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反应器对活性污泥进行盐度梯度驯化培养,研究不同盐度条件下活性污泥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实验过程中COD去除率保持在95%以上。氨氮去除率在盐度小于12 g/L的条件下经过驯化能够稳定80%左右,盐度为6 g/L时氨氮去除率最大达到89.99%;当盐度超过12 g/L时,系统对氨氮的去除受到明显抑制,氨氮去除率在盐度为18 g/L时仅为42.46%。盐度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较COD去除率的影响更大。经过50余天的培养,污泥的MLSS的质量浓度从3.12 g/L增大到了5.43 g/L,污泥容积指数从90.06 m L/g下降至38.31 m L/g,污泥沉降性能变好。  相似文献   

2.
针对活性污泥法处理综合医药废水容积负荷低、出水水质不稳定的问题,设计了以生物膜为核心的厌氧/兼氧/好氧组合工艺,并在现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中试研究。试验包括生物膜培养驯化、快速降解和稳定运行三个阶段,在稳定运行阶段总水力停留时间平均为84h,混凝沉淀出水COD平均为353mg/L,对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5.6‰硝化池出水氨氮平均为1mg/L,去除率为99.5%,  相似文献   

3.
采用复合式活性污泥—生物膜共生系统进行炼油废水有机物和氨氮处理的中试研究,卍字形嵌套填料形成的生物膜系统可高效去除COD和氨氮,利用前置排泥技术可消除石油类对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卍字形填料投加率为30%、停留时间为18 h的工况下,试验进水COD为580~779 mg/L、氨氮48.4~70.4 mg/L、石油类14.1~23.6 mg/L时,出水COD50 mg/L、氨氮8 mg/L、石油类3 mg/L,挥发酚及硫化物去除率也在60%以上。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系统内污泥浓度提高了2倍以上。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降低制革废水出水氨氮浓度,以某制革厂废水处理工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外加硝化微生物制剂实现硝化污泥的快速培养,并联合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探究其对硝化污泥活性及制革废水氨氮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硝化微生物制剂的系统,经过19 d驯化培养,污泥可生化性能良好,实验组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LSS)相比对照组提高610 mg/L,而污泥沉降比(SV)和污泥体积指数(SVI)分别多下降5%、3.4;污泥硝化强度及硝化速率分别为6.1 mg/(L·h)和2.84 mg/(g·h);SBR反应器接种生理稳定的硝化污泥后,能够迅速降低废水中氨氮,连续进水72 h后去除率达89.6%,并且出水氨氮可稳定维持在废水排放标准以下。  相似文献   

5.
含盐废水生化处理耐盐污泥驯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两种活性污泥,即高盐环境的海边污泥和普通废水处理厂的污泥进行了耐盐污泥对比驯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定时间的驯化.两种污泥都可以驯化成具有高降解性能的耐盐污泥,且都能有效地处理含盐废水.驯化后海边污泥在NaCl质量浓度为35 000 ms/L,COD_(Cr)容积负荷为1.8 kg/(m~3·d)时,出水COD_(Cr)去除率可达到97%以上;而普通污泥在NaCl质量浓度为15 000 mg/L,COD_(Cr)容积负荷为1.55 kg/(m~3·d)时,出水COD_(Cr)去除率可达到94%以上.同时对两种污泥在驯化过程中的驯化特点、生物学过程及系统的抗冲击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与普通污泥相比,海边污泥具有驯化期短、耐冲击性能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氨基酸生产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活性污泥和生物膜两种常用生物脱氮工艺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系统负荷下,COD为0.39~1.00 kg/(m3·d)、TN为0.05~0.16 kg/(m3·d)时,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对氨基酸废水中的COD和TN都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100 mg/L、NH4+-N 1~3 mg/L.生物膜法在有机物去除率及稳定性方面略优于活性污泥法,在污泥的产生量、出水SS、抗冲击负荷等方面明显优于活性污泥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通活性污泥启动无法处理COD质量浓度近万mg/L的大蒜废水,利用硅藻土强化闲置污泥再启动,提高SBR反应器处理能力。对比分析了普通活性污泥启动和硅藻土强化闲置污泥再启动两种启动方式下,大蒜废水中COD、氨氮、总磷的变化情况。硅藻土强化闲置污泥再启动同普通活性污泥启动相比,启动时间缩短了15 d,COD、氨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40.5%、15.6%、24.6%;硅藻土投加量为1.5 g/L时,出水COD、氨氮、总磷分别满足《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排放、一级排放和二级排放标准。硅藻土强化闲置污泥再启动,更能有效处理大蒜废水,污染物去除效果好,出水清澈。  相似文献   

