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装置多、大量的智能单元装置需要通过网络相互通信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高可靠性、高实时性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CAN总线通信网络.给出了间隔层、站控层网络通讯接口的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流程图.该设计可为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提供一个快速、稳定可靠的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2.
张旭 《电工技术》2012,(7):51-52
以太网和CAN总线配合应用已经成为新一代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发展趋势。结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分层分布式结构及其通信任务和要求,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间隔层装置多、大量的智能单元信息交互困难以及通信控制器不易扩展等缺陷,设计了一种基于以太网和CAN总线互联网关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为实现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互操作性、可扩展性和高可靠性提供了可行依据。  相似文献   

3.
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信技术是变电站自动化赖以实现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根据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分簇路由的2层架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组网方案,该方案在过程层采用WSN,在间隔层、变电站层采用以太网。文章对该方案具体实施中的传感器节点能量供给、数据融合与分簇路由算法、可靠性与安全技术、WSN接入以太网等关键技术给出了初步解决办法,最后阐述了WSN实际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文章提出的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相结合的2层架构组网模式是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一种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4.
MMS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的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IEC61850是IEC制定的关于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的最新国际标准,在该标准中将变电站层和间隔层之间的通信映射到MMS上。对MMS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还对不支持MMS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吕晶晶  王牣  赵雪 《电气应用》2007,26(10):33-35
以变电站新型通信网络和系统协议IEC61850为基础,通过建立对象模型、服务模型和通信协议的探讨,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间隔层进行建模,使间隔层各设备的设计适应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变电站内的通信服务装置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它用于各电压等级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与远方调度等的通信连接,在整个综合自动化中起不可缺少的纽带作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RTOS)的变电站通信服务装置的设计和研究,并且引入了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内核Nucleus PLUS来完成主体软件的设计,有重点地设计了通信服务装置中管理主模块及部分接口模块.通信服务装置采用了合理的模块化设计,从而保证了整个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兼容性、通信实时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IEC61850是IEC制定的关于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和系统的最新国际标准,在该标准中将变电站层和间隔层之间的通信映射到MMS上.对MMS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还对不支持MMS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杨娟娟 《电力学报》2011,26(6):484-486
根据系统情况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功能和要求,提出系统设计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硬件设计和软件配置,建立了后台网络,使之能够完成间隔层的测控保护与变电站层通信功能、后台监控功能的有机结合,形成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并针对IEC60870系列规约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不可互操作的缺点,阐述了IEC618...  相似文献   

9.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鸣  谢芝东 《电网技术》2007,31(9):70-73
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分层分布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嵌入式以太网技术在变电站间隔层装置中的应用及实现方案。网络通信层采用光纤自愈环型以太网作为变电站网络层的主干网,在此基础上构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体系结构,从而满足了该系统对网络通信的高带宽、高稳定性、高可靠性的要求,实现了智能电子设备的无缝接入。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常弘  茹锋  黄伟  薛钧义 《电气应用》2005,24(7):47-50
分析了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数据流,总结了实现无缝通信网络的基本原则,研究了IEC61850标准实现SAS无缝通信网络的方法,设计了符合SAS无缝通信网络的基本通信体系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出三种网络形式,为进一步设计和实现符合IEC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无缝通信网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9,自引:7,他引:12  
提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3种典型应用模式及其适用范围,论述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间隔层设备与站控层设备之间的通信宜采用UDP数据报传输层协议的必要性.为了将IEC 60870-5-103应用于变电站内采用以太局域网的情况,给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传输协议的有关定义和网络传输要求.文中所提出的通信网络及传输协议已在工程实际中大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应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变电站智能改造,以及相应产生的传统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的智能化改造需求,文章以500kV传统变电站为例,从系统结构、主通信网络、通信标准、站控层及间隔层软硬件、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了升级改造的实现方法,指出下一步研究方向。该改造能为实现智能电网的信息化、自动化和互动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计算机系统和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是由常规站改为综合自动化站的一种发展趋势和主流技术。综自改造的前提条件应满足在改造过程中确保变电站与各级调度间的正常通信及信息的正确上送。介绍了330 kV桥陵变电站综自改造过渡期间,在具备双网架构前提下,在保证与各级调度间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实现从RTU向综自主备机模式的过渡。  相似文献   

14.
基于调度数据网的变电站智能设备远程维护系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大量无人值守的变电站陆续投入运行。对变电站内智能型装置(如RTU、测控单元)的有效维护是确保调度自动化系统正常发挥作用的基础。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数据通信网的灵活实用的远程维护方案,利用调度自动化通信技术及SCADA技术,综合多种智能算法,实现设备故障的及时发现和诊断处理,为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可靠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5.
500kV变电站遵循IEC61850标准统一建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00 kV桂林变电站的间隔层、变电站层全部遵循IEC61850标准统一建模.500 kV桂林变电站采用Ps6000+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过IEC61850通信协议实现变电站层对间隔层数据的监视和控制.该工程除了直流屏等少数不具备网络通信能力的装置外,整个系统取消了规约转换器,各智能设备间完全采用IEC61850规约通信;远动通信服务器对间隔层IEC61850通信使用双网热备用模式,而后台监控则实现了双网双工;各测控装置的间隔层联闭锁则基于GOOSE组播数据共享而实现.  相似文献   

16.
借鉴IEC 61850功能分层的保护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33,自引:17,他引:16  
借鉴IEC 61850功能分层结构,将保护装置各功能模块划分为映射的过程层和映射的间隔层,映射层之间采用以太网通信。由于实现了与IEC 61850功能分层类似的结构和相同的通信网络标准,保护装置既能在现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下具有较好的性能,又可以通过与IEC 61850各功能层的直接互联运行在IEC 61850标准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详细阐述了该类保护装置的硬件设计方法和实现形式,并以电容器保护装置为例,初步建立了装置的IEC 61850设备模型。  相似文献   

17.
智能变电站中过程层和间隔层功能一体化IED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规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需要增加过程层设备并改造间隔层设备,施工复杂,对中低电压等级间隔经济性欠佳。提出了采用过程层和间隔层功能一体化智能电子设备(IED)的分散安装配置方案,并设计了功能一体化的新型IED,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功能和测控、保护功能在一台物理设备中实现。介绍了该IED的总体设计方案和软硬件结构,主要由Po...  相似文献   

18.
非综自变电站改成基于IEC61850规约变电站改造方案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适应智能电网的建设需要,对非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建设建议全部改造成IEC61850规约变电站.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只在站控层和间隔层实现基于IEC61850标准的系统;监控装置、远动装置、继保子站、测控装置、电压切换装置和低压裳置全部按新建变电站配置.自动化系统的站控层采用双以太网,采用IEC61850规约;保护通信予站采用单以太网,IEC61850规约;低压保护设备、测控装置、新上高/中压保护设备采用IEC61850规约,通过双网将数据上送监控装置.未改造的采用RS-485或以太网103通信的保护设备,由各制造厂家负责升级改造.根据目前非综自站的现状,指出应考虑改造顺序、网络设备、增加交/直流馈线柜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可划分为站控层、网络层和间隔层。网络层实现站控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的数据层的高速连接,是综合自动化系统数据通汛功能实现的基础。RS-485做为数据通讯的标准接口,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间隔层数据通讯中得到广泛应用,正确合理地使用 RS-485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