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正明 《治淮》2015,(2):32-34
一、工程概况怀洪新河是一条大型人工河道,西起涡河下游怀远何巷,至固镇澥河洼,由澥河、浍河、漴潼河东入洪泽湖,流域面积1.2万km2,干流河道全长121km(安徽95km),怀洪新河主要控制性水工程基本都在安徽境内,其工程主体内容包括:河道两岸堤防254.71km,大中型水闸9座,桥梁6座,穿堤建筑物99座,堤顶防汛道路156.68 km。作为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怀洪新河主要功能是分泄淮河干流洪水,扩大流域排水出路,兼有灌溉、供水等功能。通过多年的运行,水管单位已经逐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怀洪新河水工程的科学化、规范化调度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2.
怀洪新河(安徽段)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茂章 《治淮》2007,(4):44-45
怀洪新河工程西起安徽省怀远县涡河左岸的何巷,东入江苏省洪泽湖溧河洼,干流全长127km^2河道土石方约1.76亿m^3,其中安徽省境内河道长95km,堤防260km,干流河道上兴建了10余座大型闸、桥和100座穿堤涵闸,怀洪新河安徽段工程总投资14.64亿元。怀洪新河的主要作用是分泄淮河干流洪水和扩大渫潼河流域1.2万km^2内水出路,确保淮北大堤、京沪铁路和淮南、蚌埠等工矿城市的防洪安全,并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2003年怀洪新河首次分洪运用,有效地降低了淮河干流蚌埠段水位,保障了淮北大堤、蚌埠城市圈堤等的防洪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怀洪新河是淮河中游治淮骨干工程之一,河道干流全长121km,其中安徽省境内95km,堤防长255km,大中型水闸9座,穿堤涵闸99座。其主要作用是分泄淮河中游洪水,配合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使淮北大堤和城市圈堤的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怀洪新河管理范围内非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多,主要包括跨河、穿河、穿堤、临河桥梁、码头、缆线、管道、取水等工程设施。面对防洪工程有重大影  相似文献   

4.
王士宏 《治淮》2001,(7):34-34
怀洪新河窑河段2.92km的河道及左、右岸堤防工程为淮委直辖实施工程。施工中,因牵涉到既有新筑堤部分,又有老堤加固部分,同时施工取土区的土质又最差,因此,右岸堤防工程的施工,是其中最难的部分。 怀洪新河窑河段右岸堤防工程,位于江苏省泗洪县境内,施工段桩号为0 000~3 033,其中桩号0 000~0 132段和2 572~3 033段为新筑堤,桩号  相似文献   

5.
徐霞 《治淮》1998,(1):34-35
一、怀洪新河土方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特点及现状 怀洪新河工程河道土石方总量1.5亿立方米,河道上有跨河建筑物十余座,穿堤建筑物百余个。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大都是待整个工程全部竣工后方可验收交付管理单位,建、管截然分开。由于建设单位不具备管理职能,致使工程在建期间已完工部分的管理矛盾特别突出。随着工程的逐年进展,筑成的堤防越来越长。  相似文献   

6.
王迪建 《治淮》2001,(11):40
怀洪新河在安徽省五河县境内河道长50多km,堤防149km,堤防护堤地近万亩,穿堤涵闸61座。涉及五河县11个乡镇,70多个行政村。在全面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后,为管好河道、堤防,狠抓了水土保持工作,以达到“以堤养堤”的目的。今年怀洪新河五河县河道管理局抽出强有力的领导,带领一班人早行动、早安排、早落实,从5月下旬开始到8月底,历时3个多月对护堤地进行全面发包,营造防护林带,使多年来难以开展的棘手工作,顺利打开了局面,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叶成林 《治淮》2004,(5):22-23
怀洪新河地跨安徽、江苏两省,是国家"八五"治淮骨干工程,于1991年冬兴建,2001年底基本建成.该河上接淮河干流,下连洪泽湖,是一项以分泄淮河洪水、扩大漴潼河水系排水出路为主,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工程.河道全长121 km,其中安徽省境内长95 km.安徽境内主要工程包括开挖或疏浚河道102km,两岸堤防修筑约260km,新建大中型水闸8座,改建中型水闸1座,新建、加固穿堤建筑物99座,新建100.57 km堤顶防汛道路、河道管理工程及影响处理工程等.  相似文献   

8.
怀洪新河是以分泄淮河干流洪水、扩大漴潼河水系排水出路为主,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治淮骨干工程.该工程自涡河下游左岸何巷起,至洪泽湖溧河洼,干流河道全长121km,其中安徽境内长95km,江苏境内长26km.安徽境内主体工程包括大中型水闸9座,穿堤涵闸99座,堤防260km.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及安徽省引江济淮、淮水北调工程的进一步规划,怀洪新河流域逐步形成与外系统工程联合调度运用的供水工程体系,为淮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9.
高乃林  关莹  凌志 《治淮》2006,(4):10-11
怀洪新河是淮河中游防洪骨干工程,干流全长121km,其中安徽省段95km。怀洪新河的主要作用是分泄淮河干流洪水和扩大澡潼河流域1.2万km^2排水出路.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安徽境内主体工程内容主要包括何巷闸等大中型水闸9座,堤防约260km,穿堤涵闸99座。怀洪新河于1991年淮河大水后续建,于2003年基本完成,2004年9月通过水利部组织的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10.
高金梅 《治淮》2002,(1):10-11
一、工程概况 怀洪新河影响工程是干河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分四期建设,从1995年12月开工至2001年3月完成。 怀洪新河影响工程计有46个圩区,总面积228.31km~2。主要项目有新(改)建泵站、涵闸、圩堤加固、窑河左岸支流堤防加固、双沟镇移民安置、双沟镇防洪保安、双峰路修复、老淮河左堤挡洪墙、双沟切岭段陡沟维修及渡船码头等内容,工程总投资约7000万元。 怀洪新河影响工程项目多,分布广,时间紧,任务重,建设单位对初步  相似文献   

11.
12.
13.
采用先进的三维超声波多普勒流速仪(ADV)对不同分流比情况下弯道水流紊动特性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根据试验数据,探讨了不同分流比工况下弯道水流的紊动机理,分析了其紊动特性,同时对紊动强度分布特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为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气液两相界面的流动及混掺现象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结合某大型水电站的溢洪道,利用RNG k-ε模型对其进行三维流场模拟,采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并用GMRES算法进行压力求解,对前置掺气坎式阶梯溢洪道和传统阶梯溢洪道泄流壁面上的高速掺气水流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掺气坎坡度的增加,其掺气空腔及掺气浓度均有所增大,随着水流下泄掺气浓度沿程降低,达到一定距离后趋于稳定,掺气浓度值达到了减免空蚀破坏的要求;与传统阶梯溢洪道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可知,增设前置掺气坎后,既可以增加前几级阶梯的掺气浓度使水流提前达到水气平衡,也没有降低阶梯式溢洪道的消能率,为解决传统阶梯溢洪道中出现的工程难题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