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CAD/CAPP集成,针对箱体类零件探讨基于约束的孔系特征映射原理。重点阐述孔系约束匹配法及基于约束的孔系特征映射实现方法,并给出实例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面向非回转体零件并采用特征映射方法实现CAD/CAPP信息集成的系统。重点讨论了系统中特征的自动分类描述及特征映射的分阶段实施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对应不同映射方法的级特征分类算法。  相似文献   

3.
特征映射环境下工艺信息模型的图结构表达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将零件 CAD系统设计特征信息映射为CAPP系统所需的制造特征信息后,再将映射后的零件信息按照CAPP系统模型的结构要求进行转换,从而使CAPP系统能通过特征映射自动获取零件信息,最终实现CAD/CAPP信息集成。  相似文献   

4.
CAD/CAM集成环境下的基于特征设计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从三个方面研究了CAD/CAM集成环境下的基于特征设计方法:形式化定义,设计过程模型,设计算法及其系统结构。文中给出了特征定义、特征操作、特征模型验证及特征映射策略及其形式化描述方式,建立了面向CAD/CAM集成的基于特征设计过程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特征的设计算法及相应的系统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5.
面向装配特征的CAD系统建模的数据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一种与面向装配特征的CAD系统建模的信息模型相一致的数据模型,给出了与数据模型相映射的数据结构,并讨论了装配特征类的定义与操作。  相似文献   

6.
面向对象的双向特征映射技术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行工程的实现要求多个应用特征空间在保持信息完整性,一致性的前提下实行双向映射。以产品全局特征模型为中心的映射过程分解成,从全局特征领域抽象特征再到领域具体特征的三个层次进行。映射认识以特征为对象按面向对象技术表达和组织,由系统知识库和过程知识库共同驱动双向特征映射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零件设计域到制造域的特征映射机理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特征映射机理及其映射过程的分析,提出一个基于零件特征模型、面向井行工程的特征映射系统。系统由预处理、筛选、提取及聚合等四个子系统组成,完成零件从设计特征到制造特征的映射,从而实现零件在特征层上的信息转换。以实例对系统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8.
陈薇  沈晓红 《机械设计》2002,19(7):58-59,62
介绍了夹具规划研究中各种特征模型的应用,分析了进行特征转换的必要性,并着重探讨了零件制造特征与夹具特征间的映射问题。给出了该范畴中的特征映射的基本思路和算法,从而实现了不同特征模型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某些实体造型系统在生成零件视图方面的若干不足,从特征映射的角度,对三维零件特征的二维工程图生成进行了理论探讨及研究,提出了建立二维模式库的构想,并引入一种新的概念:面向工程图的特征映射。  相似文献   

10.
基于特征映射的冲压工艺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冲压工艺设计是冲模设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将特征映射技术引入到冲压工艺设计中;给出了特征映射中原象特征(设计特征)与象特征(工艺特征)的数学描述,讨论了四种映射方式(直接映射、共轭映射、组合映射与投影映射);基于产生式规则知识,具体描述了特征映射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设计相关模型之间模型级和特征级的协同感知能力,在模型存储节点上维护路由感知描述表,以建立模型间的网络映射。在每个设计相关模型上维护该模型特征相关性描述表,以建立模型特征之间的特征映射,利用主模型修改描述表封装主模型的设计修改。通过几何修改搜索算法和特征修改定位算法,实现模型级和特征级的协同感知。最后,构建模型特征相关性修改描述表,封装模型间设计相关性的更改,通过协同适应算法实现协同感知后设计模型映射关系的更新。  相似文献   

12.
零件设计与制造域间特征映射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数学工具,在特征信息描述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特征映射中信息演变过程,建立了零件设计与制造域间特征映射的数学模型,探讨了特征映射原理。  相似文献   

13.
特征识别方法及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传统CAD系统中提供产品的几何信息,一些非几何信息难以表达,不能为下游活动准备足够多的信息,难以支持设计制造一体化过程,特征识别是将传统CAD系统的几何模型转换为面向应用的特征模型的重要方法,被认为是通往CAD/CAM信息集成的重要途径,本文系统研究各种特征识别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指出特征识辊方法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产品特征信息模型是并行设计的基础。本文系统分析产品特征信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作用,详细研究产品特征信息生成的有关方法与技术,说明了特征识别与特征变换技术在集成CAD/CAM并行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特征映射的机械产品成本估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文权  潘双夏 《机械》2003,30(5):10-12,19
分析了机械产品在设计阶段的成本估算策略,建立了基于特征映射的产品并行成本估算模型,研究了成本特征表达方法,给出特征映射以及成本估算流程,开发了估算软件,并应用于油压减振器的零件设计中,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面向并行工程的多域特征映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讨论了特征的概念性和操作性定义及特征分类,分析了多域特性映射机理,给出了不同应用领域对产品信息需求的多域特征映射框架模型和实现过程。  相似文献   

17.
特征技术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特征定义与分类,特征识别、特征建模,特征表达,特征映射以及特征数据库模型6个方面对特征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提出需求流动链概念,建立需求流动链信息功能模型。研究流动链需求映射体系,应用特征映射机理,在同态/同构映射下,分析需求信息经产品功能到设计特征的映射转换过程。描述特征映射中的变量约束、规则约束和过程约束机制。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方法分析特征映射重要度,并应用线性规划(LP)优化评价需求映射。最后,结合汽轮机产品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需求流动链特征映射研究,实现了需求信息语义到设计特征结构化的定量转换,为企业进行客户需求为中心的生产实施提供可靠性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机械产品CAD系统初步设计的新方法-需求动态响应地。该方法以面向 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为指导思想,针对机械产品CAD系统用户的需求特征及动态变化的共性,结合成组技术的核心思想,通过建立用户需求分析模型,完成需求特征的分类和确定;建立了用户需求与软件开发目标的映射模型,实现用户需求向软件功能目标的映射,再通过需求与软件目标对象的动态偶联,实现机械产品CAD系统设计对用户需求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20.
多域特征映射机理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讨论了特征的概念性和操作性定义及特征分类,分析了多域特征映射机理,给出了不同应用领域对产品信息需求的多域特征映射框架模型,并实现开发了一个初步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