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绵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生态过程,这为在不同尺度上综合解决西北城市突出的水问题及相关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它应该密切耦合于城市水循环系统、城市小气候和城市生物多样性建设之中。面对西北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和海绵城市建设契机,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建设为例,总结其建设项目中的道路绿地、居住区绿地和公园绿地建设中植物景观设计的问题和原因。基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和方法,介绍沣西新城海绵城市城市绿地和生境营造的景观设计理论和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新城建设中的中央公园数量日趋增多,中央公园发挥着城市海绵体、绿色地标、发展引擎等多重功能,也是城市中心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为落实海绵城市理念,以沣西新城大西安中央公园为例,研究蓝绿交融背景下,肩负区域雨洪调控功能的中央公园海绵系统构建思路,提出雨水传输系统、雨水径流调蓄系统及水系净化系统并行的区域雨洪调控策略,总结以海绵理念为主导、科学体系为框架、多专业协调融合的海绵系统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
国内部分     
正西安沣东新城建469m高的丝路国际中心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召开2017年全区政情通报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沣东新城将全力支持和配合大西安建设,做好我市长安区、咸阳市沣东街道相关行政村的托管事项,理顺托管区域内民政、教育、卫生等方面的管理体制。西咸新区划归西安管理,有助于沣东新城放大优势,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同时也有助  相似文献   

4.
1955年,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国家建设布局的需要,交通大学主体由上海迁至西安,西安交大诞生.一甲子后,秉持着"西迁精神"和顺应"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布局需要,西交大创新港应运而生,它是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项目地点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渭河南岸,总用地面积约333.3hm2(5000亩),分为科研、教育、孵化和综合服务四大板块,首期总建筑面积约159万m2.西交大创新港建筑传承了"南洋公学"的欧式风格和传统坊院布局,单体采用了"巨构"组团的形式,体量较大.  相似文献   

5.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了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试点城市名单。共有10个城市入选项目试点城市,珠海和洛阳列为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综合试点城市,常州、合肥、青岛、威海、株洲、柳州、桂林和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等8个城市列为中欧低碳生态城市合作项目项目专项试点城市。试点城市将借助项目支持,围绕城市紧凑发展、清洁能源利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水资源和水系统、垃圾  相似文献   

6.
<正>作为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的陕西省西咸新区,在2016年年底前以辖下沣西新城名义,分别与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市行政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公路研究院、咸阳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成立六个海绵城市教学科研基地。这是陕西首批以海  相似文献   

7.
能源规划是实现低碳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提出了基于"低碳"理念的区域能源规划模型,并以沣西新城能源规划为案例,介绍了基于"低碳"理念的区域能源规划:结合区域资源条件,提出能源规划目标,根据负荷预测分析,给出相应的规划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高速城镇化进程中,"水多、水少、水脏"等问题日益严重。海绵城市理念提出构建城市海绵体,系统地解决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等问题。该文阐述了海绵城市建设途径,分析总结沣西新城在区域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社区与场地三个层面构建海绵体的规划布局与建设措施,以期为我国西北缺水地区海绵城市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交大")科技创新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项目,由西交大与西咸新区联合建设,位于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范围内的渭河南岸.  相似文献   

10.
陕西西咸新区是国家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对西咸新区沣西新城试点区域内市政道路采用了生态滤沟、植草沟+雨水花园、透水路面、路基防护等设计。该工程建成后,经历了一次强暴雨,结果表明,排涝效果显著,平均雨水径流削减率达70.5%,对类似区域海绵城市道路设计及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城市新区生态环境变化受规划驱动特征,运用"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框架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估规划实施对城市新区生态安全的潜在影响,为规划与管理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评估与预测西咸新区沣西新城2015-2020年生态安全演变趋势,结果发现生态安全状态由较安全下降为临界安全。此外,由于DPSR模型能够较好反映规划对城市新区生态安全时空演变所起的驱动作用,且以规划控制指标作为评价数据源,便于规划及建筑专业人员应用,故鼓励将其运用于城市新区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中。  相似文献   

