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黄河》2017,(12):85-89
为提高传统淤地坝规划设计水平和效率,基于现有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基础数据,运用"3S"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开发了小流域坝系规划三维可视化决策支持系统,实现直观、准确、快速的坝系规划。该系统充分考虑了坝系规划设计的实际业务特点,开发了坝系规划核心业务流程中的10多个关键自动算法,实现了三维可视化环境下流域现状的真实感模拟、坝系规划实时计算与动态显示以及坝系工程未来生态效果预测模拟,有效提高了坝系规划辅助的自动化程度,减轻了坝系规划人员繁重的计算工作量,并已应用于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雷家庄小流域的坝系可研规划。  相似文献   

2.
由于淤地坝工程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评价准则的模糊性,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充分考虑影响淤地坝工程安全运行的各种因素或指标,分别给出了淤地坝工程安全性指标综合权重矩阵的概念以及综合评判指标、评价原理和方法。通过青莲河和谭坪小流域坝系安全性模糊矩阵集比对,说明了在进行单坝以及坝系安全性评价时该方法的适用性,对今后淤地坝多坝系间工程安全性评判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3.
小流域坝系优化规划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明华  程益民 《人民黄河》1995,17(11):29-33
在水土保持治沟坝系规划中,采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新建坝系规划和已成坝系改造规划的小流域坝系优化规划模型,利用该模型可求出坝系中诸坝较优的建坝高度和适宜的建坝时间。以孙家沟流域为例,对建立的优化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小流域坝系建设是黄土高原地区最有效和富有特色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对40多条建设基础较好的典型小流域坝系进行调查总结,并对近300条小流域坝系(工程建设和初步规划情况)的布坝密度、大中小型淤地坝配置比例、治沟骨干工程平均控制面积等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的布局、规模、结构、建坝顺序、建成时间间隔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蒋钢 《人民黄河》2000,22(12):19-20,22
结合黄土高原地区十几年来坝系建设的实际情况和各地的一些典型做法,针对治沟骨干工程坝系建设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在坝系建设中应注意以小流域为单元、支毛沟为重点,最终达到冲淤平衡的规划思想,并对坝系规划的范围、流域面积的确定和工程水沙计算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6,(9):82-85
为研究小流域淤地坝坝系的联合作用机理和蓄洪拦沙调控作用,以王茂沟小流域淤地坝系为研究对象,在系统解析小流域坝系关系的基础上,对不同坝系结构组合拦沙级联效应进行计算,揭示小流域坝系与沟道单元坝系分片、分层对泥沙的控制关系,阐明了小流域淤地坝系拦沙能力的级联效应。结果表明:小流域淤地坝系的合理配置有效延长了骨干坝的使用寿命,级联坝系的联合运用能够实现泥沙的内部消化。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图表法、参照相邻小流域坝系工程使用值法、既有骨干坝实测法与加权平均推算法分析确定了固阳县二道壕小流域的土壤侵蚀模数,为小流域水保生态建设规划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小流域坝系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工程效益计算和项目建设经济评价两部分,文章通过对小流域坝系的基础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计算,对贴现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效益费用比等经济指标的分析研究,对坝系可研的经济合理性提供了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9.
牧东 《陕西水利》2012,(2):69-70
通过分析四沟门小流域社会经济概况,对四沟门小流域坝系存在问题、建设方案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的科学建坝方案,可供情况相近地区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某区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和和具体案例,为改进以往单一目标下的区域小流域规划决策方案和方法,采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多目标规划决策数学模型,并依次经过小流域规划任务和各目标分解,层次分析判断矩阵模型构造、一致性检验等步骤,最终结合某小流域多目标规划方案选定实际问题,并通过三种不同决策方案对比优选,鉴于统筹兼顾、低费用、高效益原则,选定了某区域小流域多目标规划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1.
闫家河小流域坝系工程布局方案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川 《山西水利》2007,23(3):13-14
闫家河小流域位于垣曲县的东南部,是垣曲县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为治理水土流失,发展沟坝地,拟在此小流域修建坝系工程。通过对坝系单元的组成进行调整和比选,确定了闫家河流域坝系布局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2.
淤地坝坝系布设方案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淤地坝坝系布设方案的类型和特点,构造布设方案评价层次结构,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建立了布设方案优选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结合实例阐述了该模型在淤地坝坝系布设方案优选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将淤地坝坝系布设中模糊因素进行定量研究,可以比较客观科学地选择较优布设方案,提高决策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建立流域生态承载力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构建了流域水电梯级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承载力计量模型,并以贵州省坝王河流域为例,对不同规划方案情景下的流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评价的5个方案(包括零方案)情景中,规划的4个方案情景下的坝王河流域生态承载力指数(水平)均较零方案情景高,其中方案4...  相似文献   

14.
何艳霞 《陕西水利》2014,(4):163-164
通过分析横山县沙界沟小流域淤地坝现状,结合实际,对两种工程总体布局方案的布局思路、坝系建设规模、防洪能力、拦泥能力、於地面积、保收能力和投资效益进行了探讨和比选,最终优化对比,提出最佳的布局方案,以确保坝系布局方案科学可行。  相似文献   

15.
韭园沟流域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是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坝系安全评价指标和指标标准,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坝系工程安全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流域骨干坝安全度均大于0.8,骨干坝布局均衡系数0.9,坝系安全度0.892 62,从计算结果看,韭园沟流域坝系基本处于安全状态,骨干坝布局比较合理,评价结果基本上与实际相符.因此,认为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以在黄土高原小流域坝系安全评价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机械配套方案的模糊优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庆鸣  何小新 《人民长江》1995,26(10):23-26
本文针对碾压混凝土坝施工机械配套方案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选择方案时证券条件的模糊性提出采用模糊优选方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对多个待选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和优选。论述了评价系统的建立,评价指标隶属度的确定,以及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间的相对权重。并介绍了模糊优选程序及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7.
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顺  马红 《中国水利》2003,(17):57-58
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对今后搞好相对稳定坝系规划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并结合正在开展的黄河中游地区15条坝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实践,提出了坝系相对稳定的内涵、坝系与相对稳定坝系的区别以及不同类型区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黄土高原不同区域典型小流域坝系调查统计分析,小流域沟道布坝密度为0.4~3座/km2最为合理.坝系建设顺序以先下后上,先干后支,即先从沟口至沟掌打坝为优,单坝打坝间隔年限以F/S=40为最优.坝系中骨干坝与中小型淤地坝的配置比例以1:2~1:(4~6)为宜,坝系布局支毛沟以小型淤地坝为主,支沟以大中小型淤地坝为主,适当位置建设蓄水塘坝,在较大支沟沟口布设骨干坝,干沟以大中型淤地坝为主,合理布设骨干工程和中小型水库,有效控制洪水泥沙,快速淤地,发展水坝地,提高坝系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9.
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小流域沟道坝系建设是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工程。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对今后搞好相对稳定坝系规划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坝系相对稳定理论的研究,并持舍正在开展的黄河中游地区15条坝系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实践,提出了坝系相对稳定的内涵、坝系与相对稳定坝系的区别以及不同类型区坝系相对稳定系数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20.
王逸冰 《中国水利》2003,(17):73-74
小流域坝系的形成、发展和运行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过程,对这一过程的数字仿真模拟是一种高科技手段.通过对小流域坝系数字仿真技术的研究,提出了小流域坝系数字仿真模拟系统的设计思路与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