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年来,广泛开展的山区地震勘探工作,也陆续向云、贵、川极大高差地区进军。从极复杂山区三维地震的方法、效果及经验入手,针对复杂地表条件,在资料处理中,做好地表静校正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以贵州某煤田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为例,采用层析反演近地表建模与校正系统(TOMODEL)、去噪、叠前偏移等技术,提高了成像质量。通过采集、处理和解释的联合研究,在复杂地区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冯家塔井田地形复杂,局部厚黄土覆盖,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差等情况,采用科学严谨的野外施工方法保证了三维地震勘探的第一手资料的准确性,数据处理时采用静校正和地表一致性反褶积等处理模块,最大限度提高资料的分辨率,最后使用人机交换的解释系统进行解释成图,取得了较好的地质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3.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煤炭采区得到了广泛应用。黄土塬区存在地表条件复杂静校正困难等问题;从而造成的地震激发层位复杂、地震波衰减快、资料信噪比低等特点,给三维地震勘探带来巨大困难和挑战。分析了黄土塬区地震勘探存在的技术难题,从采集参数和处理模块的角度出发,采取针对性的技术对策,应用动态解释和属性分析等技术,在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复杂条件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若峰  唐汉平 《煤炭技术》2008,27(3):118-120
针对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杨庄煤矿复杂的地表条件以及大倾角向斜条件下三维地震勘探的主要技术难点,阐述了在野外采集与资料处理时所采用的技术对策以及所取得的地质效果。经过矿井生产的初步验证,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合理,所获得的地质成果精度较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提高,尤其是三维地震勘探在煤炭系统的应用与推广,为煤矿采区进行小构造勘探成为现实,给煤矿建设和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效益。本文主要针对采区地表施工障碍物稠密、分布的范围广,施工困难巨大,煤层埋藏深、火成岩发育、第四系干扰等特点,阐述三维地震勘探工作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过程中主要技术措施及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煤田三维地震勘探的重点从中东部向西部转移,从平原转向山区,表、浅层地震地质条件复杂,有风化基岩、坡积物、土石混杂等,给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本文以豫西某矿为例,着重针对复杂地表条件提出了采集的具体措施。经过对结果处理与解释,所取得的资料比较满意,符合本区的地质构造规律。  相似文献   

7.
复杂山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中鹏 《中州煤炭》2010,(9):25-27,34
宁夏西北部山区地形复杂,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也较为复杂,给三维地震勘探带来难度。以宁夏某山区三维地震勘探为例,针对该区具体的地震地质条件,从采集条件分析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技术措施和方法进行野外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和解释,取得较好效果,并经后期钻孔验证,其地质成果吻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黄土塬地区以及煤层大倾角地区的一直是地震勘探的难题,在甘肃某矿,其地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地表为黄土塬地貌;煤层为大倾角地层.通过对采集、处理等一系列方法的研究,本区的三维地震勘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惠俊刚 《煤炭技术》2007,26(9):102-104
以徐州夹河煤矿三维地震勘探为例,讨论了在煤层埋藏较深条件下实施三维地震勘探的难点及对策。结果表明:野外采用"大井深、大药量、高覆盖次数"等采集技术,室内通过三维地震精细处理和综合解释,能够取得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三维地震的施工质量是影响勘探精度的最重要因素。大屯矿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传统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方法在观测系统设计、采集参数选取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一定的不适用性,近年来的三维勘探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结合在大屯矿区开展的三维地震勘探项目,通过综合研究形成一套有针对性的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数据采集的方法体系,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东缘沙漠、戈壁、山地并存,地表条件极其复杂,静校正工作是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关键.本文以准东地区石钱滩、奥塔三维地震勘探实例为依据,介绍高程静校正和初至折射静校正两种静校正方法在准东煤田三维地震勘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飞 《煤炭工程》2014,46(2):92-94
 三维地震勘探作为一种精度高成本低的物探勘探手段,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开采前地质勘探中。三维地震野外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最终地质效果,在野外三维地震施工中往往遇到村庄、工厂、河流、山区陡坎等多种多样的障碍物,给野外资料采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通过设计合理的三维地震野外特殊观测系统可以有效的保证野外第一手资料的数据采集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静校正处理在复杂地表区的地震资料处理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其效果直接影响地震勘探成败。静校正技术经过多年发展,产生了许多基于不同模型假设的静校正方法。讨论了野外静校正、蒙特卡罗剩余静校正、地表一致性剩余静校正的原理、应用范围,联合每种静校正方法的优势,应用多种静校正方法、多步逼近的思路消除复杂地表区的短、中、长波长静校正异常。首先,采用最佳的野外静校正方法计消除低频异常;然后,将蒙特卡罗算法的随机性与剩余静校正方法相结合,消除大剩余静校正量对构造真实性的影响;最后,采取剩余静校正和速度拾取交互迭代的方法,提高剩余时移的拾取精度,在实际资料处理中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野外三维地震施工中往往遇到村庄、工厂、山区陡坎等多种多样的障碍物,给野外资料采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基于此,文章研究设计了合理的树枝型三维地震野外特殊观测系统,论述了特殊观测系统的原理和布置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树枝型特殊观测系统布置设计,并在永城李大庄三维地震勘探和济宁彭庄三维地震勘探中进行了野外现场障碍物树枝型特殊观测系统设计,经过实践验证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戈壁沙漠地区的三维地震勘探越来越引起人们重视,介绍了野外采集方法,施工难度及解决措施。在资料处理上,采用野外静校正和偏移技术,在解释上,工作站交互解释系统,人机联动,使处理更加灵活。速度分析、构造解释、褶曲解释使解释愈发精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当前煤炭地震勘探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地表复杂地区勘探技术现状及面临的问题,分析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地表复杂地区的应用实践问题,如炮点和检波点的偏移过大等问题。通过对几个地表复杂地区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数据采集分析,说明在地表复杂地区,三维煤炭地震勘探技术同样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本次勘查区位于毛乌素沙漠的边缘,勘查区多被垄状及新月形流动的沙丘所覆盖,为了更好完成地质任务,探明影响煤矿开采的地质构造,本次三维地震勘探采用8线10炮规则束状观测系统,克服地表复杂的施工困难,野外采集数据质量较高,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在黄土塬区开展三维地震勘探的施工方法,通过分析野外采集的技术难点,确定了数据采集的技术思路及措施,并介绍了适合于黄土塬区三维地震勘探的施工及处理解释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在老窑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夹河煤矿露头区域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为例,阐述了工程勘察中三维地震勘探的野外资料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技术以及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李元杰 《河北煤炭》2010,(4):1-2,10
针对新疆地区某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区戈壁地表复杂、目的层埋藏深度变化大等地球物理特征,阐述了在野外数据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及资料解释的不同阶段所采用的相应技术措施和取得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