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种用于RFID系统中的帧长度调整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提出了一种帧长度调整算法,针对于RFID系统中,使用了帧时隙ALOHA算法作为防碰撞方案的情况。该方法利用一帧周期中碰撞及正确接收的信息推测阅读器有效范围内可能存在的标签数目,从而指导阅读器设定适当的值继续下一帧清点。通过仿真,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实际的帧时隙ALOHA算法中,辅助实现多标签的清点,该算法容易实现,且可满足对标签信息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基于Hash函数的RFID系统防碰撞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防碰撞算法是RFID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EDFSA)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Hash函数的防碰撞算法;在算法中,标签通过Hash函数选择时隙发送信息,阅读器通过精确的标签数目估计方法来动态改变帧长度,从而提高了系统识别效率;文中详细介绍了算法设计流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算法进行分析,证明了系统识别效率期望值突破了36.8%的限制,仿真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该算法在识别大量标签时效率明显优于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改进的RFID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峥嵘  尚凯 《传感器与微系统》2012,31(7):140-142,145
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存在多个电子标签同时响应读写器的可能性,这将使得电子标签产生碰撞现象。在对帧时隙ALOHA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RFID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该算法通过对读写器范围内的标签数进行估计,设置最佳帧长度,使RFID系统获得最大吞吐量,从而提高标签的识别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ALOHA算法相比,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RFID利用无线射频技术来自动识别标签物品,它能快速、实时、准确地采集和处理信息。防碰撞技术是RFID系统的一项关键技术。现有的防碰撞算法可分为两类:基于ALOHA的防碰撞算法和基于二叉树的防碰撞算法。基于ALO-HA的防碰撞算法存在标签饥饿的问题;基于二进制树的防碰撞算法其算法性能受标签识别码长度的影响。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白适应分组的帧时隙ALOHA算法——AsFsA。仿真结果表明,当标签数目非常大时,该算法的防碰撞性能依然优于现有的帧时隙ALOHA算法。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RFID电子标签被识别的效率,研究和提出一种用于RFID在识别过程中防碰撞的改进算法。通过对识别时间吞吐量的数学分析建立识别时的最佳帧长度表达式,根据误差判决因子选择合理有效的标签数估算值,并调整帧长度。通过Matlab仿真过程,表明该改进算法能够有效缩短识别延迟时间、减少了碰撞时隙和均衡分配时隙数,达到减少整个识别过程所需时间的目的,提高识别效率。研究的改进算法也能应用于其它基于帧时隙ALOHA协议的RFID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射频识别(RFID)系统随机性防碰撞算法中标签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RFID混合防碰撞算法。新算法采用帧时隙ALOHA(FSA)机制,根据碰撞时隙数直接估计出总的未识读标签数目,经多次动态调整帧长,获得最优帧长,然后使读写器按照最优帧长分配时隙以供标签响应,在碰撞时隙内调用自适应搜索矩阵(ASM)算法对响应标签进行识别。理论研究和仿真表明,新算法有效实用,可有效提高系统性能,使时隙吞吐量达到40%以上。  相似文献   

7.
