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气泡大小是影响臭氧利用率的重要参考指标,为了探究振动频率对气泡大小的影响,我们自主设计并搭建了一种能够改变振动频率,并且能够十分简易地测量到气泡大小的实验装置。本文讲述了该实验装置的设计方式和主要结构,以及在应用过程中的实验步骤和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数据并且想出了一种能够直接测量气泡尺寸的方法。得出结论:振动频率越大,气泡的尺寸越小(即臭氧在水中的利用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用自制模拟移动床色谱分离果葡糖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自行设计制作的10柱简易模拟移动床装置,对果葡糖浆进行了色谱分离实验。介绍了简易模拟移动床的结构和操作方法,该装置可控温、不泄漏、用钢瓶氮气作为液体流动的推动力。可以连续地分离果葡糖浆,葡萄糖收集份的纯度在82%以上,果糖收集份的纯度超过90%。  相似文献   

3.
离散傅里叶(DFT)算法是电网实时运行系统中进行相量测量的基本算法.由于相量测量装置(PMU)对相量测量同步性的要求,其采样频率应保持为常数,当系统频率变化时,相量的计算会出现误差.笔者分析了采样频率固定而系统频率发生偏移时的相量测量误差的变化规律,指出相角的测量误差与数据窗中相量参考点的选择有关,并提出一种利用系统频率对相量进行校正的新方法.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使相量的测量误差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4.
英国奎奈蒂克公司获准为美国研制一种创新的无透镜成像(lensless imaging)光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是一种可由高空飞艇或长航时无人机搭载的新型传感器.在最高可达20千米的高度上、在都市密集的地区或装备密集的战场上.可探测并同时跟踪大量的地面移动车辆。按要求.该新型传感器应具有高的精度和随搭载平台连续24小时工作的能力.因此需有高的灵敏度和分辨力.视场应足够大并可在大、小视场之间迅速切换。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在强混响环境下探测移动目标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探测方法。该方法利用了多帧数据之间的关联特性,采用了低秩结构提取的计算手段,实现了对移动目标的探测。数值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强混响的环境下准确地探测到移动目标。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优势明显,非常适合港口监测等混响环境严重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气力输送管道中测控装置后常见的三种过渡流型,即中心流、环状流和层状流,采用静电传感器作为测量装置获得静电流动噪声信号,借鉴语音信号处理方法,提取静电流动噪声信号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及其一阶差分作为特征参数,用特征参数训练连续高斯混合密度隐马尔科夫模型(CGHMM),建立不同流型的模型库,再用训练好的CGHMM模型对提取的特征参数进行分类,进而实现流型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率达到98%,为气固流流型识别及气力输送测控装置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种加大探测深度的高密度电法测量装置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密度电法因其所具有的一次布极可进行多种装置测量并获得丰富的地电信息,因此在水、工、环地质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受仪器装备本身的限制,其探测深度常常难以达到工程建设的需求;同时,部分工程建设的场地范围有限,也限制了高密度电法的应用。因此,如何选择测量装置以加大探测深度和适应工作场地条件就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在高密度电法多种测量装置中,单边三极连续滚动式测深装置的探测深度是最大的,而且特别适应在单边难以跑极的工区工作。本文通过在马圈子工区进行采空区探测的实例及使用高密度电法资料圈定采空区的工程钻探验证结果,论述了高密度电法三极连续滚动式测深装置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叙述了同位素铯137发射的γ射线对物料进行探测的原理,并应用射线仪器和微机技术测定物料的连续输送量,同时说明了这种装置的工作原理、仪器结构、系统建立及微机程序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铁磁合金中的局部内应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Smith和Birchar^[1,2]理论(SB理论)的剖析,归纳总结了该理论中关于局部内应力的量值大小特性,不连续特性和状态分布特性。比较了各种晶体缺陷对铁磁合金磁畴壁不可逆移动的影响,提出了溶质原子局部内应力源模型,该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铁磁合金的阻尼性能(内耗)随退火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实验规律。  相似文献   

