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刘顺潮 《电子科技》2007,(3):70-73,81
提出了一个使用代理和中间件技术实现在线集成透明CAD软件的混合方法。该方法使用内外封装器对传统的CAD软件进行封装实现协同操作,以中性接口为不同CAD软件提供统一的调用接口。协同绘图作为实例说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3GPP标准中盲传输格式检测方案的性能不足,文章结合蚁群算法和融合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WCDMA终端的盲传输格式检测算法.该算法利用蚁群信息量记忆传输格式历史数据,对不同判据的可靠性程度进行加权融合.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在多应用场景下均明显提高了WCDMA终端中盲传输格式检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纤的红外图像高速远距离传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郑宾 《激光与红外》2011,41(4):462-465
针对现有红外系统中电传输数据容量小、距离近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通讯技术的高速、远距离红外图像传输方法。该方法结合现有红外传感器的数据输出方式,利用成熟的光电转换模块,设计了一种红外图像的光传输系统;对设计原则和核心模块进行了讨论。实际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是稳定可靠的,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电传输中数据容量小和距离近的问题,并且在稳定性、误码率、线缆数量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和改善。  相似文献   

4.
安常青  谢树煜 《今日电子》1996,(10):28-30,34
本文介绍了一种支持CSCW的远程协作支持平台,它显式地控制用户之间的基本协作需求,提供了用户进入协作的入口,并对协作者的状态,行动和权限进行管理,使得协作者能够彼此协调,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本语言介绍该协作平台的功能,特点以及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5.
祁海军  凌清  刘鑫  岳元 《激光与红外》2012,42(11):1291-1295
针对现有红外搜索跟踪系统数据量大、传输带宽高的问题,结合实际应用背景,提出了有效降低图像传输带宽的方法——JPEG图像压缩。深入研究了JPEG算法,并且详细描述了各个模块的实现方法。进而在System Generator中通过图形化语言对FPGA进行编程、仿真及实现。该方法在现有的红外系统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完成了在有限传输带宽内将系统前端红外图像传输到后端指挥中心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基于MPEG-2复用算法的MP4视频复用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分析现有的MPEG-2的视频传输及复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对MPEG-4视频基本流进行MPEG-2的TS复用方法。对MPEG-4视频码流进行分析,从视频流中提取视频帧进行单路MP4视频音频复用,并在此基础上对多路MPEG-4的基本视频流进行复用。  相似文献   

7.
H.264和AVS编码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H.264和AVS两种先进信源编码方式在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在现有的MPEG-2编码系统中同时实现H.264和AVS码流混合传输的方法,并实现了终端接收.  相似文献   

8.
董楠 《现代电视技术》2010,(10):104-106,120
本文分绍了地面无线新闻节目传输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实际应用模式,提出了一种无线新闻节目传输系统的构成,并阐述了其基本实现方法,通过对该系统的抗干扰性能进行的计算机仿真、探讨了进一步改善其抗干扰性能的基本方法,对高速视频信号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中伟 《无线电工程》2009,39(9):4-6,15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仿真技术已成为对无线通信网络进行研究和论证的有效手段。针对某基于短波传输的通信网络的性能研究,分析了短波信道和通信网络的仿真模型及其实现思路,提出了一种短波传输通信网络的信道级和网络级相结合的仿真实现方法。为短波传输的网络性能研究提供了一种符合无线传输特性的实现方式,可以推广作为进行无线通信的网络性能分析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光纤语音传输实验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教学的光纤传感器实验研究系统,介绍了光纤语音传输实验系统的基本组成和锁相环调制解调的原理,详细说明了光纤在语音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及其特性。该实验系统包含了光纤传感器绝大多数环节的原理及应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纤传感器在原理和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增强学生将光纤传感器系统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对传输系统进行了实验研究,证明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三维技术的发展,雷达的结构设计从传统的CAD/CAE向全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和仿真的方向发展。本文对舰栽雷达结构数字化样机的建设进行了探索。通过协同研发平台实现了雷达研制过程中过程、工具、数据、知识的一体化管理,提高了雷达结构设计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分布式曲面设计和快速原型制造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曲面协同设计和快速原型制造的基础信息框架.针对自由曲面的设计要求和快速原型制造的特点,提出了采用三角网格模型作为曲面的描述方式.此描述方法分别采用自定义数据格式T和CMESH作为系统格式和网络传输格式,采用STL格式作为快速原型制造的数据格式.在设计了三种数据的转换方法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模型描述方法,实验表明,采用此方法可以使网络数据传输量减少为1/12,满足分布式曲面设计和快速原型制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文中围绕哈长城市群,开展基于SaaS模式的面向高端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研究,针对企业间协同设计与流通的需求,构建高端装备制造业科技服务平台架构,实现设计数据到生产数据的可视化,使数字化技术贯穿设计制造全过程,为高端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融合运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电网企业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多以流程式为主,往往存在沟通协作不充分的问题.在分析南方电网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建立"互联网+"模式的沟通协同工作平台的设想,用户通过"互联网+"工作平台,集成各项社交功能,变单线式的沟通协作为网状式,快捷高效完成工作.详细介绍了"互联网+"协同沟通平台的设计方案,实践应用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methods of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an integrated inductor-capacitor-transformer (LCT) are presented. A generalized modeling approach is also described. On the basis of this model and by using practical data, CAD software is developed for LCT, Several integrated LC and LCT samples were designed, built, and tested. Finally, a resonant power converter, using the integrated LCT, was built and tested  相似文献   

