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概况 宜春钽铌矿为山坡露天矿,规模1500吨/日。矿石为钠长石化和锂云母化花岗岩,f=8~12,矿石最大块度500毫米,后改为800毫米。采用汽车、溜井平峒运输方式,汽车运距2.5公里左右。溜井深290米、直径2.5米,贮矿段直径4.5米,底部装设双溜口风动指状闸门。 矿山于1970年设计,属三边建设,设计中对粉矿等问题认识不足。最终地质报告提出原矿含泥量10~16%(小于0.074毫米),实际为40%左右(小于2.3毫米),且粘结性较强,透水性差。设计确定大块率10%,实际生产中50%以上。  相似文献   

2.
水泥矿山采用平峒溜井开拓,主要是缩短运距,降低矿石运输成本。但随着水泥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开拓系统优点越来越多,不单是成本的问题,它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以及投资的优化、后续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使用好平峒溜井能大大地促进水泥行业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3.
云锡马拉格矿主溜井有四条,溜井间相距仅10~20米,为斜溜道结构,垂直多中段卸矿,共22个卸矿口,由于泥状氧化矿石不能采用喷雾洒水及溜并交叉污染,致使卸矿口粉尘浓度高,合格率为22.7%~40.9%。对此,采用了减弱冲击风流、集中抽风、加强卸矿口密闭等措施,形成了新的溜井防尘系统。各卸矿口的风流稳定地流向溜井,溜井冲击风流冲入运输平巷明显减少。各卸矿  相似文献   

4.
1概况 我厂 700t/d窑外分解生产线,年需生产用石灰石 28万 t。二厂自备石灰石矿山的开拓运输系统为平硐溜井窄轨电机车运输,在采场内设计 2个溜井,其中# 1溜井深 84m,装一、二级矿品矿石,年通过矿石量约 16万 t;# 2溜井深 72m,装三级矿品矿石,年通过矿石量约 12万 t。溜井直径均为 3.5m,未建检查天井。溜井下端为一扩大的贮矿仓,尺寸为 8m× 4.7m× 4.7m。采用 FZC- 3.5/1.4- 7.5型振动放矿机侧卸放矿,放矿机深入溜井内长度为 1.0m。平硐全长 538m,断面 9.2m2~ 16.2m2。 ZK10/250型电机车牵引 5辆 KG- 4.0- 7型曲轨侧卸…  相似文献   

5.
黄石市石灰石矿是个技术改造型的山坡露天矿,在技术改造过程中进行了高阶段的开采,作者试就对该矿的研究和实践,来探讨高阶段开采的可行性。 一、矿山概况 该矿位于下扬子台褶带大冶复式向斜北翼,大冶石灰岩,岩石硬度f=10~12,自然安息角38°,容重2.69吨/米~3,松散系数0.82。 表土层为第四系残坡积层,黄褐色或红褐色粘土,亚粘土,夹少量基岩碎屑,厚度不一,不整合盖于基岩之上。 该矿系山坡露天开采,采用主平峒溜井开拓方式。主溜井垂高100米,用YQ-150A潜孔钻穿孔、爆破,用2米~3挖掘机铲装,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开磷集团用沙坝矿高溜井放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跑矿、堵矿事故、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对溜井矿石堵塞特别是高溜井矿石堵塞的形式及产生的原因作了深入分析,推荐了最佳的高溜井放矿改造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矿溜井频繁发生的堵塞问题,以该矿-480~-410m段主溜井为工程背景,将在相同放矿条件下发生堵塞故障的概率定义为溜井堵塞率,构建溜井放矿相似试验平台,选取贮矿高度、粉矿含量、贮矿时间和矿石含水率作为溜井堵塞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4因素5水平的溜井放矿相似模拟试验,将实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对溜井堵塞率进行预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准确预测溜井矿石在不同放矿条件下的堵塞率,研究结果可为溜井堵塞预防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我矿采用平峒溜井开拓。为解决各分枝溜井卸矿处的防尘问题,生产中使用了一种密闭式简易防尘门,如下图所示。 防尘门用废旧皮带卡在1.5英寸的 钢管(即转轴)上制成。托梁兼作格筛用。卸矿口用混凝土砌筑,为保安全,在浇灌时务必先在分枝溜井内适当位置架设好工作台。安装防尘门时,先将其从予留孔中下放,把转轴置于托梁一端的半元形支承坐上,使防尘门借助重力紧贴在混凝土砌筑的卸矿口外侧,而后再用木板把予留孔盖严。据估算,装设一处防尘门,约需旧钢材150公斤,水泥1吨,人工12个工班。  相似文献   

9.
水泥矿山大多为山坡露天矿床,其比高一般为200-700m。依据矿山地形地质条件,选择矿石的“溜井(槽)-平峒开拓系统、矿石自重运输方式”是水泥矿山独具的优势。有关该系统运行中的安全措施等问题已有报道,本文就有关矿山实例介绍该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搞清矿石在溜井中的移动规律,查出溜井堵塞、跑矿的原因,探讨溜井结构改造方案,我们对青菜冲2号溜井和马路坪3号溜井(以后简称青2、马3)中矿石移动进行了测试、录象,现介绍如下。 (一)测试条件 溜井测试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艰苦、危  相似文献   

