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大豆蛋白/粘胶共混纤维与大豆蛋白/PVA共混纤维的主要物理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得出前者的吸湿导电性与耐热性优于后者,而机械性能则不如后者,两者摩擦性能接近.大豆蛋白/粘胶共混纤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大豆蛋白/粘胶共混纤维及其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姜岩  隋淑英  姜丽 《纺织学报》2006,27(2):71-73
基于大豆蛋白和纤维素磺酸酯均具有良好的碱溶性,进行了以二者共混纺丝为主要过程的纤维素纤维的蛋白质改性,即大豆蛋白/粘胶共混纤维的纺丝实验,同时对该纤维的共混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认为大豆蛋白/粘胶共混纤维是粘胶纤维的蛋白质改性纤维,它兼具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的优点,具有良好的湿强性能和明显的天然风格。  相似文献   

3.
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溶液及其与粘胶共混液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对改性大豆蛋白溶液、改性大豆蛋白溶液/粘胶共混液的剪切速率与表观黏度、剪切应力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大豆分离蛋白溶液的加入会使粘胶的非牛顿指数降低,结构黏度指数增大,而尿素改性的大豆蛋白与粘胶共混液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尿素改性可以保证大豆蛋白/粘胶共混液具有较好的流变性能,所以尿素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可用于生产大豆蛋白/粘胶复合纤维。  相似文献   

4.
大豆蛋白/粘胶共混溶液的可纺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纺前注射的方法,使大豆蛋白溶液和粘胶溶液动态混合。通过对共混溶液流变性能的研究,验证了大豆蛋白含量和温度对大豆蛋白/粘胶共混溶液的流变曲线、非牛顿指数和结构粘度指数以及可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粘胶共混溶液为切力变稀型流体,随着大豆蛋白含量的升高非牛顿指数变小;随着大豆蛋白含量和温度的升高,共混流体表观粘度降低,结构粘度指数增大,可纺性变差;当温度为30℃以上时,粘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现象减弱。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大豆-蛋白、纤维素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采用湿法纺丝制备大豆蛋白、粘胶纤维素共混纤维,分析测试了共混纤维的结构形态与物理机械性能的关系,并与其他类型的蛋白质改性纤维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与蛋白质比例有关,随着蛋白质质量的增加,纤维的强度降低;共混纤维的截面形状和粘胶纤维相似,但表面沟槽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消除羽毛角蛋白在使用中易产生的臭味,提高粘胶纤维的服用性能和附加值,利用碱水解法从羽毛中提取角蛋白,经乙醇抽提,将角蛋白与粘胶原液共混,通过湿法纺丝制备角蛋白粘胶共混长丝,表征了共混长丝的强伸性能和结晶性能,并观察了纤维形貌。结果表明:羽毛角蛋白粘胶共混长丝表面能观察到明显的鳞片状角蛋白,共混长丝结晶度降低,干断裂强度下降5%~8%,干断裂伸长率下降4%~10%;角蛋白在85℃用乙醇抽提后,难闻的气味消失了,其共混长丝的结晶度和强伸性能也高于未抽提的角蛋白共混长丝。  相似文献   

7.
涤长丝/大豆蛋白纤维交织物采用涤纶长丝作经纱,大豆蛋白纤维紧密纱作纬纱,合理的组织结构并根据原料的主要特性设定上机工艺参数,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经纬纱断头多的问题,产品经印染后颜色鲜艳,手感柔软,既体现大豆蛋白纤维的优良特性又具有长丝织物的风格特征,达到了设计目的。  相似文献   

8.
《毛纺科技》2021,49(7)
为开发环保、舒适、功能性纱线,介绍了线密度为1.0 dtex的火山岩腈纶、大豆蛋白复合纤维、粘胶、新疆棉的特点,探讨了粘胶/火山岩腈纶/精梳棉/大豆蛋白复合纤维赛络紧密纺混纺纱的生产方法。根据4种纤维的性能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采用将粘胶、火山岩腈纶、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混合纺制成预并条,再与精梳棉条进行三道混并条的混合方法,控制混纺比例为粘胶/火山岩腈纶/精梳棉/大豆蛋白复合纤维50/20/20/10。另外,改进了各道工序的技术措施,开清、梳棉工序适当降低运动机件速度,并条工序温度为24~32℃,相对湿度为65%~70%,成功开发出线密度为14.7 tex粘胶/火山岩腈纶/精梳棉/大豆蛋白复合纤维多组分混纺纱。  相似文献   

