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计算带抽能线圈并联电抗器模型的三维静磁场,得到带抽能线圈并联电抗器模型的一次、二次线圈的电感和互感等参数.三维静磁场以矢量磁位A为变量、改进的ICCG法求解.计算结果和测量结果吻合,因此可以为电抗器设计提供理论和计算基础.  相似文献   

2.
黄沙坨油田抽喷井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沙坨油田是新勘探、开发的火山岩裂缝性油气藏.该油田储量丰度大,油气产量高,尤其是6口抽喷井的产量占该油田的30%.分析、对比抽喷井的生产特征及规律,探讨油井抽喷机理.结合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油层污染的评价方法,确定了合理的油井产能,制定了热洗、间抽等日常工作制度.  相似文献   

3.
一面四巷高位瓦斯抽采及浮煤自燃耦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5101综放面为背景,研究了"一面四巷"布置方式下的高抽巷负压对卸压瓦斯抽采和采空区自燃相互耦合关系的影响.通过建立理论模型,测定现场的边界条件及有关数值模拟参数的设定,进行了大量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抽巷负压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高瓦斯抽采率,并且使尾巷瓦斯浓度大幅降低.高抽巷负压的变化对自燃三带的影响较小,但在高抽巷及内错的作用下,采空区漏风量大大增加,则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性也大大增加.根据尾巷的瓦斯浓度上限为2.5%,确定15101工作面高抽巷最佳负压为2.486kPa.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热浸镀工艺中钢丝提抽过程的速度、温度及传热分析,计算钢丝镀膜层冷却到凝固温度时的提抽距离,为引力架结构设计中确定防震辊等机械装置的合理位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瓦斯抽放是防治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根本措施,长平矿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煤层瓦斯抽放、地面钻井抽放及开掘底板岩巷穿层钻孔抽放等独具特色的立体式瓦斯抽放模式,多措并举,大大降低了煤层的瓦斯含量及矿井瓦斯涌出量,为进一步提高矿井瓦斯抽放率及瓦斯治理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针对立体瓦斯抽采对采空区自燃带分布及浮煤自燃的影响,以采空区风流速度的变化为切入点,以义马集团U+Ⅰ型通风系统为背景,研究在立体瓦斯抽采系统中由于漏风而造成采空区"三带"分布变化及对浮煤自燃的影响.结果表明,瓦斯抽采及采空区浮煤自热产生的"内生火风压"加剧了采空区的漏风,使自燃带的划分范围更复杂,增加了采空区发火的危险性,最后提出了增阻漏风及同步注氮、注水、注浆的综合防灭火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地面钻井抽采远距离保护层卸压瓦斯效果,以朱仙庄矿Ⅱ1055工作面为例,运用Fluent模拟研究地面钻井抽采下采空区瓦斯分布状况和钻井的抽采效果。结果表明:高浓度卸压瓦斯会堆积在裂隙带和弯曲下沉带内,采空区中部的瓦斯受地面钻井的影响要小于进、回风侧。随着地面钻井距工作面距离的增加,钻井抽采纯量和抽采浓度都会出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钻井布置在回风侧且距工作面60~70 m时抽采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桃园矿高位钻孔瓦斯抽放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RFPA2D软件模拟并确定了桃园煤矿裂隙带的高度,为优化采空区顶板抽放参数提供了依据,并利用优化设计的高位钻孔进行瓦斯抽放,回风巷和上隅角的瓦斯浓度均得到控制,消除了瓦斯超限现象,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9.
掘进工作面瓦斯合理预抽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解决掘进工作面瓦斯超前预抽时间短、抽放率低、掘进过程中预测指标超标率高等问题,通过研究超前预抽钻孔抽放量衰减规律,建立了掘进工作面瓦斯合理预抽期的评价模型,选取了合理参数,确定了成庄矿瓦斯超前预抽钻孔合理预抽期,并进行了掘进工作面瓦斯超前预抽实验,对瓦斯合理预抽期研究结果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超前预抽时间在合理预抽期内,瓦斯抽放率提高,煤层残余瓦斯含量减小,突出预测超标率降低;合理预抽期评价模型可靠,超前预抽合理预抽期研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油田实践证明,当油田开采进入中后期,或开发深层低渗透油藏,加深泵挂以求增产卓有成效。本文将常规直井中抽油杆柱准静态载荷计算公式加以修正后用于深抽载荷计算,应用修正的Goodman应力图,导出了组合深抽杆柱设计的理论公式;得到了35Mn2、40CrMo钢质杆在不同抽汲参数配合下的大量计算结果,通过分析,完善了深抽杆柱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11.
抽油机井系统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抽油机井系统效率测试中的试验数据处理,得到了排量系数、井下功率损失及地面效率的回归方程,以此为基础讨论了电动机额定功率的合理选择、抽油机井系统效率的预测及抽汲参数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有杆泵抽油系统地面能量损耗由抽油机损耗和电机损耗两大部分构成,造成各井地面效率差别的原因在于各井的光杆功率与传输功率比例差别。据此推算得到的抽油机井地面功率损失计算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3.
工频电机拖动的游梁式抽油机系统存在着能耗较高、效率较低的问题,特别是在低产、低速、低效油井上更是如此。采用变频拖动改造能提高电机功率因数,减少无功损耗。变频回馈一体化节能装置在抽油机上的应用收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元复合驱技术可以改善高含水油田的驱替效果,提高油层的采出程度。在三元复合驱的不同驱替阶段,采出液流变性能不同,会影响有杆泵的泵效。基于改进的有杆泵系统效率计算模型,通过迭代算法优化了不同驱替阶段的下泵深度、冲程、冲次和泵径,研究了扶正器个数、冲程、冲次和驱替阶段对系统效率的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冲程、冲次对系统效率影响较大,系统效率随冲程和冲次的增加先增加后平缓,主段塞驱替阶段的系统效率最低。扶正器会降低系统效率但是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机械传动效率低、井下管柱磨擦损耗等是造成游梁平衡式抽油设备运行效率不高的主要因素。通过降低抽油机冲次、加大冲程等简单易行的措施,优化抽油机运行参数,对提高其运行效率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一种液压控制的机械传动式长冲程无游梁抽油机方案被提出来。电动机与滚筒之间的换向减速器采用轮系传递动力,液压控制换向。文中阐述了结构原理,分析了性能特点,认为该方案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工作可靠,效率高、发热小,动力性能好,控制调节方便、便于实现长冲程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双包层光纤激光器的发展现状,给出了圆环形和偏心形双包层光纤激光器泵浦效率的计算公式,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井效值作为评价水井产水能力的一个技术指标的合理性,探讨了每种井效值计算方法的利弊,同时,由无量纲阻力系数经验公式导出了新的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计算,指出了新方法的有效性及存在的问题.为完善井效值这一技术参数提供了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运用球面三角学理论推导了定轴轮系内锥齿轮副的啮合效率计算式,并在此基础上应用啮合功率法得出锥齿少齿差行星传动啮合效率,建立了锥齿少齿差行星减速器整机效率的计算公式 经效率试验验证,所建立的效率计算式准确度高 由理论计算和试验证实,锥齿少齿差行星传动具有较高的传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