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合成氨装置原有3套变换装置,随着扩产改造,其生产能力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公司决定采用“全低变”变换工艺,新上1套15万t/a“全低变”变换装置,以满足12万t/a合成氨装置的扩产要求,并起到均衡老装置负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盐安徽德邦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徽德邦公司)原有1套于2004年投运、与120kt/a合成氨装置配套的中低低变换装置,设备和工艺管道漏点较多,且催化剂已进入使用后期,蒸汽消耗较高。根据公司600kt/a纯碱技改项目的需要,投资1800万元,新增了1套压力为1.50MPa与200kt/a合成氨装置配套的全低变装置。该全低变装置采用湖北双雄公司提供的工艺包及催化剂等,在原设计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改进,目前运行  相似文献   

3.
王苏英  张公巧 《气体净化》2006,6(C00):166-168
江苏恒盛化肥有限公司氮肥厂原有1套中串低变换及1套中低低变换装置(中变炉分别是Ф3000mm,Ф4200mm),合成氨年生产能力为200kt。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原有的2套变换装置已不能满足需求。另外,由于中串低变换装置经过长时间运行后,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中变催化剂使用寿命短、容易粉化、系统阻力大,蒸汽消耗高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合成氨的生产。为此,决定新上1套180kt/a合成氨的中低低变换装置,以取代原有中串低变换装置,  相似文献   

4.
冯培运 《小氮肥》2011,(1):19-21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合成氨和尿素生产装置各2套,年产合成氨250kt、甲醇120kt和尿素400kt。随着公司合成氨生产能力的扩大以及受甲醇市场不景气的影响,生产中液氨盈余较多,提高尿素产量迫在眉睫。2#尿素装置采用CO2汽提工艺,受高压圈的制约,扩产改造的空间极其有限;1#尿素装置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经过多次扩产改造,虽然总体上已具备800t/d的生产能力,但是因改造不彻底,制约生产的“瓶颈”部位较多,尚未达到技改产量目标,还有进一步优化调整的空间。  相似文献   

5.
张治中 《小氮肥》2009,37(6):20-22
0 前言 河南德润化工有限公司变换工段原有1套Ф3200mm变换装置,工艺为“中串低”流程,担负着42.5kt/a合成氨的生产任务。在2001年实施的62.5kt/a合成氨扩能改造中,变换工段也进行了相应的配套改造。  相似文献   

6.
李峰 《中氮肥》2012,(2):38-39
我公司为了满足120 kt/a合成氨系统扩产的要求,新上了1套配套150 kt/a合成氨的全低变装置,以下对该全低变装置作一介绍。1工艺流程1.1气体流程自压缩机二段来的0.8 MPa半水煤气,首先进入煤气冷却分离器,冷却至45℃以下并分离掉夹带的大部分油水后,  相似文献   

7.
李峰 《小氮肥》2011,(12):6-7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公司)1#尿素装置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最初设计能力为60kt/a,后经过多次扩产改造,目前尿素产量已达到750~800t/d,原有解吸装置已不能满足当前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8.
张永强  韩亮 《小氮肥》2011,(4):8-10
0前言 安徽晋煤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尿素装置采用水溶液全循环法工艺,1996年建成投产,最初设计能力为60kt/a;1998年通过扩产改造,能力达到100kt/a;为了适应合成氨增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永济中农化工有限公司(原永济化肥厂)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现年产100kt合成氨、130kt尿素、30kt甲醇。公司80kt/a合成氨的变换装置原公称能力为40kt/a,采用中串低工艺流程,压力为0.8MPa,因该装置的中变触媒粉化严重且部分管道较细,使整个变换系统阻力高达0.16MPa,给生产埋下许多安全隐患。为配合公司30kt/a甲醇顺利投产,并能安全、经济运行,公司决定采用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技术,将1^#变换系统由原来的中串低工艺改为全低变工艺,并于2005年6月29日投产。  相似文献   

10.
宁夏丰友化工有限公司原合成氨设计生产能力为40kt/a、尿素60kt/a,后经不断扩产改造,生产能力达到了合成氨120kt/a、尿素200kt/a。由于资金的问题,系统的扩产改造只是局部进行,变换系统仍保持原80kt/a合成氨的配置未变。在系统高负荷生产条件下,变换系统由于装置能力偏小,  相似文献   

11.
O前言河南晋开集团武陆绿宇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宇化工公司)年生产能力为80kt合成氨,联产20kt甲醇、130kt尿素,有2套操作压力为0.8MPa变换装置(l套采用全低变工艺,l套采用中串低变换工艺)。经过多年运行,变换装置已出现诸多弊病并存在隐患,如设备超期服役,出现老化、腐蚀、泄漏;蒸汽消耗高;系统阻力大;压缩机电耗高;停车频繁;不能满负荷运转等。为此,2010年H月,绿宇化工公司淘汰了原2套变换装置,新建了l套设计能力为配套80kt/a合成氨的2.1MPa无饱和热水塔全低温变换装置,现运行能力达到配套130kt/a合成氨。  相似文献   

