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室内试验,探讨了水工混凝土相对动弹模量、压缩弹性模量、质量损失率、渗水高度、极限拉应变值和抗拉压强度等参数受渗透结晶掺量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掺1.0%渗透结晶时试件压拉弹性模量、抗拉和抗压强度增幅最大,掺0.5%渗透结晶时试件极限拉伸值增幅最大,渗透结晶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试件的质量损失率和渗水高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相对动弹模量,可以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渗透结晶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2.
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混凝土中掺加粉煤灰,既可以节约水泥,又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通过不同配合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分析了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量、轴心抗拉强度、抗拉弹性模量和极限拉伸值的变化规律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水胶比为0.35、粉煤灰掺量为60%时,粉煤灰混凝土28 d的强度可满足工程要求,说明在低水胶比情况下加大粉煤灰掺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水工混凝土试验(5%Na2 SO4盐冻环境),定量分析了冻融循环次数与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质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试验数据建立函数关系式.试验表明:盐冻环境下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工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对动弹性模量和质量损失均明显高于水冻环境,抗压强度与相对动弹性模量总体呈线性变化;依据强度损失率推导出...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的开裂主要是由于混凝土中拉应力超过了抗拉强度,或者说是由于拉伸应变达到或超过了极限拉伸值而引起的。抗裂性好的混凝土应该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较大的极限拉伸值、较低的弹性模量等。本文在大量收集国内碾压混凝土材料配合比及其相应的力学和变形性能资料后,提出碾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及极限拉伸值主要由水灰比和粉煤灰掺量决定。  相似文献   

5.
考虑东北严寒区特殊的气候环境,试验研究不同掺量、不同温度条件下聚丙烯氰纤维水工混凝土的力学、变形、抗裂和耐久性能。结果表明:常温条件下,聚丙烯氰纤维的掺入具有略微的弱化作用,但低温冻融循环条件下掺0.5%聚丙烯氰纤维水工混凝土的变形模量、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较高,质量损失率下降;对于东北严寒区,掺0.5%聚丙烯氰纤维可以改善水工混凝土的抗冻性、低温力学性和抗裂性能,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宋玉普  陈飞  张众  商怀帅 《水利学报》2006,37(8):932-937
本文对掺引气剂混凝土进行了不同次数快速冻融试验,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经受不同次数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微观结构的变化,并进行了6种应力比下的双轴拉-压试验,观察了试件破坏形态,测得了混凝土试件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试验发现,掺引气剂混凝土在双轴拉-压荷载作用下,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明显降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双轴拉-压极限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并在主应力空间和八面体应力空间建立了同时考虑冻融循环次数和拉压比的破坏准则。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废弃物的利用程度,以交通工程所用混凝土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铁尾矿细骨料掺入比例下的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其变形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尾矿掺量的增加,使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在碳化前后均出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峰值点时掺量为30%;使劈裂抗拉强度值与轴心抗压强度值出现不同的波动,但碳化前后的峰值点时掺量为20% ~40%;使再生混凝土的峰值应变与弹性模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碳化龄期越长,降低幅度近乎越大。整体上,当尾矿掺量为30%时,使再生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或超过普通混凝土,通过研究,为铁尾矿再生混凝土的普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掺量的橡胶及Na OH溶液预处理方式对自密实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橡胶掺量的增加,橡胶自密实混凝土变形能力随之提高,极限荷载下破坏形态呈现塑性破坏;但橡胶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与弹性模量也均随之呈非线性下降,其下降的幅值与橡胶的类型及是否经Na OH溶液预处理等有关;掺入橡胶粉、细橡胶颗粒可提高橡胶自密实混凝土的拉压比、而掺入粗橡胶粉则对橡胶自密实混凝土的拉压比无影响。而橡胶颗粒通过Na OH溶液浸泡预处理,虽能提高橡胶颗粒与水泥净浆的黏结强度,但并不总对橡胶自密实混凝土的强度有贡献,其作用与橡胶的品种有关。  相似文献   

9.
郭进军  韩剑 《人民黄河》1998,20(11):36-38
1混凝土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1.1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单向受压应力应变关系采用Saenz公式[1]式中σ——应变为。时的应力;E0——初始弹性模量,Es——最大应力点处的割线模量;εc——圆柱体抗压强度对应的应变。单向受压,认为混凝土达极限压应变。c。—-0.0033时破坏;单向受拉,认为混凝土应力达极限抗拉强度人时破坏,单向受拉应力一应变关系取为直线。1.2双向受力下的本构关系和破坏准则双向受力时,其本构关系采用D—P模式[’‘。引入等效中向受力应力应变关系,有式中。i——主应力Z。;;——等效一一$-lbJ…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纤维对大型渡槽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南水北调工程大型渡槽高性能混凝土抗裂、防渗与抗冻的要求,试验分别研究了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对C50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以及在最佳掺量下的聚丙烯纤维增强C50高性能混凝土力学、变形和耐久性能。结果表明:0.9kg/m^3聚丙烯纤维增强的C50高性能混凝土,其工作性最好,28d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分别提高6.5%、20.8%、24.3%,弹性模量和干缩率有所下降,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和抗冻性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了单掺不同掺量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对水工混凝土抗冻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一定掺量下,2种纤维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均优于基准混凝土;聚丙烯纤维对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的提高较为显著;单掺1kg/m3聚丙烯纤维对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改善效果最好,经过300次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达到85.5%,质量损失率仅为1%.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聚乙烯醇(PVA)纤维掺量对水工混凝土抗裂性能的影响,测试了0(基准)、0.1%、0.2%和0.3%等PVA纤维掺量下混凝土的力学、变形和早期抗裂性能。结果表明:0.1%掺量时混凝土坍落度由175 mm下降到80 mm,下降幅度超过了50%;PVA纤维混凝土抗压强度、轴向抗拉强度和抗拉弹性模量略有降低,极限拉伸值变化不明显,与基准组相比,0.1%、0.2%和0.3%掺量时混凝土单位面积上的总开裂面积分别降低了38%、60%和45%;0.1%掺量时干缩率最低,0.2%和0.3%掺量时略有增加。基于上述结果,建议PVA纤维体积掺量为0.1%。  相似文献   

