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包装》2006,26(6):114-114
11月22日,柯达“克里奥首创热敏CTP十周年”活动在北京举行。 从克里奥1995年在德鲁巴展会上首次推出热敏CTP,到1996年第一台热敏成像系统的面世,十载寒暑,克里奥在全球已成功安装1000台CTP,全球占有量名列第一。这一傲人的成绩让我们热敏技术的发展充满了憧憬。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热敏干式非银胶片的组成结构、成像原理,以及热敏干式非银胶片与干式成像仪所组成热敏成像输出系统的特点及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CTP热敏版的现状及最新动态,综述了热敏版的各种技术及其成像机理,着重介绍了爱克发的新一代热敏版Thermostar,并就其性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包装》2010,(9):86-86
乐凯二胶在第五届中国(北方)国际印刷及设备器材展览会上展出了该公司推出的TP—G免化学处理热敏版材。据介绍,这种版材采用的是热相变成像技术,这种技术对于热敏CTP设备的激光头不会造成粉尘污染,曝光完成后只需用水进行冲洗。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光固化丙烯酸树脂为基体,硬脂酸作为低分子添加物,制备了一种可逆热透明成像材料的UV光固化热敏记录层。研究了UV固化法制备的热敏记录层的感光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光固化涂层有着很好的感光性能和力学性能。并讨论了温度、低分子添加量及记录层膜厚与光固化热敏层光学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光固化热敏层随着温度的升高和降低发生白浊状态和透明状态之间的可逆变化,且光固化热敏层的透光率随着低分子添加量和记录层膜厚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可逆性热敏成像材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全面扼要地介绍了可逆性透明/不透明的热敏成像材料和可逆性消色/生色的热变色成材料的发展情况,阐明其工作过程和成像机理,叙述了其生产 主要原材料性能,摘录了若干制备配方及其优异的特性。  相似文献   

7.
非冲击式印刷和热敏成像技术的发展概述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杨长吉 《影像技术》1998,(2):7-11,33
本文概述了NIP印刷的特点,类型和发展背景,着重介绍了NIP印刷中热敏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热敏成像材料的分类及热成像用热源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乐凯胶片集团第二胶片厂生产的华光TN型热敏CTP版 ,是我国当前唯一商品化的CTP版材。作为第一代热敏CTP版 ,虽使用时需进行预热处理 ,但使用方便 ,容易掌握 ,价格低廉 ,性能优良 ,市场服务周到 ,故很快得到国内众多用户的认可。特别是使用CTP系统 (配有预热设备 )的厂家 ,对华光TN(阴图 )型热敏CTP版更感兴趣。另外 ,阴图型热敏CTP版耐印力要明显高于阳图型CTP版 ,也是国内不少用户选用阴图型热敏CTP版的理由所在。为使广大的热敏CTP系统的使用者更好地了解 ,用好华光TN型热敏CTP版 ,下面将详细地介绍华光热敏CTP版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建明 《中国包装》2010,30(7):43-43
当前,CTP技术主要有热敏和光敏两大类,而对热敏CTP与紫激光CTP谁更有发展前途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去年((American Printer〉)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曾指出,目前很多人把热敏视为专为大批量印件而设计的昂贵技术,事实上,这是对热敏CTP认识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热显影光定影的直接彩色打印技术是一种影像数码打印输出方式,与影像数码打印输出的另外两种方式——喷墨打印和热转移打印相比,直接彩色打印机比热转移打印机结构简单;没有墨盒、墨水和色带等耗材投入,运行成本低。新近中国市场出现的富士公司Printpix CX-400照片打印机是该系统的代表性产品。本文主要介绍了热显影光定影的直接彩色热打印机、直接彩色热敏记录材料、和热显影光定影的成像过程。  相似文献   

11.
王骏 《影像技术》2009,21(5):55-58
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15次全国学术大会于2007年10月在上海召开,与会代表近600人,发表论文800余篇,内容涵盖医学影像技术的各个领域,如:数字成像,CT成像,MR成像,医学工程、影像质量控制和管理等等。大会主题是:医学影像数字化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本文据此提出几个有关当前医学影像发展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最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骏 《影像技术》2005,(1):7-11
随着医学数码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大量引进各种现代化的先进医学数码影像装备和相关的技术,并且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近召开的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会议就着重研究这一方面的课题,尤其是计算机X线摄影CR和影像存档和通讯系统PACS等,本文对大会上发表的论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王艳乔 《影像技术》1997,(4):1-2,24
本文为中国感光学会副理事长、知名感光化学家王艳乔教授参加今年在美国波士顿召开的第五十届国际影像科学技术年会后对该会计的简要介绍,会议上发表的论文详见会议论文专集。  相似文献   

14.
2006年7月中国国际影像和摄影器材展览会在上海举行,130余家国内外知名厂家和影像媒体单位参加展出。一些世界影像业大公司在会上展出了一些最新产品,由此可以观察到近几年影像技术和工业的飞跃进步和发展方向。此次展览会展出的产品以数字影像输出设备为主,本文重点介绍一些性能突出、构思新颖、能反映影像技术新进展、特别引人注目的产品,供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概述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进展,分析了CT(计算机断层射线摄影)、DSA(数字减影技术)、MRI(磁共振成像)、SPECT(单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以及各种超声成像技术等新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作者强调应提高医务人员的修养,把这些先进技术和基本诊断方法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乍用。  相似文献   

16.
迅速发展的医学影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骏 《影像技术》2002,(2):34-40
本文总结了近些年来医学影像技术取得的新进展,如:计算机X线摄影CR、计算机断层X线摄影CT、磁共振成像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存贮与通讯系统PACS等,并综述了中华医学会于2001年召开的医学影像学第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发表的一些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支撑现代数码照相机的几项关键的技术,即:光学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其基本工作原理和在数码成像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并例举了一些最新典型的数码照相机和关键部件,以说明其发展趋势和在目前所达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8.
王骏 《影像技术》2008,21(3):38-39
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对于治疗很多严重疾病现在已经发明了很有效的药物和手术,但是根据大量统计和研究,发现比药物和手术更重要的是时间,只有在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条件下,药物和手术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一旦晚了,什么药物和手术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早期诊断病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医学影像技术。因此可以说,对于一家医院来讲,缺少任何一个临床科室,医院可以照常运行,但是不能没有医学影像科,本文对此详加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检测高压水表裂纹的技术,该技术通过IP成像板采集头部X射线扫描生成的图像数据,然后利用软件成像技术处理图像数据,从而实现检测识别裂纹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骏 《影像技术》2009,21(1):50-52
全世界每年有大约1000万新癌症患者,晚期癌容易并发远处部位的转移,骨骼也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新影像技术如MRI等可比X线片摄影提前发现骨骼病变,从而提高骨骼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综述了新医学影像技术应用于检查和诊断骨骼肿瘤的进展情况,如:骨巨细胞瘤、骨髓恶性浸润性病变、骨转移瘤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