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0 毫秒
1.
吴仲刘 《化工时刊》2008,22(4):69-72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轻质油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油品的超深度脱硫己成为世界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因此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的关键技术。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如氧化脱硫技术、萃取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配合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技术等,因具有装置投资少,操作简单,对油品性质影响小,操作费用较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是一类较有发展前景的脱硫工艺。本文论述了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种类、特点及效果。  相似文献   

2.
石油脱硫技术的进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品的脱硫技术主要有加氢脱硫技术和非加氢脱硫技术;本文论述了加氢脱硫技术,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种类、特点及脱硫效果,为以后石油脱硫技术的开发研究提供一定根据,以更好地发展石油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3.
明媚  陈煦  王越  刘洁 《天津化工》2005,19(6):10-13
介绍目前国际上正在应用或开发的轻质油品脱硫新技术,阐述这些技术工艺的原理、特点及脱硫性能,并综合进行比较得出吸附法脱除油品中的含硫化合物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少、适合于深度脱硫、无污染等优点,是一项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汽油脱硫新技术。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国内外轻质油品中二硫化物的脱除技术,包括吸附法、氧化法、络合法及生物法等几种脱硫方法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各种方法在油品脱硫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对轻质油品中二硫化物的脱硫技术发展前景做出展望,其中载体改性、络合-吸附结合、反应脱硫及生物脱硫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油品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海翔  蒋博龙  宋华 《当代化工》2010,39(2):150-152,155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油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油品的超深度脱硫己成为世界范围内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主要综述了双氧水氧化、臭氧氧化、氧气氧化、超声波氧化、光催化氧化、等离子体液相氧化、生物氧化、电化学氧化脱硫技术等氧化脱硫技术,并对氧化脱硫方法与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生物技术在油品脱硫和烟气脱硫中的应用现状,并重点介绍了EBC公司的油品生物催化脱硫(BDS)和日本NKK公司的烟气脱硫(Bio-SK)技术。  相似文献   

7.
吴仲刘 《气体净化》2008,8(2):14-16
随着石油开采年数的增加,世界原油平均硫含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对炼油厂来说,一方面进厂原油的硫含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世界范围内对车用燃料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出厂产品要求低硫含量,这就对炼油厂的技术要求更加苛刻。油品非加氢脱硫技术,如氧化脱硫技术、萃取脱硫技术、吸附脱硫技术、络合脱硫技术、生物脱硫技术、烷基化脱硫技术等,因具有装置投资少,操作简单,对油品性质影响小,操作费用较低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是一类较有发展前景的脱硫工艺。本文综述了轻质油品脱硫技术进展。  相似文献   

8.
汽油和柴油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汽油、柴油氧化脱硫技术进展。介绍了选择性氧化脱硫、超声波氧化脱硫、光催化氧化脱硫、等离子体液相氧化脱硫、生物氧化脱硫、电化学氧化脱硫等。认为进一步探讨脱硫机理,提高脱硫效率和油品收率,降低脱硫成本,是氧化脱硫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过氧化物氧化脱除油品中有机硫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以H2O2作为氧化剂,有机酸、杂多酸、离子液体、超声波、光催化以及分子筛为催化剂的催化氧化脱硫技术,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势及局限性。其中多种脱硫方法相结合技术的脱硫效果更佳,如离子液体/超声波、杂多酸/离子液体、光催化/离子液体、有机酸/相转移催化剂、相转移催化剂/离子液体/超声波等新型多方法结合技术。这些方法将为超深度脱硫方法提供更多的研究方向,最后,展望了这些方法在油品脱硫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燃料油中的含硫化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会造成空气污染,形成酸雨。因此,为了改善油品的性能和满足越来越严格的环境保护规格,目前各国都在加紧研究生产清洁燃料的技术对策。本文介绍了清洁燃料的脱硫方法,包括传统的加氢脱硫和非加氢脱硫,如氧化脱硫、吸附脱硫、生物催化脱硫、光催化氧化脱硫、超声波脱硫、配合萃取脱硫、水蒸气催化脱硫等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对目前清洁燃料油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概述.随着世界清洁柴油中含硫标准的提高,降低柴油中硫含量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新的脱硫技术,其中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较快.介绍了氧化脱硫和非氧化脱硫技术的理论基础,重点概述了这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并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对柴油脱琉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辰望.  相似文献   

