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报纸、杂志时代了,21世纪已经进入了一个人类无法估计的时代—影像时代,而平面广告设计则是本时代中的集大成者。但是此设计并不是将一堆图片进行无秩序地拼凑,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精神的体现。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底蕴,将文化的精髓、美的瑰宝等元素融入到广告设计中,从中体现独具特性的文化魅力。本文从平面广告设计中的民族文化蕴涵进行分析,探讨了它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2G时代的通信需求以语音业务为核心,从需求层次理论上分析,这是一种低弹性、低层次的基本功能需求。3G时代的需求将以多媒体业务为核心,它是一种高弹性、高频变和高层次的需求,服务将延伸至生活、工作的每个环节,最终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工具和伙伴,需求的重心从扩展的通信功能逐步向内容、应用和体验效果转移,市场关注的不再是业务和网络,而是聚焦于内容、应用和体验。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一个属于"Phone"的时代已经来临! iPhone、GPhone、OPhone、UPhone、WPhone、乐Phone……市场上层出不穷的"Phone",预示着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而是已成为当今3G时代的宠儿,一股XPhone风潮正席卷全球手机行业.  相似文献   

4.
一个属于"Phone"的时代已经来临!iPhone、GPhone、OPhone、UPhone、WPhone、乐Phone……市场上层出不穷的"Phone",预示着它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英文单词,而是已成为当今3G时代的宠儿,一股XPhone风潮正席卷全球手机行业。XPhone风靡的原因在于它是一部吸引眼球和拥有成千上万种特色的应用服务的终端OPhone背后,是中移动倾力打造的移动商城;诺基亚的移动终端背后,则是新亮相的Ovi商店;联通iPhone销售火热,是因为它拥有上万种软件应用……XPhone风行,是一时的市场冲动,还是对传统商业模式和生活方式的颠覆?在这个全民皆"Phone"的大比拼中,谁将率先出局抑或笑到最后?  相似文献   

5.
《新潮电子》2003,(8):41-43
自轩辕黄帝始有剑以来,剑已经不再仅仅作为一种兵器存在于世间,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一种能与其他文化融会贯通的文化,它甚至已经成为古老文化的一个缩影——舞文弄墨、诗辞歌赋……都可以看到剑的身影。然而在今天,更有甚者将剑与手机联系在了一起,这便是诺基亚(NOKIA)6108。  相似文献   

6.
日前,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正式推出1850TSS全业务交换传送平台,这是业界第一个在单一平台上实现100%的以太网数据、TDM和WDM交换的产品。它的出现标志着城域网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使运营商不再需要争论采用哪种传送技术来同时满足他们目前和未来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胆机·"嗲"味     
胆机的发展,从起至落到今天的再度辉煌,这是历史的必然产物。它既包含了一个时代技术的发展,又受人们复古审美意识的加强和多元文化层次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的影响。胆机已不再是一部能发声的机器,人们对它的评价也不只是看它能否真实再现原音,而是赋予它更多的  相似文献   

8.
杨海玉 《通信世界》2003,(21):29-29
“通信业的发展已经从技术时代向应用时代过渡,技术发展的脚步已经明显放缓,运营商需要的不再是单个的技术,而是全面的应用方案;制造企业也不再是一个产品的生产企业,而应该全面了解电信运营的市场情况,了解运营商的所想所需,了解电信市场情况,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全面的、符合运营商需要的解决方案。通信业正迎来一个从单个技术向全面解决方案转型的时代。”这  相似文献   

9.
相册大革命     
《家庭电子》2007,(7):88-89
数字时代的来临,许多日常用品相继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IT数码的新科技,BP机被手机所取代、随身听被MP3、MP4所代替、传统的胶片照相机变成了满世界流行的数码DC……然而,数码相框的到来可以说是数码史上的又一次革命,它彻底解放了那些长期积压力的数码相片,让每一个值得记忆的瞬间从此不再被埋没在硬盘里。心动了吗?没错,你家的相框、相册终于也该升级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新潮电子》2010,(4):164-165
在我们的“视”觉越来越大的时代,电脑显示器该多大尺寸?AOC近日给出了一个大胆的答案。AOC V27t将电脑的视野扩大到了27英寸,电脑显示器不再只是显示器,它更是卧室视听娱乐的多面手。  相似文献   

