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地域性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性,从地域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拓展、环境形态的现代化与地域特色的结合、环境的生态功能性与历史文脉的结合等方面,对地域性文化在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拓展进行了阐述,以实现开设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主要培养实践型艺术设计人才。随着艺术设计专业的不断发展,以往艺术设计教学问题凸显,实践教学随之兴起。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教师突出实践教学,构建实践教学保障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实践型人才。该文研究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保障体系的构建,希望给我国院校提供借鉴经验,保证实践教学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1)
在高职高专院校中,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在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进行项目化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工作项目,有效的实训基础建设和项目化教学任务设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该文通过分析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项目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对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研究,进而实现高职高专艺术设计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3)
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应用性强的特点,学生的职业技能自然成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特别是校企合作模式的改革,对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极具现实意义。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实训基地的现象,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因此,文章分析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提高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水平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面对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逐步增大的形势,笔者分析了"威客模式"应用于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优势,并探讨了将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引入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过程,旨在探索一种具有特色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14)
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教学中,美术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美术教学质量的高低与否对学生艺术设计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新时期,各阶段教学进行改革与创新十分必要,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学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教学优化。该文对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学优化问题进行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9)
艺术设计作为与社会需求密切接轨的应用型学科,其教学中也存在着自身的个性化教学特征。现在的艺术设计教学多为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自主学习及实践教学较少。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个性化的教学模式是现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发展趋势,所以在教学中要采用独特的课程设置、个性的教学方式及不同寻常的教学环境来完成艺术设计个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袁继池  陈超  汪坤  沈阳 《现代装饰》2015,(1):263-264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渐提升,使得人们对于环境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起来,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也在这样的需求当中逐渐壮大起来。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在取得了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还有很多方面亟待进一步完善和改革。笔者就当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现状以及今后的教学改革发展提出了自己见解,以期能够为今后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提供更有效地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6)
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依然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以及考核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因此,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3)
如今,中国经济与文化蓬勃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大力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国内文化创意发展欣欣向荣,在此背景之下,许多国内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开始着眼于传统文化的开发、创新及传承,但一些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是部分高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缺乏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二是部分高校顺应时代发展,开设了一些传统文化课程,但这些传统文化课程与设计实践分离,无法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主题进行深度思考和创作的兴趣。现阶段,关于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专业文创品牌设计方向的实践教学案例及相关文献较少。因此,该文以艺术设计专业文创品牌设计方向为例,研究怎样将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教学,更好地将艺术设计作品与实践结合,探索一些针对此方向的教学方式,希望会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文创设计方向的实践教学课程提供一定的借鉴,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也将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环境设计中的水景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林立的混凝土建筑的灰色环境感到厌倦,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水景则是现代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满足人们赏水、亲水的需要,目前从住宅小区到城市广场的环境设计都在加大水体、水景在环境中的应用,涌现出了大批亲水住宅和喷泉广场。  相似文献   

12.
于2007年8月落成开馆的鄂尔多斯美术馆,由鄂尔多斯市江源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造,建筑面积2700m2,是一所兼具艺术展览与研究资料档案馆功能的非营利公益性社会文化机构.  相似文献   

13.
住区环境空间中公共艺术的创作,区别于传统雕塑的社会功能定位。在天津水晶城的《日子·记忆》和《尘封·记忆》、天津万科东丽湖的《水法》、《虫》和《弋》等项目的创作中,通过主题、材质、形式、参与方式等多方面的新的尝试,探讨公共艺术与空间环境、社会效应等关系。  相似文献   

14.
崔华峰在2000年创建了用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如今已经快4年了.在采访他本人和参观他的工作室的过程中.我能清晰地看见他的这几年的工作痕迹.也聆听到一个跋涉在企业文化空间设计道路上.一位孤独者的心声.在中国这个求快求变的现实环境中.有那么一些经过大浪淘沙后.浮出水面的设计工作者.他们的经历让他们设计方向变得越来越明确.心态变得越来越平静,他们能够安静下来专心做设计.做产品.崔华峰便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环境艺术设计首先应建立在自然环境基础之上,确定其设计的公用性,找出空间的组合,在保障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加强自然环境的艺术性和实用性,达到设计功能的目的,呈现出融洽的人与建筑之间的和谐气氛,建立人性化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每个有创造力的个人来说设计这个过程是独一无二的,是非常个人的经过多年试验和应用的过程。我的建筑之旅是一段以艺术进化为导向的自我探索的过程;一个保持对场所精神,对作用于其上的力量,对在瞬息万变建筑环境中的人们有直观意识和连接的过程。"——Todd E.Pilgreen,AIAUED:首先,可否与我们分享您个人的求学与工作经历?Todd:与建筑结缘对我来说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我的父亲是雕塑艺术家,从儿时起我便身处于一个创造性的世界中。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我之所以会喜欢建筑是因为它有着和雕塑相似的地方,即可以从三维角度预想要创造的东西。对我来说,建筑之所以更契合于我,是因为它更具有技术性。我一直钟情于这种创造结构性的、技术性的事物。在发掘对建筑的极大热情后,就必须努力去实行,因此,我选择到专门的建筑院校学习。事实上,我并不是因为想要进入大学而去建筑学校,恰恰是为了学习建筑才选择进入大学。因为我确信自己会成为一名建筑师,而大学是帮助我实现这个目标的途径。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不断思考、学习、发现自我,这是一个很有趣  相似文献   

17.
田玮  杨涛 《住宅科技》2012,(6):27-28
从分析花鼓灯民间艺术的特点入手,结合应用实例,以另一视角剖析花鼓灯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从而在继承和保护民间艺术措施上取得创新和开拓。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高名潞策划的《墙:中国当代艺术20年展》在北京中华世纪艺术馆隆重登场,这次展览的规模不小,有48位艺术家和电影导演参加,他们的作品或多或少都和“墙”有着主题上的关联。墙既是隐喻层面的,也是物理层面的,但给人更多冲击的恐怕还是物理层面的墙——长城。其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这20多年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 “八五美术运动”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作品,还是那些和长城发生关联的作品,在国际上赫赫有名的中国艺术家蔡国强和徐冰早期的作品也和长城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似乎可以认为长城是人们了解中国和中国当代艺术最容易识别的标志。  相似文献   

19.
"近日浙江艺术界有了一个大事件,几代艺术家期待的艺术殿堂--浙江美术馆终于落成了,它坐落于西子湖畔万松岭下,为美术大省浙江今后的国内外艺术交流建立了一个最高规格的展示平台……"这是杭州媒体的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20.
《家饰》2008,(2):60-61
于强访谈 于强在设计这条道路上走了14年。谈及一路走来的感触他笑言“只是让自己更加懂得生活罢了。”简单的话语。传达出他做设计的初衷,即不断提升自我生活品质的同时,通过设计来提升业主的生活状态。“其实.一开始不太明白为什么做设计.也许更多的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现在能逐渐跳脱出来真正从业主的生活角度去做,从而通过自己的作品来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