11.
<正> 厄帕瓦拉磷矿磷肥工程包括年生产能力为10万吨的磷矿和5万吨矿粉及配套工程的设计。矿山已探明磷矿储量1000万吨以上。矿石系角烁状淋滤磷灰石,体重2.6吨/米~3,堆积比重1.62,抗压强度小于325公斤/厘米~2,普氏硬度3~7,属低硬易碎矿石。矿石含水率1.26%,混矿静安息角37~38°。矿山露天开采。采用潜孔钻穿孔、爆破,1米~3挖掘机进行采掘与装载,7吨自卸式汽车运至矿粉车间,运距约1公里。矿山年工作日250天,两班制作业。  相似文献   

12.
我矿第二采矿车间采用电铲装矿,自卸汽车运输,定点卸矿。矿石经明溜槽入溜井,然后经电机车运至破碎筛分厂。由于采场爆堆距卸矿点只有100~600米,汽车卸矿频繁,每台车每班平均卸矿50~60次,致使汽车举升油缸和发动机磨损严重,油料消耗很大。  相似文献   

13.
栅原为大型硫铁矿,最高月产曾达7万吨,现月产矿石1万吨,井下涌水量4~5米~3/分。该矿于1981~1982年实施了矿山排水系统改造工程,采取减少采空区的渗水量,合并矿水处理系统,以及将矿水沉淀物排至井下采空区回填等措施,使情况大有改善。 合并后的矿水处理系统如下图所示。图  相似文献   

14.
临桂硫铁矿位于广西桂林市西南16公里的上村,是个县办小矿,采用平峒开拓,分层崩落法回采,近几年实际产量3~3.5万吨。建矿十年,累计上交税利600万元,相当于全部投资的六倍以上。1985年在学习博白硫铁矿等单位经验的基础上,改革原来亦工亦农用工制度,采用承包工。实行一年来取得了明显效益,矿石成本降低,每年可增加利润几十万元。现将有关情况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会议消息     
王集磷 矿是国家重点建设工 程。该矿段为一倾斜、 缓倾斜中厚矿体,当前国内有关采矿方法总的处于探索阶段,尚无成熟经验。1981年3月至1983年12月,王集磷矿和化工矿山设计研究院共同进行了不同方案的采矿方法试验,共试采了八个矿块,采出矿石15万多吨,记录整理了约十万个原始数据,取得了预期结果。提交鉴定的中深孔房柱采矿法系具有同步形成间隔矿柱特点的改进方案,矿块生产能力268吨/日,矿石贫化率5.1~6%,损失率19.18%,采切比6.51米/千吨,矿石直接成本4.56元/吨。  相似文献   

16.
开阳磷矿矿务局一期工程现在采用平峒溜井开拓,共有四条溜井(参见本刊83—4期)。为了解溜井磨损和使用情况,1982年底,对青莱冲2号溜井(简称2号溜井)和马路坪3号溜井(简称3号溜井)进行了全面检测,并录象。结果表明,除2号溜井冲  相似文献   

17.
由化工部化工矿山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金河磷矿岳家山分矿成品矿库——抓斗浅仓,自1977年2月投产使用以来,经两年多运行,并经过三个雨水季节的检验,使用正常,效果良好,共已储运矿石130多万吨。 该仓仓部长71.5米,装矿长度54米,采用12对交叉式气动闸门,可同时供5个车皮装车。行车跨度16.5米,抓斗容积3米~3。 矿仓由一浅仓与一落地堆矿仓组成。原设计浅仓进深7.2米,有效容量2400吨;落地堆矿仓允许最大堆矿高度10.8米,有效容量8000吨;整个矿仓储量10400吨。但因矿石粘性重,浅仓漏斗放矿角度由原设计65°增大到80°,造成浅仓漏斗脊部死矿量增多,实际浅仓有效活矿量(即放矿量)仅1500吨,还不到岳家山分矿一天的产量。  相似文献   

18.
饵钓多金属矿位于日本秋田县大馆市东南4公里,是同和矿业公司最近新建的一个现代化地下矿山。矿区于1975年普查,1976年7月钻探见矿,先后共打钻138个,总长71574米。1977年10月开始基建,1979年10月投产。设计产量12万吨/年,规模虽小,但机械化程度较高,地下全部采用无轨运输。 矿体埋藏深度300米,底盘为稳固的英安岩,顶盘为不稳固的凝灰角砾岩。矿体似层状,倾角10°,平均厚6米,水平分布面积长约500米,宽300米。矿石属“黑矿”类型,是一种含多种金属硫化物的粘土质黄铁矿,松软破碎。矿石储量共约300万吨,平均品位:铜0.89%,铅3.32%,锌10.1%,金1.2克/吨,银120克/吨。  相似文献   

19.
王集磷矿是个大型矿山,采用平峒溜井开拓,于南、中采区各布置三条溜井,使135水平运输大巷分别跟165、195、225水平连成运输系统。溜井贯通测量工作涉及四个开采水平。  相似文献   

20.
我矿马槽滩矿区和岳家山矿区,自1966年以来,因地制宜地对部分矿段先后成功地采用了露天漏斗采矿法,达到了工效高、成本低、贫损低和消耗低的效果。 露天漏斗采矿法最适用于可以平硐开拓的露头矿体,开采厚度最好在八米以上。这种采矿法是将露天开采与坑内运输结合起来,由坑内向露天采场打溜井,然后将溜井口扩大形成漏斗状,如此从上往下逐步扩大漏斗的过程,就是回采矿石的过程。采下的矿石自溜入溜井,通过溜井闸门在运输平巷装车。因此,它既具备有露天开采的优点,同时又大大简化了回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