8.
A~2/O生物膜系统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原煤气化公司焦化厂A2/O生物膜系统的运行特点,分析了处理焦化废水的影响因素。生产运行表明,当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为28h、出水pH值7.7~8.0、剩余碱度为150mg/L~200mg/L、混合液回流比控制在3时,系统对COD去除率在85%以上,对氨氮的去除率可达96%以上,出水COD质量浓度平均低于150mg/L,氨氮质量浓度低于15mg/L。  相似文献   

9.
焦化废水具有成分复杂、生物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的特点。多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对高浓度污水适应性强,产泥少,抗冲击性好,适合于焦化废水的处理。本文运用多段式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焦化废水。结果表明,当进水COD在2800~3000 mg/L时,出水COD能达到200~260 mg/L,去除率达到90%,出水氨氮也明显下降。该工艺相比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运行稳定,有一定的抗冲击能力,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高浓度活性污泥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现场实验.探讨了该法在不同污泥CODCr负荷下对染料废水的CODCr、酚、色度等几个关键污染因子的去除率及其污泥性状,从而优选出最佳的污泥CODCr负荷区间为0.30~0.50 kg/(kg·d).在此区间内CODCr的去除率可达85%以上,出水酚质量浓度<0.50 mg/L,出水色度<150倍.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接触氧化法处理涤纶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超声波预处理--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涤纶废水,并介绍了接触池内污泥的驯化,确定了运行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ODCr质量浓度在1 000mg/L左右的涤纶废水,经过处理后,出水CODCr质量浓度<100mg/L,去除率在90%以上,出水清澈透明,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反硝化及超滤膜法处理高盐度废水,测定了不同盐度下的污泥体积指数(SVI)值及反硝化速度,研究了在按照一定梯度增加盐度的条件下,经培养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发生反硝化反应后废水悬浮物(SS)含量和总氮(T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废水盐度的增加,SVI值逐渐增大,污泥沉降性变差,A池出水SS含量较高,经后置超滤膜组件分离后可有效去除大部分SS,出水SS含量1.0 mg·L~(-1);经培养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可适应一定的盐度环境,在35 g·L~(-1)的盐度条件下,驯化50 d后的反硝化速度可达到4.82 mg NO_3-N/(g MLSS·h),TN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出水TN含量可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中的一级A标准(TN15 mg·L~(-1)),脱氮效果稳定良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镀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复杂性,采用活性污泥法和铁粉-Fenton法联合处理电镀废水。实验结果表明:驯化的活性污泥在添加1.6 g/L硫酸铵作为氮源,pH 7.2的电镀废水中,摇瓶培养72 h,废水CODCr去除率达到30%以上,但还未达到排放标准。继续用铁粉-Fenton法对处理后电镀废水上清液进行氧化处理,在H2O2用量为0.5%,加入过量铁粉,pH 3.0,25℃处理120 min,废水CODCr的去除率达到64.66%,最终降低到35.62 mg/L,低于CODCr排放标准限值。  相似文献   

