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网络活动行为图的入侵检测模型(GriDS)。GrIDS模型采用分层的体系结构,收集被监控的计算机的活动数据以及网络流量数据,并将此信息集合为网络活动的行为图,以表征因果结构的网络活动,从而几乎实时地检测大规模的自动或协同攻击。  相似文献   

2.
矢量图形编辑系统的数据模型及其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电力行业为实际应用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组基于SVG的矢量图形编辑系统的数据模型,主要包括类结构、图元描述模型和SVG解析模型;同时,以该模型为基础设计和实现了一个独立于具体应用的矢量图形编辑系统,讨论了该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并对各部分功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属性选择的因果网络多传感器融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粗集“简化”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计简化”的定义和相应属性搜索算法,利用此算法对一个水域污染监测信息表进行属性简化,结果显示与常规算法相比,此算法得到的结果能够覆盖最大数量的对象,更不易失配,利用简化结果对上述数据融合系统建立了因果网络模型,实验表明,在保持原型搜索正确率的同时,新模型压缩了搜索空间,提高了搜索效率,此外,为便于因果网络的建立导出了因果连接强度的粗集表达式。  相似文献   

4.
连续变量/离散变量混合因果图推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对因果图理论[1]没有对于连续性问题进行理论上的研究的情况,根据因果图知识表达的特点,本文立足于模糊逻辑的方法,对变量的连续性问题、因果关系的连续性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法,实现了同时兼容连续、离散问题的混合推理因果图模型,并完整地建立了清华大学北京核电模拟机的故障诊断连续/离散混合模型,将其二回路的15种故障全部正确定位,体现了因果图理论以及本文提出的连续/离散混合处理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数据库集群服务器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复制,本文在对比分布式文件系统、可靠型多播、对象组服务以及分布式内存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无应答严次序发布传播”复制策略,“发布传播”类似但不同于“发布订阅”模型。该策略采用了IP多播、双钥锁和基于全局/局部/状态次序编号的次序管理机制。双钥锁允许加锁者或下一个申请者释放互斥锁。次序管理遵循4个原则来避免“乱序”、“意图歪曲”、“因果牵制”和“反向因果牵制”四个数据不一致问题。本文详细讨论了该策略的设计目标、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特征、基本原则以及算法轮廓。  相似文献   

6.
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攻击意图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攻击意图识别是海量报警数据处理的重要技术。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能够很好地对复杂攻击行为建模,但对含干扰因素报警序列的攻击意图识别效果不够理想。本文为此提出了改进方案,并根据攻击意图识别的特殊性定义了新的解码问题,设计了解码算法。  相似文献   

7.
非因果模型在纹理合成与压缩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非因果模型不能递归实现且建 模方法非常复杂,所以限制了它的实用化.本文针对这一课题提出一种可递归实现的非因果 模型,并将它应用于纹理合成及数据压缩.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模型可代替一般的非因果SAR 模型进行纹理图象合成.  相似文献   

8.
葛建新  杨莉 《计算机学报》1997,20(12):1095-1104
因果定性推理是一种通过分析,描述物理系统行为和关系的约束,找出系统内部各个成分之间的因果结构的推理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整数 几何因果定性分析模型和算法,该方法在产品设计中有广泛的应用,利用这个模型和算法可以较好地解决参数化设计中的几何推理问题,还可以用作概念设计的工具,用于完成复杂系统设计任务的划分以及定序、设计变量之间相互依赖关系分析等工作,算法具有约束处理能力强、应用范围广、求解效率和稳定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了2DRoesser模型的一种新的能达性定义,并证明了这一新概念与Bisiacco在1985年提出了因果能观性是对偶的,从而最终完善了现有2D离散系统性能达(能现)性与能控(可重构)性理论,最后本文还将结果推广到2D一般离散模型,并利用陈文德在1984年的结果给出了这种新的能达性的一类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科学可视化和虚拟实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用于模拟并行工程的图形环境,并建立了该模型的原型系统,以便通过虚拟产品的开发来发现并协调并行工程中各方面相互间的关系,并促进对并行工程本身的理论的研究。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提出了通过扫描交换方法来结合面元模型和体元模型的方法,以便为该模型的具体实现提供强大而灵活的图形支撑。  相似文献   

