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大地情深     
《数码摄影》2007,(12):16-23
在对《数码摄影》杂志社的读者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喜爱风光摄影的影友占了相当的比例,这可能是因为风光摄影对器材的需求,和对拍摄条件的限制相对较小,不像人像摄影需要模特、化妆以及灯光等一系列的配合,也不像纪实摄影需要有一个成熟的拍摄理念。为此,《数码摄影》杂志社再次为广大读者献上一组精美的澳洲风光作品,并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韩子善撰文评点。  相似文献   

2.
“醉”长白     
与众多风光摄影师的定位不同,作为一位因拍摄长白山而知名的摄影师,陆晓路近几年拍摄的风光作品似乎更在意反映拍摄现场的真实环境,给观者以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而这与我们心目中的风光摄影经典大片标准截然相反。这种"风光摄影新风向"——风光纪实带来的是怎样的一种社会价值理念?摄影师究竟想介绍给大家一  相似文献   

3.
《数码摄影》2009,(6):134-139
用手中的相机真实、生动地纪录周围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百态.为历史留下一份真实可信的影像档案,是纪实摄影的首要职责。那么,纪实摄影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呢?从题材上看,人物、建筑以及与之相关的风景等对象都是可以摄取的,在技术手段上也没有什么限制,创作天地可以说是自由广阔。但是,真要拍好纪实摄影作品,有三个要点还是应该掌握和遵循的。  相似文献   

4.
摄影人不需要在照片中裸露身体,但应该坦露内心;摄影人不需要在作品中炫弄技艺,但应该流露真情。摄影创作需要灵感和情感,摄影作品是有温度和使命感的。而摄影体现的不只是形式,更多地是人生的智慧。因为摄影既是生活的纪实,也是精神的纪实,经典的照片总有一种撼人魂魄的感觉。  相似文献   

5.
《数码摄影》2006,(7):94-98
拍摄婚礼照片是业余摄影爱好者也能应对的挑战。在本文里,Foto—Video将告诉你,哪些技巧是拍摄一套完美的婚礼照片所必须掌握的,以及如何用特别的想法成功拍摄出有创意的婚礼纪实和人像照片。[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林路 《数码摄影》2011,(5):114-127
摄影中的纪实人像,一般是指对人物性格命运真实写照的人像.往往带有叙事背景的现场环境,所关注的是人之生存状态.是和整个社会的变化发展密切相关的。因此,就摄影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最终实现对人(作者和被摄者)的负责。优秀的纪实人像摄影作品应该起到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让观众在阅读照片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生活的真实、画面的生动,同时还能在由衷的哀痛或会心的微笑中体会到拍摄者之良苦用心.以及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思想意义.进而使其价值得到真正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创意之美     
杨恩璞 《数码摄影》2007,(11):118-121
应该承认,摄影本体具有逼真再现客观景物的特性.其纪实手法在见证历史报道新闻和反映民俗等方面有震撼人心的说服力,但摄影毕竟是个多功能的文化媒介.尤其是作为艺术的摄影创作.它就不同于拍摄见证性的新闻和历史文献照片.并非只可采用纪实手法。为了更好地敞怀抒情和表达顿悟,展开主观想象的创意图像往往反而奏效.也更能满足老百擗的鸟样化的欣赏需求。[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锋视觉     
《数码摄影》2014,(8):140-141
手机摄影往往很难与严肃的题材联系到一起,其实对于我们已经非常熟悉的摄影表达,如果换一种角度,用手机也能拍摄出深入人心的作品,本期视觉为大家介绍的一组手纪实摄影作品正是如此。还没走进教室便能够听到"噔噔噔噔"的声音,一进屋,看到里面大概有十几个孩子。我问我身旁的小男生上几年级,他答是五年级,声音甚是好听。看到他们稚嫩的脸庞,听他们童真的言语,心中不免有些难过,但转念一想,这也许只是我们庸人自扰。  相似文献   

9.
黄一鸣 《数码摄影》2011,(12):14-14,16
纪实摄影是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都是来源于生活和真实。而私摄影大部分是真实纪录私人生活的纪实影像,从私摄影的特性、形式和内容来看,私摄影也属于纪实摄影的范畴。积极正面地看待私摄影谈到私摄影很多人都会想到日本摄影家荒木经惟,他的私摄影几乎把这个非常个人化的"私"做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私"日语里就是"我","我"就是个人,因此,私摄影也可以理解为个人隐私化的摄影。荒木经惟把性、纪实、隐私等这些元素和摄影联系了起来,做到了极致。他早期最成功的摄影作品是他纪录妻子短暂一生的摄影  相似文献   