12.
油品中噻吩类硫化物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孙志娟  余谟鑫  张心亚  陈焕钦 《化工进展》2005,24(9):1002-1005,1010
从原理和机理等方面介绍了各种噻吩类硫化物脱除技术。指出由于加氢脱硫具有成本高、难以深度脱硫等缺点,吸附脱硫、氧化脱硫和生物脱硫等非加氢脱硫技术将是下一步研究重点。同时指出,为了早日实现非加氢脱硫技术的工业化,应加强其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的加氢脱硫技术相比,吸附脱硫技术在超低硫燃料油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综述了吸附法脱除燃料油中有机硫化物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反应吸附脱硫和选择性吸附脱硫两种类型的吸附脱硫方法以及分子筛基吸附剂、金属氧化物基吸附剂、活性炭基吸附剂和粘土基吸附剂在吸附脱硫方面的应用。指出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是近期最有希望实现零硫目标的脱硫技术。  相似文献   

14.
控制燃煤硫减排的重要途径是对烟气中SO2进行脱除。综述了国内外现存的烟气脱硫技术,分别介绍了氧化法脱硫、化合法脱硫和复分解法脱硫的脱除原理,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指出在选取脱硫技术时,应从技术可行性、安全性及经济性等多角度进行分析,要根据资源现状和技术用途合理选择脱除技术。未来对烟气燃煤脱硫技术仍具有很广泛的需求,需要开发新技术以应对排放标准不断提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油品中含硫化合物所产生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特别是近年来车用燃料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硫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发达国家纷纷制定环保法规严格限制油品中硫的质量分数,因此,讨论各种脱硫技术对我国炼油工业具有重要意义。对一种新的脱硫方法进行了考察。将235~270℃之间的煤油馏份进行预先精制,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并噻吩、二苯并噻吩作为原料,在氮气保护条件下进行烷基化脱硫工艺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30℃,CH3CH2Br:S=30:1(mol/mol),AgBF4:S=6:1(mol/mol),反应时间为16h的条件下,脱硫率可以达到76.3%。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对环保的日益重视,SO2的排放浓度也受到严格限制。在中国一些地区,SO2排放浓度限值已要求≤20 mg/m3。因此,电厂、水泥厂等污染型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控制SO2的排放浓度。目前,脱硫技术主要分为干法脱硫、半干法脱硫以及湿法脱硫等。每种脱硫方法又包括多种工艺。此外,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开发的组合式脱硫技术在水泥厂烟气脱硫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该脱硫工艺具有使用条件宽、建设和运行费用低、脱硫率高的特点,可以实现二氧化硫的超低排放。且该脱硫工艺不会引入钾、钠、氯、硫、磷等有害元素,因而不会影响水泥熟料的生产过程。  相似文献   

17.
柴油脱硫技术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世界清洁柴油中含硫标准的提高,降低柴油中硫含量已成为全球性关注的问题。近几年,出现了许多新的脱硫技术,其中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较快。介绍了氧化脱硫和非氧化脱硫技术的理论基础,重点概述了这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并从清洁生产的角度出发,对柴油脱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章君 《河北化工》2012,35(2):62-64,74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保法规的日益关注,柴油脱硫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研究,清洁柴油的生产已是超低硫燃料的发展趋势。目前柴油脱硫技术主要以加氢脱硫技术为主,但是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新的脱硫技术,其中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较快。综述了清洁柴油的脱硫技术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燃油深度脱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燃油标准的不断提高,燃油低硫化的需求日益增长。氧化和吸附脱硫与加氢脱硫相比,能够节约投资和操作成本50%左右。对近年来这两种脱硫方法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论述,主要涉及脱硫机理,氧化剂或吸附剂的制备及脱硫效果。催化氧化脱硫能脱除苯并噻吩和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难于脱除噻吩类化合物;吸附脱硫则因吸附剂的不同,含硫化合物的脱除顺序有所不同。基于这两种脱硫方法的不同特点,进一步提出了燃油深度脱硫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20.
微生物脱除煤中硫的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雅琴 《煤化工》2004,32(2):32-34,44
微生物脱硫技术在煤炭工业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显示出潜在的优势。介绍了煤中硫的存在形式、脱硫微生物的分类和微生物脱硫机理以及微生物脱硫技术,并指出了微生物脱硫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