12.
郭兴育 《中氮肥》2010,(5):12-14
我公司合成氨装置采用天然气换热式纯氧两段蒸汽转化、中变串低变、苯菲尔脱碳、甲烷化精制工艺。精制工序有3套甲烷化系统,即I期大甲烷化系统、I期小甲烷化系统和Ⅱ期甲烷化系统,原设计配套的合成氨产能分别为60kt/a、30kt/a、60kt/a,目前3套系统已能满足220kt/a合成氨的要求。 ,  相似文献   

13.
江苏灵谷化工有限公司在2001年所建设的“11.18”工程中,变换工段仍采用中低低变换工艺,在原45kt/a合成氨改造基础上进行优化设计,设计能力为80kt/a合成氨(因氢氮压缩机未一步到位,一期设计能力按80kt/a考虑),并于2002年4月投运至今。另外,因进一步扩能改造的需要,公司于2004年10月又将1套原生产氨能力为25kt/a中串低装置按中低低工艺扩大至60kt/a.  相似文献   

14.
我公司原有常压变换系统3套,设计能力为年产60kt合成氨;中压变换系统1套,设计能力为年产90kt合成氨。为了淘汰落后的常压变换系统,提高生产能力,经考察、论证,决定将中压变换系统改为全低变系统,设计能力为年产135kt合成氨。全低变系统于2000年11月21日并入生产系统,共运行了近5a(其中2003年9月大修时更换了全炉低变催化剂)。  相似文献   

15.
吴萍  吕运江 《中氮肥》2005,(6):24-26
兖矿鲁南化肥厂目前有两套合成氨装置,合成氨总生产能力为200 kt/a,其中合成氨分厂的产能由原始设计的60 kt/a提高到了90 kt/a。为了进一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对合成氨分厂合成氨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使其生产能力达到了120 kt/a。现将氨合成系统综合技术改造的情况总结如下。1净化系统1·1存在的问题合成氨分厂净化系统原设计为中变→低变→甲烷化流程,1998年进行全低变改造后,变换系统的吨氨高压蒸汽消耗降低到1·4 t,净化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脱碳部分。脱碳系统工艺落后,吸收和再生系统设备能力偏小,不能满足年产120 …  相似文献   

16.
安化集团公司现有合成氨生产装置两套 ,年生产能力均为 1 2 0kt/a;甲醇生产装置一套 ,年生产能力为 5 5kt/a ;甲胺、DMF生产装置各一套 ,年生产能力分别为 2 0kt/a。公司造气工段采用的是固定床煤气炉间歇制气。老合成氨系统半水煤气经过常压脱硫 ,中温变换 ,变换气脱硫、脱碳 ,低温变换 ,ZnO脱硫 ,二次脱碳及甲烷化净化后 ,在 31 0MPa压力下进行氨合成。原设计生产能力为 60kt/a ,经多次技术改造 ,现已达到 1 2 0kt/a。在系统改扩产过程中 ,公司净化车间经一系列改造后 ,基本达到扩产要求 ;变脱系统一直未改 ,工艺指标虽能得到保证 ,但…  相似文献   

17.
戴玉双 《小氮肥》2013,(11):22-23
河北金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源公司)目前合成氨生产能力260 kt/a,共有3套变换系统,1#变换系统为60 kt/a合成氨能力配置,采用中串低工艺;2#变换系统为100 kt/a合成氨能力配置,采用中低低工艺;3#变换系统为100 kt/a合成氨能力配置,采用全低变工艺。其中3#变换系统于2008年7月完成安装改造,设计处理气量为50 000 m3/h(标态),低变炉规格为Φ3 800 mm×20 338 mm,分3段共装SB303Q型催化剂和抗毒剂64 m3;该低变催化剂升温硫化是利用1#系统脱硫罗茨风机和半水煤气来进行,升温硫化于2008年8月结束并入系统运行。目  相似文献   

18.
1 概述 我厂是国内第一套引进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装置的生产厂家,经过近10a的发展,目前有3套气化装置,两开一备,气化装置后配套120kt/a合成氨、100kt/a甲醇两套生产装置。气化装置送来的水煤气汽气比为1.1~1.3,合成氨、甲醇装置的变换系统有大量的蒸汽冷凝液产生(约65t/h)。  相似文献   

19.
盛秀洁  苏蔚 《小氮肥》2012,(12):17-18
0前言 2009年,河北天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宁分公司合成氨年生产能力达到50kt,CO2脱除采用碳酸丙烯酯(简称碳丙)工艺。原有1套25kt/a碳丙脱碳装置,虽经多次技术改造将其生产能力提高至50kt/a,但一直处于超负荷、超能力运行状态,致使碳丙液消耗过高(夏季最高可达吨氨1.5kg),增加了生产成本。为了与105kt/a合成氨装置技术改造配套,决定新增1套处理能力105kt/a的碳丙脱碳装置。  相似文献   

20.
《小氮肥》2016,(11)
正唐山邦力晋银化工有限公司原2套130 kt/a合成氨装置(共计260 kt/a合成氨)中的带饱和热水塔全低变变换系统(1~#和2~#)因存在设备和管道泄漏而导致检修量大、检修频繁等弊端,为此,采用湖北双雄催化剂有限公司的工艺包及新型SB304Q型超低温耐硫变换催化剂,由河北正元化工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施工设计改造成无饱和热水塔的全低变变换系统。改造后,变换系统从2015年10月开车一直运行至今,整个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