11.
《新潮电子》2004,(9):100-104
“创作我的影像故事”是今年玩数码摄像机最热门的口号,数码摄像机不再只是一个简单能记录生活片断的工具,从它所衍生出的是一种个性的数码影像文化,表达的是数码摄像机爱好者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一种对生活的构思Coco Lee的第一部处女作——《自娱自乐》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农民用数码摄像机创作自己电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摄影技术让我们记录历史、记录人生、记录人们瞬间的喜悦、辉煌与痛苦。而当数码影像时代向我们走来时。数码科技使摄影变成了一种享受。摄影将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不再是一种工具,一种附属,而成为乐趣本身。从技术、产品、应用、价格等方方面面的因素考虑,数码影像走入寻常百姓家已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13.
吕鹏 《数码》2004,(4):122-125
最近,网上和书上都提到过“数字日记”这个概念,相应的也有这样一群追随者。正是因为数码相机省去我们在时间和金钱上的浪费,才使得我们有可能更多地关心自己,同时也更多的关心他人。这个时代还坚持写日记的人不多,而数码相机的便利让我们愿意一遍一遍地拍摄自己。这个时代关心别人,让我们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也正是数码摄影解救了我们的善心。当我们把数码相机揣在兜里,敏感且粗线条的勾勒每一天时,它带给我们的就不再仅仅是乐趣,而是一种写意风格的深刻革命。  相似文献   

14.
短信爱情     
感谢发明手机的人,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它见证了一对恋人的悲欢离合!这是一个故事,一个令人心动的“心情故事”,也许我们已经听到太多的“网恋”故事,而这是一个特别的“短信恋”。手机与短信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们是一种文化,体现了这个时代的效率,也反映了这一代人的“心情” 。可能你不曾经历如此浪漫的爱情,但你很可能有手机,愿它也能为你传递爱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个泛蓝光的时代。雷柏独创蓝光引擎的出现,将我们带进了小小鼠标的狂野世界——它不再限于桌面,而出现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立面。与传统的红光引擎相比,雷柏的蓝光引擎的过界面能力提升了30%,  相似文献   

16.
叶新海 《视听技术》2003,(11):43-44
曾经在我们(或许是我们的父辈们)的业余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收音机。如今已风光不再。确实,无线电广播比不了电视和互联网的声形并茂,单纯讲听音,又不及CD的高保真效果,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主角”退居“配角”地位自在情理之中。不过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广播依然有它独特的魅力。首先,它是一种低成本的娱乐方式。相对于高保真音响器材而言。买台收音机的花费很少,收听节目更是无需花钱,  相似文献   

17.
加拿大钢琴家古尔德从来不是个与时俱进的“聪明汉”。1962年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一个人可以在丰富自己时代的同时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可以向所有时代述说,因为他不属于任何特定的时代。这是一种对个体主义的最终辩护。它声明,一个人可以创造自己的时间组合,拒绝接受时间规范所强加的任何限制。”  相似文献   

18.
对于国内用户而言,ThinkPad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笔记本电脑品牌,凭借着独具特色的风采,它已经被升华成为一种文化、一个象征、一副标榜。"小黑"、"ThinkFans"、"黑迷"等诸多爱称,不仅是使用者对产品  相似文献   

19.
《数码》2005,(3):166-171
作为男人,一生中有很多东西值得去热爱和追求,汽车、豪宅、女人、金钱,还有现在我要说的腕表。在这个手机替代腕表的时代,很多人对腕表已经不再那么关心了。拥有一块高档腕表虽说还是身份的象征,但在我看来,拥有什么样的腕表应是代表了一个人的品位和追求,是一个人生活质量的体现。在提倡运动与生活的时代,你能拒绝这些时尚又高档的运动腕表吗?  相似文献   

20.
智能手机就应该一成不变,令人乏味?多普达(dopod)S1将颠覆你的观念,彻底的改头换面,每一厘米的设计都背离了传统,轻薄、圆滑、艳丽、质感,构成了它全部的与众不同,它不再是一件工具,而是一件玩物,不再是一件累赘,而是一件饰品。无论在多么奢华的派对上,S1都会让你作为知性女人光茫四射。[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