12.
《建筑》2015,(3)
<正>2014年1月6日,西咸新区——经国家批准在陕西设立的以创新城市发展方式为主题的国家新区,定位绿色都市,让城市回归自然。西安沣东地产有限公司作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板块的新兴房地产开发企业,助力打造现代田园都市,秉承"建筑,让生活更美好"的使命,将绿色建筑、生态居所革命进行到底,为客户提供超越期望的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人文关怀。公司自2011年成立以来.通过实现"四节二环保",所谓"四节",即节能、节地、节材、节水,"二环保"其一对建筑外部的生态环境保护、对大自然最低的污染,甚至是零污染,其二对居室环境保护,确保人的健康,打造绿色环保示范项目,从而向"绿色科技地产领跑者"的企业愿景不断迈进,建立标杆,引领风尚。  相似文献   

13.
<正>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中国城市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应用项目旨在推广低碳宜居的城市形态,提高公共建筑的能源效率,推广商业上可行的屋顶太阳能光伏应用系统。项目拟开展"湖南株洲职教城多能融合供应系统可行性研究技术援助项目"、"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分布式能源适用性研究技术援助项目"、"陕西西咸新区沣西新城总部经济园二期新能源综合供能示  相似文献   

14.
新城战略是贯穿上海城市规划的基本规划战略之一。面对城市转型发展的宏观背景,上海启动新一轮新城建设,低碳生态的基本理念成为指导新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作为上海本轮首个批复的新城规划,南桥新城总体规划修编在工作过程中从网络生态、紧凑发展、复合有机三个层面落实低碳城市理念的基本出发点,搭建起规划理念到实践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区域生态格局是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在中方新城"旺市融城"的战略实践中,始终立足特色生态资源本底,以生态发展为导向,充分发挥区域生态要素在融城发展中的先导作用,通过对区域城市空间格局、产业布局、功能优化以及支撑设施的生态引导,形成了极具区域特色的融城发展模式,对当前生态导向下的城市发展颇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新城发展不仅要建设成为长三角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更要成为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新型城市示范。梳理新城概念沿革、新城发展特征与规律,总结上海五个新城发展目标与共性要求,探讨城市网络中的新城定位与内涵。基于新城交通发展的瓶颈与挑战,归纳出综合交通规划的3类10个问题。面向新城规划建设的模式创新,结合嘉定新城综合交通体系研究,提出适应新城发展要求的综合交通规划体系构架、技术方法、发展策略和优化重点。为上海五个新城发展明确交通战略的应有之"新",也可为其他超特大城市编制新城或新区综合交通规划提供可比较、可借鉴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居业》2014,(6)
<正>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科学,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既然是科学,就不能随心所欲,就应该按规划的规律办事。城市规划是一门综合科学,既有自然科学属性又有社会科学属性。既然是科学,就不能随心所欲,就应该按规划的规律办事。在当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用科学规划框定科学发展格局,探索了一条"以人为本、规划引领,生态优先、产城  相似文献   

18.
西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之城,独特的生态环境是孕育悠久历史的基础,如何保护好西安的生态特色,基于生态特色视角下挖掘西安城市文化,建设绿色西安,是当下西安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文章基于西安城市特色提出了"宏观塑格局、中观筑系统、微观出亮点"的空间规划模式,构建了"生态格局分区控制,绿色空间分体系,落实低碳技术"的规划措施。以绿色西安规划为例,详细分析规划中对城市特色的塑造,探索在绿色规划中对城市特色营造的坚守。  相似文献   

19.
长沙正处于都市化快速发展阶段,近域地区城市化进程加速,目前规划和在建的"十大新城"大多位于近郊地区,形成"都市近域新城带","十大新城"如何结合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功能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是完善长沙城市功能、健全城市产业体系的重要研究内容。以望城区滨水新城总体城市设计为例,通过对区位条件、生态优势、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滨水新城如何实现与滨江新城、洋湖、大王山片区的差异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福州滨海新城规划是我国首个把城市定位为"森林城市"的新城。在森林新城建设中,通过划定生态红线,塑造生态格局空间,打造绿色生态廊道,设计生态福利空间等手段,把打造森林城市作为目标和理念,融入滨海新城规划建设全过程,提出"在森林中建城,先造森林再造城"的理念,开启了全国新区建设的先河,为我国高水平的森林城市建设提供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