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多边形盒零件冲压成形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计算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首先给出正多边形盒零件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式 ,接着分析了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变化规律 ,并以0Cr18Ni9板材和方盒零件为算例给出了凸缘变形区的应力分布曲线。正多边形盒零件凸缘变形区圆角部分的拉深变形是发生皱曲和破裂之源并向直边部分转移材料 ,使直边部分松弛乃至皱曲。因此 ,对于皱曲通常选择设置压边装置 (压边圈、拉深筋等 )来解决。对于破裂通常选择增大侧壁间圆角半径或多次拉深来解决。正多边形盒零件冲压成形最好采用分区 (分块 )变压边力拉深或分区 (分块 )恒压边力拉深  相似文献   

2.
<正> 本文提出了带凸缘的拉深件在拉深过程中存在瞬间超高现象(即工件总高超过该工序拉深结束时的高度),认为这是导致拉深时压扁筒壁或凸缘卷边的原因。文中分析了瞬间超高的原因,并推荐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问题的提出 多工序拉深成形的带凸缘拉深件在拉深过程中常会出现筒壁失稳压扁或凸缘卷边的现象,见图1。前者将导致工件筒壁破裂,  相似文献   

3.
王会廷  彭飞  邰阿媛  章静  闫军 《锻压技术》2012,37(3):31-32,34,33,35
采用有限元结合实验对斜凸缘铝合金锥形件充液拉深中预胀作用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斜凸缘锥形件的成形中,凸模底面和板料在预胀以及拉深初始阶段的接触不同步,是造成零件锥壁底部产生壁厚明显减薄痕迹的原因;预胀时凸模的位置对凸模圆角处零件壁厚分布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对低端锥壁圆角处的影响比对高端锥壁圆角的影响更为显著;凸模先下行一定位移,然后配合合适的预胀加载路线可以改善此处壁厚的减薄,减轻壁厚减薄留下的明显痕迹。  相似文献   

4.
圆筒形件充液拉深皱曲和破裂极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充液拉深时零件变形的应力应变状态出发,根据普通拉深成形起皱和破裂的控制和预测,导出了圆筒形件充液拉深防皱曲和防破裂压边力的极限判据,作为其皱曲与破裂极限的预报及控制.同时还给出了圆筒形件充液拉深成形安全区域图,由此可以确定圆筒形件充液拉深成形的极限拉深系数和最小拉深系数,适用于无凸缘圆筒形件拉深、带凸缘圆筒形件拉深和刚性凸模的胀形.另外分析了在4组压边力的条件下液压力对零件成形的影响,为工艺参数确定、模具设计和设备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根据半圆筋的结构特点,分析拉深锥形零件中板料的受力,分别对保证板料一直压靠拉深筋所需的最小压边哌力,以及防止内皱发生的最大压边力进行了临界计算,获得半圆筋拉深锥形零件中最大和最小压边力的取值范围.拉深锥形件过程中,在此范围内选择压边力可保证压边圈不上浮,板料不起外皱且没有拉裂发生.  相似文献   

6.
圆锥形件变压边力拉深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进行了板料的恒压边力和变压边力拉深实验,分析了变压边力拉深工艺对板料拉深性能的影响,得到了不同压边力模式下圆锥形件壁厚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变压边力拉深工艺能够极大提高板料的极限拉深高度。  相似文献   

7.
半球形件冲压成形拉深筋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 ANSYS/ L S- DYNA3D软件 ,建立了包括凸凹模、压边圈及板料在内的整体分析模型。分别对半球形件在有拉深筋和无拉深筋两种情况下的拉深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拉深筋对半球形件拉深成形的影响 ,从应力场的角度分析了皱曲产生的内在原因 ,指出了判定皱曲的依据因素。  相似文献   

8.
宽凸缘筒形件拉深工艺及模具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宽凸缘筒形件在冲压成形中金属流动复杂,板料变形困难,容易出现起皱和拉裂.以宽凸缘拉深件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副带压边圈的反拉深模具结构,并对该模具在成形过程中工件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最终获得了合格工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宽凸缘筒形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板料拉深成形过程中凸模圆角半径对材料减薄率的影响和不同压边力对拉深件质量的影响,并且得到了工件成形极限图,最终设计出一副合理的倒装复合模结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带筋拉深曲面零件时板料的受力状况,对确保板料外缘一直压靠拉深筋所需的最小压边力以及防止内皱发生的最大压边力进行了临界计算,获得了曲面零件带筋拉深最大和最小压边力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1.
于传浩  张毅 《锻压技术》2022,47(2):56-61
针对带凸缘圆筒件在拉深试模生产中出现的凸缘起皱、零件拉裂问题,通过Dynaform软件对圆筒件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建模与仿真计算,根据模拟结果预测了可能出现缺陷的区域,分析了影响圆筒件成形效果的关键因素.为消除缺陷,研究了压边力、拉深速度、摩擦因数、凸凹模间隙4个因素对凸缘起皱及最大减薄率的影响.以工件最大减薄率最小为目...  相似文献   