13.
高性能混凝土本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无减摩和减摩情况下的本构关系试验比较结果,着重对抗压极限强度,峰值压应变,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泊松比,初裂应力等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压缩弹性阶段较长,弹性模量较高,两种混凝土峰值压应变、泊松比较接近,初裂应力都较大;减摩措施降低了这两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值,普通混凝土的初裂应力和弹性模量测值,但减摩对高性能混凝土弹模影  相似文献   

14.
玄武岩纤维(BF)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型纤维具有突出的优点,但应用于水工抗冲磨混凝土的研究还比较少。研究了不同掺量BF及与硅粉复掺对水工抗冲磨混凝土的性能的影响,并与聚丙烯腈纤维(PANF)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掺加BF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略有降低,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抗压弹性模量、抗冲磨强度、抗渗性能均有所提高,干缩变形也略有增大;同掺量下BF混凝土的性能优于PANF混凝土;BF与硅粉复掺后混凝土各项性能提高显著,而干缩变形小于一般硅粉混凝土,可应用于水工抗冲磨混凝土。  相似文献   

15.
大掺量矿渣粉煤灰混凝土是一种低热、高强、大流动性混凝土。对该混凝土的工作性、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静力抗压弹性模量、抗折强度和极限弯拉应变、绝热温升以及混凝土的孔结构等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混凝土具有大流动性(坍落度23cm±2cm)、低绝热温升(T=22.94℃,20.39℃)和高强度(fc.91=41.5MPa,34.7MPa)等性能,适用于高强度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采用大掺量矿渣粉煤灰,并配合高效减水剂,可配制出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6.
以石粉掺量及砂率为变量,试验探究水工混凝土抗冻性能受石粉含量及人工砂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不同石粉和人工砂含量的水工混凝土弹性模量逐渐减小,相同冻融次数时,随石粉含量或人工砂含量的增加试件的弹性模量逐渐减小,掺12%石粉相较于6%石粉的混凝土最大相对质量损失率增加26.6%,掺40%人工砂相较于掺37%人工砂的混凝土最大相对质量损失率增加23.6%;(2)人工砂和石粉的硬化结构受冻融循环作用易产生破坏,试件质量损失率和弹性模量加剧;(3)石粉的微集料效应有利于减少混凝土孔隙率,增强整体密实性和抗冻性,掺人工砂及石粉可以改善拌合物浆体量和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以LC30轻骨料混凝土为试验对象,研究了轻骨料预湿时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考虑了将体积率0.75%和1.5%的钢纤维分别与掺量600g/m3和1200g/m3的聚丙烯纤维单掺或混掺对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能、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拉压比、静力受压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轻骨料混凝土3d抗压强度随预湿时间的延长有所降低,28d抗压强度有所增加;除单掺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呈现负增强效应外,其余纤维均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采用混掺体积率0.75%的钢纤维,600g/m3的聚丙烯纤维,在节省1/2钢纤维的基础上,表现出较好的协同混杂效应,尤以劈裂抗拉强度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在无减摩和减摩情况下的本构关系试验比较结果,着重对抗压极限强度、峰值压应变、应力 应变关系、弹性模量、泊松比、初裂应力等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表明: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压缩弹性阶段较长,弹性模量较高,两种混凝土峰值压应变、泊松比较接近,初裂应力都较大;减摩措施降低了这两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测值、普通混凝土的初裂应力和弹性模量测值,但减摩对高性能混凝土弹模影响不大,且提高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初裂应力。  相似文献   

19.
不同石粉含量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验了机制砂的可用级配范围和适宜级配范围,测定了不同石粉含量混凝土的力学、热学性能数据,做了干缩和自生体变形观测,详尽地试验了不同石粉含量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通过大量的试验说明:机制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裂抗拉、轴心抗压、轴心抗拉、弹性模量、极限拉伸等力学性能,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多略低于机制砂掺量低的混凝土,但差别不大;机制砂混凝土的和易性很好,能提高密实性,抗渗性能达到W19,抗冻性能达到300次冻融循环,且动弹模均在80%以上,达到了耐久性100年混凝土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再生粗骨料(RCA)取代率在干湿循环条件下对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的影响,设计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0、20%、50%与100%的4组配合比,分别检测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模量和剩余抗压强度。同时采用电子显微镜扫描(SEM)和EDS技术,对硫酸盐侵蚀后再生混凝土微观结构变化及生成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硫酸盐侵蚀过程中,再生骨料掺量是影响再生混凝土质量损失率、相对动弹模量和剩余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随着再生粗骨料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经过硫酸盐侵蚀以后质量损失率增大,剩余相对动弹模量减小,抗压强度降低。再生粗骨料的掺入会削弱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掺量越大削弱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