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建筑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耗能逐渐增多,是造成温室气体含量骤增的原因之一,其中施工阶段温室气体集中排放且排放强度高,是核算建筑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难点之一。以 CO 2 为研究目标,参考建筑造价方式得出建筑施工阶段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并通过福建省相关项目实例进行验证,分析碳排放特征和规律,从建筑碳排放政策法规、建筑材料的选取、建筑建设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等多方面提出减排策略,为政府、企业等各方拟定减排对策提供了便捷可查的资料,促进建设项目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筑部门是能源消费的三大领域(工业、交通、建筑)之一,也是造成直接和间接碳排放的主要责任领域之一。在2030年之前力争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央对我国低碳发展给出的明确目标和时间表。中国建筑部门实现碳中和意味着零排放,指的是建筑部门相关活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同样影响气候变化的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都为零。针对我国建筑部门的运行直接碳排放、运行间接碳排放、建造和维修导致的间接碳排放及运行导致的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的现状水平、主要来源、减排关键问题和实现零排放的路径与关键技术。指出"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是实现碳中和的基础",并给出了我国实现建筑部门碳中和的四个主要任务:取消直接碳排放,协助减少电力和热力使用导致的间接碳排放,减少建造和维修用材的生产和运输导致的碳排放,以及避免建筑空调制冷系统使用中非二氧化碳类温室气体的排放,应该促进这四个领域的革命性变化和关键低碳技术的应用,通过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选取湖北省恩施市某绿色建筑为例,对其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建筑物使用和建材生产阶段,其中建筑使用阶段碳排放占比达80%以上,而建筑建造阶段及拆除阶段碳排放较少。同时,由于采用绿色建筑技术,折算后的建筑单位面积年碳排放量,均低于恩施同期设计建造建筑的年单位面积排放水平,节能减排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全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研究了杭州低碳科技馆在建材生产、建材运输、施工建造、运营使用以及拆除废弃阶段的能耗与碳排放,并分析其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对全生命周期能耗与碳排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碳排放系数方法,建立建筑施工建造阶段与运营使用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模型。以贵阳某住宅项目为案例,分别计算两个阶段的碳排放量,通过碳排放量对比分析可得施工阶段所占碳排放总量百分比为2.56%,运行阶段为97.44%。同时可得建筑施工碳排放来源为材料运输排放,运营阶段碳排放来源为电力消耗排放。  相似文献   

6.
建筑业所消耗的能源及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能源危机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人们愈加认识到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了降低建筑能耗和建筑碳排放,人们提出了许多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与建筑能耗控制方法。本文从建筑生命周期的角度有序地梳理了建筑各个阶段的能耗与碳排放控制方法,然后提出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控制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从而建造低能耗与低碳建筑,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7.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本文通过研究民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测算方法,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对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期碳排放进行量化分析,将建筑工程按工程性质分为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修工程、安装工程和施工临设,理清各部分碳排放源及碳排放因子。在案例分析中发现,工程项目临时设施的碳排放量占建筑结构本身建设碳排放量的1/5左右,为实现施工期的减排措施提供了针对性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过程中的建筑工程施工活动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导致我国温室气体(GHG)的减排压力日益严峻。本文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对施工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进行分析,界定了生命周期内施工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建立了施工碳排放的核算模型。选取深圳大学10栋新建宿舍,将建筑按照结构分为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砖混结构三类不同结构进行案例研究,测算和分析施工过程碳排放。结果显示:这三类建筑结构住宅的主要碳排放因素都包含土石方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和垂直运输,这四种主要分部工程累计碳排放占有比例为剪力墙结构67%,框架剪力墙结构60%,砖混结构61%。未来可对这四种施工过程的碳排放行为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利用碳排放系数法建立了建筑结构全寿命周期的碳排放模型,并以4幢建筑形式、结构形式各异的建筑作为算例进行推演。计算结果表明,建造阶段的碳排放量占到建筑结构全寿命周期总量的40%~50%,其中建材生产是主要排放源。在不同的结构形式之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排放量大大高出钢结构。针对以上结论,对结构的建造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减排措施,以逐步实现"绿色建造"。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消耗大量资源、能源的同时,也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本文通过研究民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测算方法,通过生命周期评价法(LCA)对民用建筑工程施工期碳排放进行量化分析,将建筑工程按工程性质分为基础工程、结构工程、装修工程、安装工程和施工临设,厘清各部分碳排放源及碳排放因子。在案例分析中发现,工程项目临时设施的碳排放量占建筑结构本身建设碳排放量的1/5左右,为实现施工期的减排措施提供了针对性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已成为全球共识.建筑物在建造和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人类越来越认识到建筑及其运行对气候和环境的巨大影响,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发展绿色建筑的高潮. 我国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绿色...  相似文献   