10.
在给Knotan的采访问题里,发现他的回答是特别的短.而且没有说到我希望的点子上。也许他不喜欢文字阐释.就像他在接受一个媒体的采访时说.“之所以走上摄影这条路,是因为自己不会写也不会画”。从对他的采访的答复里.找不到太多他对摄影的阐释.以及对自己作品的阐释,他给出的文本和他的摄影作品完全是两回事.采访答复的文本简单无趣.而其摄影作品却趣昧盎然。要是我们想真正了解Knotan的摄影世界.惟有细细地看他的作品.体会弦外之音.体会他在其时尚摄影中描述的“性与身体”等主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摄影组织     
《数码摄影》2009,(12):162-165
经过两个月的紧张组织工作,第二炮兵首届火箭兵摄影比赛取得圆满成功。本次摄影比赛收集到作品千余幅,其中风光组摄影作品大大超过纪实和人像摄影作品,为了鼓励摄影爱好者的积极性,特别将风光组一等奖分设两名。  相似文献   

12.
50年代与新中国同岁,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出生的一批纪实摄影家,见证和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他们是中国新纪实摄影的开拓人和中流砥柱,很长时间以来,他们影响着中国纪实摄影,甚至影响着中国。《数码摄影》杂志在新的一年开启了这个崭新的栏目——流金岁月,通过访谈和回顾,我们希望让读者系统地了解最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和现状,以及这些影像作品折射出的一个真实中国。  相似文献   

13.
行吟者     
有一种纪实摄影可以让人淡化事件本身的沉重,转而专注于画面所呈现的深远意境。这样的摄影师,需要有一种独特的诗人气质,他可以不张扬、不矫情、不做作,但有一点他一定要具备--冥想。晋永权就像是一位游吟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仿佛能读到摄影师在影像背后的吟唱。  相似文献   

14.
《数码摄影》2009,(2):110-115
摄影和舞蹈都属于艺术的范畴,当两者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时.更可谓是艺术极致的表现。数码摄影技术的普及.让这种“艺术品”可以更加完美、精致地表达出来。如今,更多的摄影者走入舞蹈的殿堂去进行艺术创作,所以艺术类摄影题材的拍摄技术也开始变得重要起来。为此.《数码摄影》杂志特别邀请了舞台摄影大师——庞立平,为大家讲解舞台摄影的拍摄技巧,分享他多年来拍摄舞蹈的经验和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5.
谈起体新闻摄影,大家会觉得这是属于体育摄影记者的专利,一般人很难有机会获得角度进行现场拍摄,在看台上要想拍出满意的作品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摄影爱好者拥有大多数体育摄影记者所没有的独特优势,摄影爱好者们没有发稿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车展、车友会、车吧——汽车与摄影的关系日益密切。说起拍汽车,自然想到一个人——张善夫,作为数码摄影倡导者的张善夫,将要告诉大家他如何拍摄汽车作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沱江女     
黄凯 《数码摄影》2009,(5):156-159
数码摄影技术的发展,在某些层面上需要我们颠覆传统的摄影理念,摄影师需要在拍摄时更多关注后期所能提供的可能性,拍摄与后期的完美交融,无疑为摄影师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一张好照片是拍摄与后期的完美结晶。本期,黄凯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他在湘西凤凰的摄影作品,并将其中的拍摄和后期处理技巧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8.
《数码摄影》2009,(3):30-35
与新中国同步,上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出生的一批纪实摄影家。见证和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变,他们是中国新纪实摄影的开拓人和中流砥柱,很长时间以来,他们影响着中国纪实摄影,甚至影响着中国。《数码摄影》杂志在新的一年开启了这个崭新的栏目——流金岁月,通过访谈和回顾,我们希望让读者系统地了解最近二、三十年来中国纪实摄影的发展和现状,以及这些影像作品折射出的一个真实中国。  相似文献   

19.
拍摄同样一个女孩,平庸的构图会让她显得乏善可陈,精巧的构图则可以让她美丽加倍、鲜活生动.在拍摄人像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独特的洞察力.巧妙地选择不同的构图方式.能够拍摄出更新颖抢眼的人物摄影作品。  相似文献   

20.
哈罗德·范因斯坦是摄影界公认的神童。他1931年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1946年.当他还是一个青涩少年时就拿起了照相机.而作品不久便被当时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馆馆长爱德华·史泰肯(Edward Steichen)所赏识,在他19岁的时候。便有作品被该博物馆永久收藏。在自成一家之前,他还跟随了著名的纪实摄影师W·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