11.
协同编辑中维护操作意愿的文档标注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何鸿君  吴泉源  罗莉 《软件学报》1999,10(2):160-164
在实时协同编辑系统中,操作意愿一致性维护是国际上提出的新概念,是协同系统一致性维护的重要方面.文档标注文法通过对共享文档进行恰当标注,屏蔽并发操作对共享文档造成的影响,使得操作在任意协作点上执行时的环境与操作产生的环境一致,从而有效地维护操作意愿一致性.结合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操作,重点论述文档标注方法以及相应的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2.
Neptune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基于全复制式结构的分布式网络协同编辑系统。Neptune协同编辑系统采用了基于二维有序状态向量的并发控制算法,较好地处理协同编辑中的并发操作,最大限度的满足多人同时书写的需要。本文首先论述了设计Neptune协同编辑系统的出发点,然后重点阐述Neptune系统中人人交互界面的构造、并发操作的控制、体系结构的构建和系统实现方式。最后给出实验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13.
操作转换方法是实时协同编辑中进行并发控制的一种常用方法。论文首先介绍了复制式协同编辑系统的一致性模型,阐述了操作转换方法的基本流程,详细分析了七种典型操作转换方法实现三个一致性条件的方案。接着分析了操作转换方法的应用扩展,最后针对面向三维协同设计的应用扩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4.
孟庆荣 《微机发展》2007,17(2):72-74
讨论了协同编辑系统中权限管理的问题。就协同编辑的模式和结构及相关的管理和控制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把它运用到协同编辑系统Co-Office中,为协作者提供协同编辑的平台。构建了协同环境中的访问控制模型,实现了协同编辑系统Co-Office的多用户多任务访问控制管理。  相似文献   

15.
首先阐述了协同编辑和共享粒度(Sharing Granularity)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作者参与设计的一个协同编辑的实验系统(Swan Editor)具体阐述了共享粒度的设计思想及实现方式.最后进一步讨论了共享粒度的意义以及与协同工作系统中其他研究内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协同绘图是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的重要研究方向,复制模式下的实时协同图形编辑系统支持不同地域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同步高效地浏览、操作和修改各种图形,其中操作意愿保证及其并发控制成为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之一.讨论了基于复制结构的并发控制策略,给出了一个有效的适合图形对象并发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7.
协同图形编辑系统中改进的多版本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版本复制的多版本技术采用全复制的系统结构实现协同图形编辑系统中冲突操作的意愿保证问题.每个版本存储了编辑过程中所有在此版本上执行过的操作,故存在同一操作被存储多次和操作存储量随编辑过程的继续出现大规模增加的情况.本文从冲突操作集合着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多版本技术,通过理论证明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改进的多版本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对象复制的协同绘图并发控制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复制模式下的基于对象的实时协同图形编辑系统支持不同地域的设计人员通过网络同步高效地浏览、操作和修改共享文档和文档中的各种对象,包括图形、图象和文本等,其中操作意愿保证及其并发控制成为复杂而又关键的问题之一,其研究具有挑战性.文中讨论了基于图形对象的并发操作的冲突,提出直接依赖和对象状态概念确定操作的候选对象和相容集合,并改进了对象复制算法.基于此,给出了一个有效的并发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9.
The collaborative editing of documents is a very common task nowadays. Writing groups are often distributed over many locations because of the glob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increasing interdisciplinarity of tasks. Since many writers already use computers for their jobs, providing computer support for the collaborative writing process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n important goal. Numerous tools for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writing have already emerged but in most cases have not come into widespread usage. In this article the requirements of users for a collaborative editor are analyzed. Providing as much flexibility as possible to the users is identified as a basic ne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summary a model for a group editing environment is presented. The model covers cooperative work in local and wide area networks using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cooperation. Finally, an application of the model is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the multi-user editing environmentIris.  相似文献   

20.
在分布式协同编辑系统中,为了防止并行操作中出现冲突,常常用到加锁的机制.分布式协同图形图像编辑系统是协同系统中一个特殊的类,因此有特殊的加锁方式.本文提出一种新的不但能够给对象加锁,而且能够给区域加锁的锁机制.在这种锁机制下,用户可以自由地选择给一个图案对象加锁或者给一个工作区域加锁.这是一种细粒度和粗粒度的结合,既有利于减少加锁时系统的负载,又有利于方便用户的操作.这个机制已经应用在我们的CoDesign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