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由2-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乙二胺(以L表示)与稀土硝酸盐合成了四种新固体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L(NO_3)_3(Ln=Y、Nd、Eu、Er)。推断出了配合物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二茂铁甲酸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稀土高氯酸盐RE(ClO_4)_3·nH_2O(n=8或9)与二茂铁甲酸钠盐NaL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合成了四种新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TG-DTA分析和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手段研究了配合物的性质,确定这些配合物的组成为[REL_3(H_2O)_2]·nH_2O(式中RE为Pr、Nd、Sm、Y、n=2或),配体羧基以双齿配位。RE的配位数为8。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氯化稀土RECl3·nH2O(n=6)与二茂铁亚甲硫基乙酸钠L(L=FcCH2SCH2COONa)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合成了镧、钕、钐、铒四种新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nH2O(RE=La、Nd、Sm、Er,n=1或4)。配合物中配体的羟基以双齿螯合形式与稀土配位,硫也参与配位,配合物可能的配位数为9。  相似文献   

4.
在溶剂中,合成了8种稀土(Ⅲ)与1-苯基-3-甲基-4-(2-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THP)及2,2′-联吡啶(bipy)形成的混配配合物,经测定其组成为RE(PMTHP)3bipy,其中RE为Nd、Sm、Eu、Gd、Tb、Dy、Ho、Er。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和摩尔电导分析,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相似文献   

5.
首次合成了六种Ce(PMTHP)_4A型混配配合物,其中HPMTHP为1-苯基-3-甲基-4-(2-噻吩甲酰基)吡唑啉酮-5,A为邻菲罗啉(Phen)、2,2’-联吡啶(diPy)、喹啉(Quin)、吡啶(Py)、二苯亚砜(DPSO)和三苯基氧化膦(TPP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及摩尔电导等分析测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5种新双席夫碱双核轻稀土(Ⅲ)配合物RE2〔(PMαFP)2EN〕3,其中(HPMαFP)2EN为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乙二亚胺,RE为La、Pr、Nd、Sm、Eu。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谱和摩尔电导分析,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稀土硝酸盐甘氨酸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及杀菌活性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水相中首次制得了稀土硝酸盐与甘氨酸系列固体配合物,经化学分析、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及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配合物通式为RE(NO_3)_3(Gly)_4(RE=La、Ce、Pr、Nd、Sm、Eu、Gd、Tb;Gly=Glycine)。采用厚平板洞穴法试验了配合物的杀菌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BP)为第一配体,茚三酮(Nin)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三种未见文献报道具有组成为Ln(PMBP)_3·Nin·3H_2O(Ln=La、Nd、Gd)的稀土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差热-热重谱、 ̄1H核磁共振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9.
在非水体系中合成了稀土(Ⅲ)硝酸盐(La、Nd、Er、Y)与双希夫碱香兰素(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己二胺的固体配合物,用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等手段研究其组成和性质。  相似文献   

10.
镧系元素高氯酸盐苯丁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稀土高氯酸盐RE(ClO_4)_3nH_2O(RE=La~(3+)、Ce~(3+)、Pr~(3+)、Nd~(3-)、Sm~(3-)、Eu(3+),n=6~7)与苯丁基亚砜PBSO(C_6H_5C_4H_9)在无水乙醇体系中合成出六个新配合物,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稀土离子含量测定,配体PBSO含量测定ClO_4~-含量测定、IR谱、导电、TG-DTA分析及X-射线粉末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BPSO)_7(ClO_4)](ClO_4)_2,配位数为8,电解质类型为1:2。  相似文献   

11.
稀土双取代基冠醚配合物的制备及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了镧、铈、钕高氯酸盐与4’,5’-二溴苯并-15-冠-5固体配合物和高氯酸镧与4’-溴-5’-硝基苯并-15-冠-5固体配合物。通过化学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溶解性及摩尔电导测定等性质表征,证明4种配合物均为1:2型(M:L),非溶剂合、含有配位水分子的新配合物,其三个ClO ̄-_4离子均未参与配位。  相似文献   

12.
由邻香草醛缩邻氨基苯甲酸(以H2L表示)与稀土硝酸盐作用合成了3种新固体配合物。并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及摩尔电导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HL)(NO3)(H2O)〕NO3(Ln=Dy,Er,Tm)。研究了配合物的配位方式和某些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La(phen)L3=H2O、Gd(phen)L3、Sm(phen)L3(phen=邻菲罗啉,HL=对甲氧基苯甲酸)固体配合物,对所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UV、1HNMR、TG-DTA的分析测试,初步研究了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4.
单取代甘缬二肽四苯基卟啉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合成了五种新的单取代甘缬二肽四苯基卟啉稀土配合物,即乙酰丙酮-5-(对甘缬二肽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钐、铕、铒、镱和镥配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电子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5.
毕彩丰  范玉华 《稀有金属》1996,20(6):429-432
由邻香兰素缩邻苯二胺与稀土硝酸盐作用合成了三种新固体配合物,并对其进行了元素、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确定配合物的组成为[LnL(NO3)2]NO3(Ln=Dy,Ho,Lu),推测了配合物的配位方式和结构  相似文献   

16.
稀土碘化物与甘氨酸固体配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王运革,林纪筠(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在开拓稀土新的应用领域时,需要合成一类溶解度较大,热解温度低的配合物。本文已完成未见报道的符合上述要求的碘化稀土甘氨酸配合物的合成,配合物的组成为RE<Gly...  相似文献   

17.
范玉华  毕彩丰 《稀有金属》1995,19(4):241-244
首次合成了双希夫碱水杨叉替联苯胺与稀土硝酸盐的3种固态配合物,通过元素、差热-热重、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手段,确证配合物的组成为[LnL(NO3)2]NO3.4H2O(Ln=La,Pr,Sm),研究了它们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相似文献   

18.
由双希夫碱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缩乙二胺与稀土(Ⅲ)硝酸盐(La,Nd,Gd,Tb,Ho),合成了五种固体配合物。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LnL(NO3)3。  相似文献   

19.
合成了通式为(C26H30NO)3RE(C6H5O7)2(H2O)x,当RE=La~Gd时,x=3,RE=Tb、Dy时,x=4,RE=Ho~Tm时,x=5,RE=Yb、Lu时,x=6的一个系列13种标题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差热分析、摩尔电导、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等对配合物的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20.
配合物REI_3·2CS(NH_2)_2·10H_2O(RE=La,Gd)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0℃时碘化镧(LaI3)、碘化钆(GdI3)-硫脲(CS(NH2)2)-水三元体系相平衡数据,确定了配合物REI3·2CS(NH2)2·10H2O(RE=La,Gd)的制备方法,并对所得配合物进行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测定其密度、折光指数及轴性,确定配合物结构中的配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