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我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我国学者针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多方位的研究。为了全面地了解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分析农村生活污水研究的主题演进与热点话题,利用CiteSpace进行了文献计量网络分析。结果表明,根据年度发文量,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可以分为3个阶段。作者与机构分析显示,影响力较大的作者与研究机构多集中在长三角地区。关键词时区分析结果表明,本领域的核心是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同时也涉及污水收集、资源化利用等相关内容。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相关研究深度拓展明显,基于“灰黑分离”和“资源化”等相关内容的研究可以在未来更好地解决前端污水收集难度大、末端资源化利用途径不清晰的问题。研究利用可视化手段分析了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预测了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推进农村污染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经济欠发达黄土高原沟壑区典型县域(秦安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为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原则及模式,最后探讨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点问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遵循改善环境迫切需要和聚集性大村优先的原则;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为集中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治理,其中集中治理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和村级集中污水处理站的处理,资源化利用治理包括水冲式厕所资源化处理和卫生旱厕资源化处理。修建村级集中污水处理站时每户村民平均支管长度约11.35 m,支干管长度约3.79 m,户均投资要大于修建乡镇污水处理厂;资源化利用模式投资最省。规划结果表明集中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占比分别约为30%和70%,投资总额相比秦安县财政状况,负担很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微山县为例,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南四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模式。根据山东省环保厅的指导方案,本着节省投资、方便运行管理的原则,提出了适合微山县农村污水治理的4种模式:一是市政纳管处理模式;二是村级污水处理站集中处理模式;三是分散收集-集中拉运模式;四是生态治理模式。通过调研和大量数据分析,总结了4种处理模式的使用条件及优缺点,并且重点针对拉运和纳管模式进行了经济分析比较。微山县农村污水的治理经验,可以为南四湖流域地区的农村污水治理项目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由于生活污水源分离技术在节水、节能、减排、减碳方面所具有的优势,近年来逐渐引起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为深入了解生活污水源分离技术的可行性,系统回顾了国内外生活污水源分离的技术研究进展;其次从源分离厕具设计、传输方式、粪尿资源化利用技术、用户使用效果等角度全方面评价了生活污水源分离技术的收益与损失;最后讨论了未来生活污水源分离的发展方向。该研究为今后开展生活污水分类排放和资源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贺琛  周国婧  张周  廖家林 《净水技术》2021,40(12):63-68
农村生活污水具有来源多、成分复杂、变化系数大等特点,如不妥善处理会对居民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通过对无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和数据统计,简要分析无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处理工艺、运维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结果表明,无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起步较早,成果显著,到2020年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和自然村覆盖率分别达100%和85%.主要采用纳管、相对集中、分散处理、资源化处理4种治理模式;生物处理、生物+生态耦合处理、生态处理3类技术;运维模式基本采用集设计、采购、施工、调试、运营维护于一体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运营模式.在探索过程中,出现运行管理制度不完善、治理覆盖度不均衡、部分管网设施老化及长效管理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因此,无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需不断加强统筹规划、完善配套政策、加快提升治理覆盖度、加强过程监管和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才能进一步提升无锡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理水平,以期为无锡市及苏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辽宁省法库县的污水污泥和畜禽粪便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工程为例,以Triz创新思想为指导,打造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生态工厂,变废为宝,提出一种利用蚯蚓生物处理城镇污水污泥等有机固废物为核心技术的循环经济应用模式,不断深化改革创新,着重阐述实现区域固体有机废物循环的技术途径与相关产业链条的延伸。该技术模式的应用与推广不仅为解决农村区域有机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循环利用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也为我国北方农村有机固体废物生态循环经济模式的应用与推广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科学、正确治理生活污水,有助于优化其生活环境,这也是我国实现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目标的途径之一。农村自行排放生活污水或者农村居民对生活污水自行处理,会严重威胁到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所以各地农村需要依照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污水处理模式。本文基于农村生活污水的特性,总结当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治理模式,以期能够为有效治理农村生态污水提供技术支撑与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村目前水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寻求高效低耗的治理技术具有实际的意义。介绍了目前国内农村主要生活污水的收集模式、处理工艺以及受污染水体生态恢复技术,分析了国内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污水收集方面,根据南北地形和气候差异介绍了多种不同的收集模式;污水治理方面,从生物技术、生态技术和组合工艺三个方面介绍了相关的处理技术;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方面,着重介绍了水体清淤和水体调活的相关技术。