9.
蛹蛋白粘胶长丝的性能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蛹蛋白粘胶长丝是一种新型的环保型纤维,本文通过实验对蛹蛋白粘胶长丝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粘胶长丝和蚕丝性能进行比较,对合理利用蛹蛋白粘胶长丝开发新产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选用大豆蛋白纤维与粘胶基甲壳素纤维进行混纺的性能特点,通过各工序工艺参数的优选和各项管理措施的实施,研发生产出"大豆蛋白/粘胶基甲壳素纤维混纺保健纱"质量优良,备受市场青睐.  相似文献   

11.
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摩擦弯曲悬垂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王其  冯勋伟 《棉纺织技术》2001,29(9):530-532
为了了解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穿着舒适性,测试了大豆蛋白纤维织物的摩擦、弯曲和悬垂性能,并与蚕丝、丝素蛋白-粘胶丝、棉纤维织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大豆蛋白纤维织物手感滑爽、柔软,其悬垂性能优于蚕丝织物和棉纤维织物,次于丝素蛋白-粘胶丝织物。  相似文献   

12.
两种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比粘胶基和维纶基大豆蛋白纤维之间的性能差异,同时使人们能够深入了解粘胶基大豆蛋白纤维的性能,对两种纤维的形态结构以及各项基本性能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大豆蛋白纤维的纵向形态类似,而横截面形态有一定的差异;两种纤维均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吸湿性,摩擦性能较好,耐热性及耐日光性能优异,化学性能较稳定。  相似文献   

13.
蚕蛹蛋白粘胶长丝集真丝和粘胶人造丝优点于一身,具有很好的织造性能和服用性能,文章介绍了蚕蛹蛋白粘胶长丝的形态结构、氨基酸组成与性能、纤维制取和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蛹蛋白粘胶长丝面料的开发及性能测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蛹蛋白粘胶长丝是蚕蛹蛋白溶液与粘胶溶液制成的具有皮芯结构的蛋白质纤维,该纤维具有独特的护肤保健功能和天然纤维的优点,重点对蛹蛋白粘胶长丝在纺织加工工艺中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用蛹蛋白粘胶长丝开发的四种产品进行了撕裂强度、透气量和耐磨性测试。蛹蛋白粘胶长丝织物的风格和吸湿性能优良,价廉物美,品种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蚕丝蛋白粘胶长丝及其特性(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紧围绕清洁生产、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这一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产理念,以及舒适和功能化这一现代生活需求主题,利用蚕丝废丝、蚕丝下脚料以及从丝绸精练废液中回收的蚕丝蛋白,成功开发抗菌、高吸湿透气性的蚕丝蛋白粘胶长丝纺织新原料及环保安全的纺丝蛋白液制造技术,并实现连续式纺丝生产。已开发出多种规格的蚕丝蛋白粘胶长丝。  相似文献   

16.
在pH值为5.0、温度为30℃、HIO3用量为0.08 g/g粘胶长丝条件下,氧化粘胶长丝2 h后进行接枝反应,其蛹蛋白接枝率为35.1%。接枝蛹蛋白粘胶丝在温度为30℃、pH值为4.0时用10%乙二醛交联3 h,获得乳白色交联接枝蛹蛋白粘胶丝,其蛹蛋白含量为5.24%,单根纤维断裂强力为2.9 N,仅比粘胶长丝降低8%,在pH值分别为3.5的乙酸和9.5的NaHCO3中无蛹蛋白溶出。红外光谱分析指出,交联接枝蛹蛋白粘胶丝具有西佛碱的特征吸收峰,经甲基红染色处理后颜色鲜艳。  相似文献   

17.
大豆蛋白改性粘胶纤维织物的漂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利用过氧化氢对大豆蛋白改性粘胶织物的漂白工艺进行研究,考察了浓度、温度、时间、pH值等单因素对漂白效果的影响,并对漂白效果及漂后纤维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发现过氧化氢对纤维所含有的色素有很好的漂白作用.  相似文献   

18.
蚕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的漂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蚕蛹蛋白粘胶长丝针织物为研究对象,针对蚕蛹蛋白粘胶长丝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水解的问题,选用Na2CO3作碱剂,通过单因素实验法,讨论了各因素对手感、白度和顶破强力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漂白工艺,即过氧化氢体积浓度25 mL/L(质量分数为30%),尿素质量浓度10 g/L,漂白温度70℃,漂白时间70 min,pH值为10。采用该工艺可获得良好的漂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