在RFID系统中,由标签引起的冲突一直是影响RFID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RFID系统中电子标签的识别效率,在对现有的ALOHA算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分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该算法通过改变标签分组的方法提高了阅读器识别标签的效率.当标签数量大于256时,该算法能有效地减少阅读器的识别时间,提高了RFID系统的标签识别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当标签数为1000时,该算法比基本帧时隙ALOHA算法和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所用时隙数分别减少了43%和39%.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在射频识别系统中的标签识别效率最高只能达36.8%的问题,利用标签码元序列的唯一性,改进经典的动态帧时隙ALOHA防碰撞算法中随机选择时隙的方式,提出一种基于标签码元的碰撞序列进行时隙选择的方法,有效降低了标签碰撞的概率,从而提高系统识别效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ALOHA标签防碰撞算法识别效率最低为37.5%,随着实际标签数目与碰撞位序列所能确定的标签数目越接近,识别效率越高,最高能达到100%,明显优于现有的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航空物联网信息采集领域RFID标签估算方法存在的估算精度和运算量之间的矛盾,以及标签读取过程随机性所导致的估算方法性能不稳定的问题,结合粗估计的快速、精估计的准确和二次估计算法性能的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粗精二次估计的RFID标签数目估算方法。首先,对帧时隙ALOHA算法标签读取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得出碰撞时隙中的平均标签数目和碰撞时隙所占比例之间的数学模型;然后,基于上述数学模型进行标签数目粗估计,评估粗估计值是否需要进行二次精估计。在二次精估计中,将粗估计值作为先验知识,采用基于先验知识的最大后验概率(MAP)估计算法提高估算准确度,相比原始后验概率估计算法的搜索范围可减少90%。仿真实验表明,基于粗精估计的RFID标签数目估算平均误差为3.8%,估算方法性能稳定性显著提高,运算量大幅下降,可有效地应用于航空物联网信息采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分组动态帧时隙的RFID防碰撞算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射频识别(RFID)系统中的多标签防碰撞问题,在分析帧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分组动态帧时隙的RFID防碰撞算法。当标签数量庞大时,该算法可以通过分组限制响应标签数量达到较高的识别效率。仿真结果表明,当标签数为1 000时,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能使时隙利用率提高80%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碰撞因子的RFID标签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射频识别系统中,标签数目的精确估算对于动态帧时隙ALOHA反碰撞算法起着关键的作用。基于与已往只能使用查表法和曲线拟合法不同,通过理论推导直接给出了碰撞因子与空闲、成功和碰撞时隙概率之间的数学表达式,给出了一种基于碰撞因子的标签估算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避免了硬件成本和拟合误差方面的缺点。MATLAB仿真证明,该方法对标签估算准确度以及标签识别速度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帧长度调整算法。该方法利用一帧周期中碰撞及正确接收的信息推测阅读器有效范围内可能存在的标签数目,指导阅读器设定适当的值继续下一帧清点。仿真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动态分配时隙ALOHA的抗碰撞算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皮扬  刘长江 《计算机工程》2009,35(7):270-272
时隙ALOHA是无线射频识别系统中常用的抗碰撞算法,采用时分复用的方式,标签在指定的时隙内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换。该文采用动态帧时隙分配法,使标签分配到的时隙碰撞概率降低,时隙数量根据系统碰撞数量进行实时有效调整,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识别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针对最大帧长度受限情况下射频识别中的标签碰撞问题,提出分组部分时隙帧预测ALOHA算法。通过分组操作,限定每次待识别标签数在最大帧长的有效识别范围内。采用部分时隙帧预测,若部分时隙的碰撞或空闲比例超过门限值,则立即调整帧长,从而减少使用的时隙数。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降低使用的时隙数,提高系统识别效率,在标签大量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平均识别率可达35.58%,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Computer Networks》2008,52(5):1058-1073
A framework for reducing the average reading time of passive RFID tags in dense environments is introduced. The proposed framework termed Accelerated Frame Slotted ALOHA (AFSA) can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almost all RFID tag reading protocols that are based on frame slotted ALOHA. It is shown that AFSA reduces the tag reading time by avoiding the wastage in bit times due to collisions and idle slo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FSA in conjunction with two different ALOHA protocols – one with unlimited frame sizes and the other with limited frame sizes is discussed. For both these protocols, extensions of AFSA to read passive tags in a mobile setting are described.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AFSA reduces the average tag reading time by up to 40% with respect to the stand alone ALOHA protocols under both static and mobile settings.  相似文献   

16.
改进ALOHA算法在RFID多目标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端  王刚  闫述 《微计算机信息》2006,22(32):231-233
RFID系统中,由于多标签引起的冲突一直是影响系统性能的大问题。ALOHA算法是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防冲突算法,在标签数目较少的情况下,现有的ALOHA算法也有较高的效率,但是随着标签数目的急剧增加,算法时间也成指数往上增长,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ALOHA算法,在标签总数未知的情况下,动态估计标签数目,以选择合适的窗口大小,获得较高的系统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跟传统ALOHA算法相比,性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标签碰撞是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中的常见问题,它使得系统效率降低。ALOHA算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重要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ALOHA的改进防碰撞算法,并分别给出了应用该方法处理碰撞时,阅读器和标签各自需要执行的程序步骤。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效率,尤其在标签数量较大时相比动态帧时隙算法(DFSA)消耗时隙更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