根据不同处理工艺的原理和适用条件,归纳总结了适合当前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园区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及产排污的非规律性导致其污水成分复杂且水质水量波动大,加之日趋严格的排放限制以及对废水回用及资源化的要求,使得污水处理成为园区普遍面临的环保压力。基于对石油化工行业污水特征和全流程处理技术的认知,突出强调了源头管控对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性,识别了需要重点管控的污染物并提出了纳管指标建议值和污水预处理方法,之后对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园区集中处理进行了阐述。此外,对湿式氧化、臭氧催化氧化、生物脱氮等典型处理技术和应用案例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未来污水处理由“去除”向“回收”转变的趋势作了进一步展望,以期为石油化工园区污水资源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硫酸厂酸性污水减排技术进展。探讨了酸性污水处理中的关键技术如中和、固-液分离、污泥处理、稀酸及中和水回用的特点与应用情况。我国硫酸厂酸性污水减排仍要立足于源头治理,尽量减少污水产生量;利用好现有成熟的石灰-铁盐法、硫化法、电絮凝法等中和技术及污水、污泥分离回收技术,确保硫酸厂污水达标排放和有效利用。建议在提高传统铁盐法和硫化法的脱除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继续深入研究,加快吸附法、萃取法、膜过滤法等新技术脱除酸性污水中砷及重金属离子的工业化应用。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双碳”目标的提出,污水处理行业作为实现绿色低碳目标的关键领域之一,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围绕“减污、降碳、强生态”的理念,耦合资源和能源回收利用的新路线和新工艺将加快推进水环境治理,增强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推动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基于此,文章对微滤、超滤、纳滤、正渗透等低压膜分离技术在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应用前景和膜污染控制方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便对未来水处理节能降碳及资源化利用领域中低压膜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这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实现“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肖瑞芳 《山西化工》2023,(3):245-248
农村污水处理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对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概述了农村污水的来源及特点,并分析了主要的污水处理技术,针对当前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现状,提出了解决对策与建议,并进一步探讨了未来农村污水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建设生态友好型社会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其治理模式也越来越成为业界讨论和关注的焦点。以中部地区农村为切入点,结合农村污水治理现状调研,分析其污水治理模式,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剩余污泥是污水处理的副产物,富集了污水中的污染物质和营养物质,源头上具有“污染”和“资源”两种属性。污泥的减量化处置、资源化利用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总结了国内剩余污泥处置的研究现状,从污泥的减量化和资源化两个方面入手,对污泥处置进行总结概括。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风貌的变化带来了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问题,给乡村水环境带来了压力。本文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来源,包括厨余污水、厕余污水和洗涤污水;梳理了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如单户量少、排放点分布无序、排放时间无序、水质水量波动大、水质整体稳定、用水来源多等。调查发现,我国少数发达地区的农村实现了生活污水的集中处理,但广大中西部地区尚未开始落实,且存在村民环保意识薄弱、污水难以有效收集、管网难以建设、设计规模难以匹配需求、工艺选择不合理、具体工作缺乏技术指导等问题和难点。对此应因地制宜,以简单实用为主,尽可能根据农村种植与养殖业需要水源的实际情况,将污水资源化利用。对不能有效资源化利用的村庄,则应通过管网建设集中并进行严格处理,培训或委托专业能力强的人进行设施维护,以确保农村生活污水能够得到长效治理,保护农村水环境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民众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可是依然存在着没有经过治理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建设新农村的步伐。本文主要分析了农村生活污水现状,农村生活污水特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7.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污水治理是我国当前推进厕所革命,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要面对的现实紧迫问题。首先介绍了我国农村污水排放特点和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国农村污水治理以及处理模式与工艺,其次分别介绍了美国、欧洲、日本等污水治理发展过程以及现在使用的技术,最后反思了我国农村污水治理体系的不足之处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用化工》2022,(11):2871-2876
总结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污染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介绍了目前农村生活污水主要处理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生态处理技术、生物生态处理组合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类型,阐述了各工艺类型对氨氮、总氮、有机物及总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分析了影响各工艺处理效果的因素,展望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相关研究及实际工程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9.
李志刚 《净水技术》2021,40(9):71-77
农村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我国农村污水治理的现状复杂,村庄数量多,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缺乏法规体系和建设管理经验.通过法律法规、建设管理、财政支持、运营模式几方面介绍美国、英国和日本的农村污水治理建设管理先进经验及其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农村污水治理建立适合的管理体制、探索科学的建设运营模式、建立有效的监管评价机制等方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广州化工》2021,49(7)
校园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较多,目前国内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膜生物反应器及自然生态法,但不同校园污水处理工艺有差异,为了更针对性地处理校园生活污水,本文归纳了国内校园生活污水的水质特点,总结了现有校园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处理工艺技术及资源化利用技术,分析了具体的国内外工程技术案例,提出了目前校园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