12.
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建筑及其相关产业的活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为了分析建筑生命周期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文章基于生命周期(LCA)评价理论,界定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范围,建立了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核算模型。选取北京地区钢筋混凝土结构低层住宅作为案例研究,对其生命周期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探讨了减少建筑业碳排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绿色建筑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类的未来,越来越多的建造技术都在试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转变。数据显示,今年将会有51%的公司中60%的业务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促使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绿色建筑具有更大的健康和生产效力,其次是可以减少用水量、减轻温室气体排放、保护自然资源等节能效力。那么2015年建筑设计将呈现那些新趋势呢?可持续建筑材料受重用建筑在建造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如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既有居住建筑超低能耗全生命周期各阶段进行分析,简化各阶段计算公式,结合示范项目测算碳排放量,确定了超低能耗节能改造后既有居住建筑碳排放量可节约57.95%,并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温室效应.  相似文献   

15.
我国碳减排工作已经进入总量控制阶段。建筑作为能源消耗的三大"巨头"之一,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建筑节能将是我国实现2030年碳减排目标的关键领域。能耗及碳排放数据是科学推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目前,中国建筑节能在法律法规、激励政策、技术标准等体系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建筑能耗及碳排放统计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城市温室气体清单入手,初步分析广州城市温室气体清单的构成与趋势,比较研究有代表性的国际城市的温室气体清单,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为例,针对碳排放较大的工业、能源供应、交通、建筑和废弃物处理等主要领域,从城乡规划角度提出增加碳汇、产业转型、空间重构、交通组织、绿色市政与资源利用、绿色建筑等低碳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温不断升高,而建筑业产生的能耗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为实现建筑业节能,将建筑能耗分为建筑材料生产和加工阶段、施工阶段、建筑运行使用阶段及建筑的拆除处置阶段,并采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方法,构建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模型,统计2000—2019年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分析建筑全生命周期能耗的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战略规划和节能减排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日益凸显。针对建筑碳排放量化评价的具体要求和控制标准缺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IE-AHP的福建省建筑碳排放评价方法。以运营阶段为基准,利用区间估计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一种可评估量化的评价方法,解决了不同建筑类型碳排放量不可比、非运营阶段基准值无法获取等问题。将该方法应用于厦门市某公共建筑的碳排放评价,实际案例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可行性高,为低碳建筑的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面对全球变暖的危机,中国作出战略部署:将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并力争2060年实现碳中和,以应对气候变暖.建筑业作为能耗大户,理应对此积极响应.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建筑碳排放现状,针对建筑建造和建筑运行两大部分的巨大碳排放量,探讨建筑行业要达到碳中和的可能途径.认为应以提升建筑节能为基础,同时改变用能方式,推行完全的"电改气",大力发展风电光电,这些都是减少建筑运行过程碳排放的有效途径.除了建筑运行的间接碳排放外,通过改变"大拆大建"模式,减少由建筑建造造成的碳排放和建筑领域的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同样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0.
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变暖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建筑在其建造活动和相关材料生产过程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为了采取正确的措施减少建筑碳排放,准确量化建筑的碳排放尤为重要。本文对已有的建筑生命周期物化碳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了目前常用的3种建筑生命周期物化碳计算方法(基于过程法、投入产出法和混合法),并从系统边界、数据特点和计算的准确性3个方面对这3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过程法操作性较好、应用最广泛,但准确性低;投入产出法应用比较少,其结果过于粗略;混合法计算准确性较高,但因操作较复杂,应用也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