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湘潭市某斜拉拱桥健康监测项目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 FEA水化热分析模块针对X1号梁段混凝土水化热温度效应对施工阶段和模板类型的敏感性展开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合理地分层分段浇筑可以有效减小水化热温度效应,防止裂缝产生;使用钢模板施工对水化热温度效应有一定的减缓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以国内某核电厂循环水廊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作为建模和计算的工具对施工阶段的水化热温度状态进行数值模拟,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施工阶段水化热温度应力作用对廊道裂缝的影响并且通过与工程中裂缝特征、范围等数据的比较并分析裂缝偏差原因和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裂缝纠偏措施和主要控制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一座预应力混凝土等截面PC箱梁桥——坂上互通AK 0+315.2立交桥为依托,对箱梁水化热温度实测值进行分析,寻找一定的规律。明确施工过程中水化热作用对PC箱梁结构变形的影响,并提出系统有效的温控措施防止裂缝的形成发展,为今后相似结构施工过程中温度裂缝的控制及预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效应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施工阶段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场及温度应力分布规律,文中系统地阐述了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水化热的控制技术。以某长江大桥主墩承台为研究对象,提出承台施工中应用的温控方法,通过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仿真分析,详细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化热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采用温控方法后,有效地降低了结构的温升,有效控制了混凝土因水化热作用而引起的裂缝。  相似文献   

5.
向涛 《山西建筑》2007,33(6):307-308
介绍了计算大体积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应力场的基本原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某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箱型薄壁桥墩的水化热温度应力场进行了仿真分析,为控制施工中的水化热温度裂缝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薛新峰  周莉 《山西建筑》2014,(18):192-194
针对桥梁大型承台施工时因水化热易产生温度裂缝的情况,分析和揭示了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和收缩作用下裂缝产生的机理,提出了有效控制和减小大体积混凝土因水化热产生的温度裂缝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底板,由于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极易引起裂缝.分析了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就控制环节进行了探讨,提出通过设计、材料、施工三个方面进行相关控制,以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并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相关控制要点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李方东 《建筑》2009,(10):49-51
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是针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而提出来的。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现浇箱梁施工实践中,通过在混凝土内埋设温度传感器,利用计算机监测、记录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根据采集到的各测点温度值,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变化规律,并针对如何控制混凝土水化热造成的温度裂缝,提出了施工中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体积混凝土因水化热聚集在内部不易散发,容易造成内外温差过大而在混凝土凝结硬化早期造成温差裂缝.结合某工程大体积基础混凝土施工,提出了采用系统的方法对裂缝进行控制,同时,在冬季施工中采用多重综合蓄水养护法,确保了工程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外侧墙内布置冷却水管以降低新浇混凝土的水化热 ,减小外侧墙与底板之间的温差 ,从而控制裂缝的产生与发展。介绍了上海市外环线越江沉管隧道施工中所采用的冷却方法 ,并对其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李宏彬 《山西建筑》2002,28(4):62-63
介绍了某工程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分段,分层施工方法。采用间歇分层浇筑,使一部分水化热在混凝土呈塑性状态下释放,大大降低了水化热对混凝土凝结硬化的影响。在浇筑时,再辅以混凝土缓凝技术,能有效地散发水化热,降低混凝土早期温度,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性。  相似文献   

12.
用 ANSYS 软件对现浇混凝土墙体的水化热温度场进行了分析。考虑了模板类型、拆模时间、模板厚度对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场的影响,为合理施工以及温度控制提供有效措施,以防止早期温度裂缝。  相似文献   

13.
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水化热及其抗裂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混凝土在施工期产生的大量水化热,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进而出现热裂缝的主要原因。高掺量粉煤灰混凝土技术可有效降低水化温升,本文通过对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温度测量结果的分析和对温度应力的计算,讨论了高掺量粉煤灰对限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出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家奎  陈斌 《山西建筑》2012,38(11):175-177
对某特大桥承台按照一次浇筑施工的方法运用Midas/Civil进行了数值分析,进行了影响水化热的参数敏感性研究,得出施工中参数的选择原则,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结合某实桥工程背景,对节段预制箱梁进行后浇横隔墙施工过程的水化热效应进行了研究,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模,根据三维瞬态温度场理论,进行了水化热效应的仿真模拟,分析了箱体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及随时间变化情况,揭示了水化热温度应力使预制箱体腹板外表面受拉、内侧受压的规律及峰值拉应力区域,指出容易开裂的位置;分析了水泥品种、混合材料用量、入模温度3个参数对应力场的影响规律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水泥品种对水化热效应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混合材料用量的影响,入模温度对水化热效应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针对蜗壳结构外围混凝土的施工特点,在考虑水化热温升的基础上,采用水体控温、分层浇筑、顺序耦合等技术实现了水电站保压蜗壳结构施工期的瞬态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析,探讨了保温浇筑对蜗壳外围混凝土早期温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土水化热所释放的热量对早期温控性能的影响占主导地位。采取蜗壳内水体控温的保温浇筑措施,其效果并不明显,反而降低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却能有效改善整个龄期内结构的温度场和应力场;保温浇筑的影响直到后期(28 d以后)才逐渐体现出来,但影响作用和影响范围有限。而且,保温浇筑虽然对与钢衬贴合的混凝土内边界起到了“内降外保”的温控措施,但同时也减缓了整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间接增加了混凝土外表面的拉应力;因此,对于充水保压蜗壳结构施工阶段不仅要采取保温保压的施工方式,还应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入仓温度,例如采取加冰水拌和、预冷骨料、保温运输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陈洪 《山西建筑》2013,(35):195-197
以在建的重庆寸滩长江大桥的承台施工为例,对混凝土水化热机理和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根据温控计算理论,研究了具体可行的温控措施,并对施工阶段的水化热进行了相应的数值分析,指出采用该温控措施减小了混凝土内外温差和结构内部应力。  相似文献   

18.
何猛  吴俊卫 《山西建筑》2012,38(29):134-135
针对夏季气温较高,对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水化热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少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的措施,从而达到了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胶凝材料的水化热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分析了影响胶凝材料水化热的因素,同时提出通过调整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掺入矿物掺合料和外加剂、控制施工温度等方式,能降低水化热及改变水化热释放过程。粉煤灰掺量、水胶比和外加剂均能对碾压混凝土胶凝材料的水化热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