14.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工艺技术处理高氨氮化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试规模基础上研究了包埋固定化技术结合A/O工艺处理高氨氮化工废水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HRT为20 h,包埋菌颗粒的填充率为10%,进水氨氮浓度为623~643 mg/L、CODCr为1 012~1 124 mg/L时,出水氨氮<10 mg/L、CODCr<50 mg/L,氨氮去除率达98%以上,CODCr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含氨氮废水生物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培养的硝化细菌处理含氨废水,当氨氮含量为1500 mg/L时,连续试验装置水力停留时间14 h出水氨氮即可低于10mg/L,氨氮去除率达95%以上;培养的硝化菌可以耐受COD含量140 mg/L的炼油废水并保持较高脱氨氮活性,氨氮含量120 mg/L左右的炼油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氨氮小于10 mg/L.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在不同污泥浓度条件下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实验表明,在一定污泥浓度范围内(2500~6500mg/L),增加污泥浓度对印染废水的污染物去除效率和处理深度都有较明显的提高。当废水进水COD在750 mg/L左右,MLSS约为6 g/L时,出水COD能达到100mg/L以下,COD去除率在80%以上。但经过不同污泥浓度的好氧处理后,色度并未有明显变化,说明好氧法活性污泥法对色度去除效果有限。相对低浓法,镜检观察到高浓法活性污泥中的原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更多,表明污泥更加成熟,水质情况更佳。  相似文献   

17.
好氧移动床多级AO工艺挂膜启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闭路循环法进行好氧移动床多级AO工艺的挂膜启动试验,挂膜初期控制较小的曝气量。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5~25.8℃,进水COD为180~349 mg/L,进水氨氮的质量浓度为52.22~62.22 mg/L的条件下,在20 d左右完成挂膜,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2%和90%以上,出水水质达到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生物膜镜检发现大量钟虫等原生动物,少量轮虫线虫等后生动物。试验过程中还发现,挂膜期间,氨氮去除率的提高明显滞后于COD去除率的提高,表明异养菌比硝化菌适应能力强、繁殖速度快;生物膜量在连续培养15 d之后达到930 mg/L以上,同时悬浮态污泥的质量浓度从926 mg/L增加到1 935 mg/L,说明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在该环境下可以同时培养;m(MLVSS)/m(MLSS)为0.85左右,污泥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氨氮吹脱—生物絮体吸附—混凝沉淀—改性兰炭吸附的组合工艺对兰炭废水中的氨氮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在p H=11,温度35℃,气液比为6 000的条件下,氨氮的吹脱去除率为85%;投加活性污泥,控制废水MLSS为5 g/L,连续曝气12 h,控制聚合硫酸铁投加质量浓度为1.0~1.5 g/L,p H为6.5~7.5,氨氮去除率为80%;沉淀后出水用改性兰炭吸附,出水氨氮降至10~20 mg/L,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9.5%。  相似文献   

19.
环流反应器生化处理皂化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7L的环流反应器为曝气设备,研究了皂化废水的生物降解过程。环流反应器可高效处理皂化废水,水力停留时间仅6h,皂化废水的生物降解过程满足一级宏观动力学,最佳活性污泥质量浓度范围为5~9g/L;活性污泥系统连续运行稳定,出水化学需氧量稳定在100mg/L左右。扫描电镜显示驯化污泥相较接种污泥有较大变化,微生物的活性提高,种类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20.
郭欢  徐平平  赵月琴 《水处理技术》2024,(3):113-116+121
为了探究好氧颗粒污泥处理锅炉废水的可行性,以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构建了好氧颗粒污泥反应体系,以预处理后的锅炉废水和颗粒污泥为分析对象,探究了颗粒污泥处理锅炉废水过程中污泥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了颗粒污泥对锅炉废水营养盐的去除特征。结果表明,颗粒污泥内混合液总固体(MLSS)不断升高,稳定运行时MLSS浓度高达5.2~5.7 g/L,MLVSS/MLSS约在0.71~0.73,颗粒污泥沉降性能好,SVI30在41~53 mL/g波动。锅炉废水的处理提高了颗粒污泥胞外聚合物内蛋白质(PN)的含量,稳定时期PN含量在88.5~89.2 mg/g,约是初始值的1.34倍。颗粒污泥对锅炉废水中营养盐具有良好的去除率,稳定时期,COD、氨氮及硫酸盐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3.5%~95.2%、91.2%~91.6%及74.6%~79.8%。好氧颗粒污泥处理燃煤锅炉废水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