76 d、2.83~8.76 d。采收间隔期为14 d时,麦粒中咪鲜胺及其代谢物的最终残留量小于0.05 mg/kg,但不同收获期的小麦对人体具有不同的膳食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4.
咪鲜胺作为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环境亲和的杀菌剂,2008年国内咪鲜胺产能为7500吨,2010年全国咪鲜胺原药总产能增加到10500吨,2010年全国实际原药总产量4500吨左右,同年国内原药消费量在1500吨左右,出口原药接近2000吨。目前,连云港市金囤农化有限公司等几家大中型企业正在筹建咪鲜胺原药新建装置,预计2012年国内咪鲜胺原药产能将达到12000吨左右。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25%咪鲜胺·稻瘟酰胺微囊悬浮-悬浮剂中咪鲜胺和稻瘟酰胺的质量分数,使用C8不锈钢反相色谱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乙腈+0.3%冰乙酸水溶液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咪鲜胺和稻瘟酰胺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2和0.999 4;标准偏差分别为0.14、0.0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3%、0.8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72%、99.36%。结果表明:此检测方法灵敏、快速,适用于25%咪鲜胺·稻瘟酰胺微囊悬浮-悬浮剂的含量检测。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在咪鲜安合成中使用固体光气取代光气的合成新方法。以2,4,6-三氯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依次与1,2-二氯乙烷、正丙胺、固体光气、咪唑反应,得到含量大于97%的咪鲜安原药。  相似文献   

7.
钱训  王莉  张少军  范力欣  崔鑫慧 《农药》2015,(4):276-277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30%咪鲜胺·嘧菌酯微乳剂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C_(18)反相色谱柱,紫外检测器,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33:42:25)为流动相,对试样中咪鲜胺和嘧菌酯进行分离和定量检测。[结果]咪鲜胺和嘧菌酯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和0.999 8,方法标准偏差为0.12和0.018。变异系数分别为0.43%和0.8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和1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地分离了样品中的咪鲜胺和嘧菌酯,而且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线性关系好。  相似文献   

8.
《农药》2016,(4)
[目的]明确唑胺菌酯和咪鲜胺在防治柑橘炭疽病上的可混性。[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唑胺菌酯与咪鲜胺复配制剂对柑橘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并在田间进行制剂药效试验。[结果]唑胺菌酯与咪鲜胺5个供试混剂的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表现为明显增效作用,其中以5∶1的配比抑菌效果最好;田间20%唑胺菌酯·咪鲜胺SC 200 mg/L剂量下对柑橘炭疽病的防治效果与25%咪鲜胺EC 333 mg/L相当,明显高于70%甲基托布津WP。[结论]20%唑胺菌酯·咪鲜胺SC对柑橘炭疽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柑橘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9.
胡桂仙  陈铭轩  王强  郭东梅 《农药》2023,(12):923-928
[目的]咪鲜胺对水果储藏期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明确咪鲜胺是否可以抑制采后葡萄中炭黑曲霉和黑曲霉菌落生长。[方法]以查氏酵母膏培养基与葡萄为基质,研究咪鲜胺在不同温度下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生长以及产毒的影响。[结果]20℃时,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的EC50分别为0.031、0.017 mg/kg。28℃时,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的EC50分别为0.058、0.067 mg/kg;在CYA培养基上,不同温度、浓度的咪鲜胺均会导致炭黑曲霉产生赭曲霉毒素A(OTA)量显著增加。在葡萄上,冷藏条件下咪鲜胺会显著刺激炭黑曲霉产生OTA,在室温条件下咪鲜胺对炭黑曲霉产生OTA有明显的抑制效果。不同温度下咪鲜胺对炭黑曲霉和黑曲霉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但对其产生毒素的抑制效果不理想,且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结论]在药剂防治真菌产生毒素方面,并非是药剂浓度越高防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0.
于晓萍  王斌 《农药》2011,50(10)
[目的]建立悬乳剂中咪鲜胺和丙环唑含量的HPLC法快速分析方法.[方法]以SHIMADZU 10-A VP Plus高效液相色谱仪,Kromasil 100-5-C18不锈钢色谱柱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杀菌悬乳剂中咪鲜胺和丙环唑含量的分析方法,流动相为甲醇-磷酸水溶液(pH值2.5,体积比63∶37);流速1.5 mL/min;柱温:室温(温差变化应不大于2℃);检测波长:230 nm;进样量20μL.[结果]咪鲜胺和丙环唑在1~50 mg/L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相关系数0.99991),平均回收率为99.79%、99.62%,咪鲜胺的RSD为0.033 6%.丙环唑的RSD为0.0509%.[结论]方法可同时测定杀菌悬乳剂中咪鲜胺和丙环唑的含量,具有准确、快速、精密度好,简便、方法新颖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