12.
圆筒形件的拉深变形与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筒形件拉深过程中凸、凹模圆角处包角α对凸缘区应力的影响,运用等面积法建立了包角α与坯料瞬时外缘半径和拉深高度的几何关系;采用主应力法并结合全量理论推导出等效应变,并对凸缘变形区的径向应力进行了修正;综合考虑压边引起的摩擦应力和凹模圆角区双曲度弯曲引起的弯曲附加应力,建立了拉深全过程拉深力与瞬时外缘半径的关系式。基于拉深工艺试验,对比分析了理论与试验的拉深力与凸模行程的关系曲线,结果表明:新计算方法的理论最大拉深力与实际最大拉深力相对偏差小于7%,且拉深全过程的理论力-行程曲线与试验力-行程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滑移线方法在微型计算机上成功地进行各类盒形拉深件凸缘变形区变形规律的计算机辅助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应力、应变分布,速度分布等,还可计算拉深力及拉深变形程度。  相似文献   

14.
基于压边力控制方盒形件拉深成形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国权  郝美刚 《机床与液压》2012,40(13):62-66,69
板料拉深成形的起皱和破裂是拉深成形工件常出现的主要成形缺陷。通过压边圈对板料施加一定的压边力是控制板料塑性流动的有效方法。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在整体压边圈方式、不同的恒定压边力及变压边力加载模式下模拟方盒形件拉深成形材料流动情况。从模拟结果看出:在变压边力加载下,方盒形件拉深成形结果比恒定压边力下的理想。通过压边圈对板料施加变压边力是控制板料塑性流动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抑制板料起皱和延缓破裂以及提高拉深件成形性能。  相似文献   

15.
锥形凹模板料不起皱条件和极限拉深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锥形凹模拉深变形过程,利用试验数据,列出了板料不起皱的条件;并运用主应力法和板料弯曲的外力功等于内力功的原理以及摩擦理论,推导出加工硬化时变形区危险断面最大拉应力计算公式和无压边装置锥形凹模的圆筒件极限拉深系数计算公式;均由实例进行验证。拉深系数为0.39的两种零件,从试制到生产,证明了锥形凹模是可以实现深拉深的模具。  相似文献   

16.
考虑材料加工硬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圆筒件及带凸缘的圆筒件首次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材料的应力和应变的理论分析 ,推导出圆筒件及带凸缘圆筒件首次拉深时极限拉深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由推导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值相比误差较小.在实际拉深此类零件时,可由推导的公式直接计算出圆筒件及带凸缘圆筒件首次拉深时极限拉深系数.  相似文献   

17.
贺平  王巍  万良辉 《锻压技术》2005,30(6):21-23
考虑材料加工硬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圆筒件及带凸缘的圆筒件首次拉深过程中变形区材料的应力和应变的理论分析 ,推导出圆筒件及带凸缘圆筒件首次拉深时极限拉深系数的近似计算公式.由推导公式计算的结果与实验值相比误差较小.在实际拉深此类零件时,可由推导的公式直接计算出圆筒件及带凸缘圆筒件首次拉深时极限拉深系数.  相似文献   

18.
<正> 1 半球形零件拉深变形的基本特征 半球形件的拉深系数,对于任何直径均为定值,即m=0.71。虽然这个拉深系数要比筒形件的极限拉深系数大得多,但拉延过程中大部分毛坯材料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对半球形件拉深成形,要比圆筒形件困难得多,拉延过程要着重注意球头部胀形拉破和球壁部产生内皱这两种趋势。因为半球形件拉深变形与圆筒形件不同,筒形件拉深成形毛坯件的变形区域,仅仅局限于压边圈下面  相似文献   

19.
摩擦对板料极限拉深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板料拉深法兰变形区和直壁传力区的应力分析,应用功平衡法,推导了极限拉深系数与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式,并讨论了摩擦对拉深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前 言 薄料带凸缘的不锈钢锥形盒形件的拉深比较困难,主要是因为起皱和拉裂而影响质量。如果压边力不足,凸缘和进入凹模口的材料处于失稳状态,在切向压应力作用下,凸缘部会产生径向皱纹;由于侧壁圆角处与直边部受力不均匀,变形程度也不同,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