16.
温泉  何建敏  曹杰  刘波 《通信学报》2006,27(11):154-160
针对分布式在协同设计与制造环境中的需求,提出了实体对象与分布式对象的映射模型和平台匹配方案。分析了协同虚拟制造(CVM,collaborative virtual manufacturing)的技术体系,给出了实体对象的分析方法,提出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分布式对象映射模型,并设计了CVM分布式支撑环境架构;引入单元匹配和平台匹配量化分析,改进了信息平台效率测度的评价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得到了CVM系统结构拓展模型,对分布式虚拟设计与测试环节进行讨论,表明了应用协同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改进效率。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目前雷达产品研发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立过程、工具、数据、知识一体化管理的协同研发平台。阐述了组成雷达协同研发的3个统一化体系:统一化设计环境;统一化流程体系;统一化数据空间。建立了雷达协同研发平台的3层结构:协同层的管理平台,实现跨部门、跨专业的任务流转;应用层的设计平台,实现知识、工具的有效融合;数据层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源的统一管理。最后结合案例,分析了建立雷达协同研发平台的关键技术、应用价值及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rapid evolution of integrated circuit (IC) technology to larger and more complex circuits, new approaches are needed for the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of these very-large-scale integrated (VLSI) circuits. A large number of design methods are currently in use. However, the evolution of these computer aids has occurred in an ad hoc manner. In most cases, computer programs have been written to solve specific problems as they have exist and no truly integrated computer-aided desisn (CAD) systems exist for the design of IC's. A structured approach both to circuit desisn and to circuit verification, as well as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design systems, is necessary to produce cost-effective error-free VLSI circui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review of the CAD techniques which have been used in the design of IC's, as well as a number of design methods to which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ids has proven most successful. The successful application of design-aids to VLSI circuits requites an evolution from these techniques and design methods.  相似文献   

19.
为了满足某型机载显示器与机上其他设备的复杂任务和可靠的数据通信,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控制协议芯片SM61864G3实现1553B总线远程终端通信的设计方法。该设计将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与接口控制逻辑集成在FPGA内实现,保障系统实时的可确定性。测试结果表明:该通用接口实时性及可靠性高,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杨胜文  史美林 《通信学报》2006,27(11):148-153
分布式协作正在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日渐普遍的工作方式,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能够显著地提高分布式群组的工作效率。然而,传统的群件系统很难适应灵活多变的应用需求。面向服务的架构与Web服务技术为建立高度灵活的协同系统提供了一种新途径。探讨了面向服务的协同系统设计,主要关注于系统体系结构、协同服务参考框架和交互模型。这种面向服务的设计思想能够提高协同系统的灵活性,简化协同应用的开发,并且支持协同服务与其他应用的无缝集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