10.
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装置有十几种之多,在探测中应根据场地的地电条件选择不同的测量装置来进行探测试验,对比分析选取适合工区的工作模式进行野外探测,以获得最佳的探测效果.本文主要阐述在某道路工程的溶洞探测中通过一个揭示溶洞的钻孔布设了一条剖面进行野外探测实验,分析对比了温施2装置、偶极装置和微分装置的试验效果,发现在该工区采用偶极装置探测效果较理想,最后采用偶极装置进行了该道路工程的溶洞探测,经钻孔验证发现探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高精度高测速双纵模热稳频激光干涉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机械工业的发展使得数控机床和三坐标测量机等的运行速度已经达到1 000 mm/s,而目前商用外差干涉仪的测量速度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为此该文采用长度为206 mm、频差约728 MHz的普通全内腔He-Ne热稳频激光器为光源,外加带有高频振荡器形成的交流信号进行脉冲计数的信号处理电路,构成高精度高速双纵模热稳频激光干涉仪。通过实验对干涉仪的测量速度和精度进行了验证,其精度达到0.1 μm /800 mm。实验证明,该干涉仪可以对速度为1 000 mm/s的运动物体进行位移和速度测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国内还没有有效的检定方法和工具定量地检定国内生产或国外进口的圆度仪测量系统的滤波特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检定传感器旋转式(检定时不用从圆度仪上拆下传感器)和工作台旋转式圆度仪滤波特性的差动式超低频(低频可至0.042Hz)微振动器(振幅不大于10μm)用于检定国内外生产的圆度仪各滤波档的滤波特性。  相似文献   

13.
仿形加工用三维测量头的结构设计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一种在结构上不同于Opton的三维测量头,该测头采用折叠套装双片簧结构,并设计了附加弹力增减装置,使结构小巧,固有频率可变,适合于仿形加工和坐标测量。  相似文献   

14.
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轴向特性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的传感器灵敏场分布的研究,建立了12电极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的轴向响应特性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利用该仿真模型研究了METC型和UMIST型传感器的轴向空间响应特性.仿真结果表明:METC型传感器内部的电场分布与二维有限元的假设相符,而UMIST型传感器在轴向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METC型传感器在激励电极和检测电极附近的灵敏度相差较大,并根据仿真结果指出了各自的适用场所.  相似文献   

15.
颗粒跳跃的计算机图像预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非均匀沙床面上进行颗粒跳跃跟踪电视摄像试验得到一系列序列图像,可据以确定不同水流条件下颗粒跳跃的轨迹及速度,后者在输沙力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为获得有关颗粒跳跃的高精度数据,作者对摄像试验图像作了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识别.首先将真彩色图像转化为灰度级图像,并对有用部分进行预截取.然后对这些图像采用半邻域法滤波和十字形中值滤波等平滑滤波方法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这些图像的预处理工作为今后对图像作诸如阈值分割、轮廓线抽取和直线检测等的进一步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接触型红宝石探头沿X轴方向做匀速移动进行扫描测量,被测涡旋工件定位在精密旋转平台上,旋转平台的旋转速度和扫描探针移动速度按阿基米德螺旋线联动,通过探针的三维传感器输出和X轴位移传感器的输出能精密测出对应角度的涡旋半径,通过仿真对测量系统误差进行分析,且和三坐标测量机(CMMs)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原型精密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和CMMs相当,但测量时间大大缩短,基本上可以满足在线加工测量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非正弦波功率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非正弦波情况下功率的特点,从而用时分割乘法器研制了功率表,它既适用于正率波形,也适用于非正弦波形,本功率表成本工,调节方便,实测结果误差较小,已投入生产。  相似文献   

18.
复合土工膜主要应用于防渗工程中 ,其渗透系数和耐静水压是渗透性能的主要指标 .本文介绍HFT Ⅲ型土工膜水力性能智能测试仪的微机测控系统、仪器的组成及主要技术特点 ,给出了该仪器的外型示意图与控制系统原理图 ,分析了该仪器的主要技术参数的测试原理与测试工艺 .  相似文献   

19.
直筋式钻削测力仪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拉压、剪切原理,进行了直筋式钻削测力仪的设计,该测力仪可以在保证灵敏度足够的情况下,大大提高测力仪的刚度与自振频率。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数字全息的三维面形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面形测量一直是质量检测和逆向工程等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双曝光数字全息干涉术的原理,设计了数字全息记录测试装置,实现了三维面形的非接触测量;基于双光源法,在物光路采用垂直光轴方向移动透镜的方法,代替了直接倾斜反射镜改变照明光束倾角的方法,实现了对物体面形的不同灵敏度测量。基于相移干涉术的原理,实现了四步数字相移法,省去了压电位移器、位相控制器等硬件,简化了装置,从而实现了数字全息三维面形测试。实验表明,该方法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并且简化了测试光学系统,其在照明光束角度改变量Δβ=0.0382°时的精度可以达到2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